韓伊萌
你永遠不知道一小時后是什么。
如果前一小時你喝的是一杯咖啡而不是一杯牛奶,那么接下來你的時間便會有所不同。如果你前一刻鐘看的是篇社論而不是一段笑話,那么接下來你的意識流也會有所不同。如果你前一秒并沒有做前一秒所做的事,你能保證時間會按照那前一秒設(shè)置的軌跡前行嗎?然而就算你的每一小時、每一刻鐘、每一秒都照著所謂的邏輯順序進行,未來仍以光的速度隨機翻動幻燈片,而你的下一刻就是下一刻的秒針所鄭重地指向的那張塔羅牌。所以,你永遠不知道一小時后會是什么,就像你是魚可還是不知道魚之樂。
而我,就被我那戲劇性的充滿期待的幾十個小時徹徹底底地調(diào)戲著呀!
2014年7月5日清晨六點,鬧鐘準時響起。在接下來五分鐘的鬧鈴聲中,我醞釀著并不專業(yè)的占卜術(shù),今天下午到底會發(fā)揮得怎樣呢?晚上我是傲嬌凱旋還是懊喪而歸?唉,不瞎想了吧,考法國音樂學院是去開眼界的,我學霸任性!如果把我“沉思”的情景放到一幅漫畫中,那繞在我頭上的不只是黑白兩個小天使,而是紅橙黃綠青藍紫的無數(shù)個小天使,天哪。
在幻燈片以光速隨機播放十小時后,下午四點,我已在候考室里熱火朝天地放開嗓子,沒有精力再去顧慮兩小時后的結(jié)果,也沒有精力去關(guān)注周圍人好奇的目光,我只是想找到氣息,想確定腰里硬硬的肌肉還在(嗯,這個嘛比較專業(yè),圈里人知道的),只是想計劃著要不要再光顧一下十分鐘前剛?cè)ミ^的洗手間。時間,正在一秒一秒地把我推到命運的聚光燈下。
但晚上七點鐘的我并沒有回到曾經(jīng)裝滿“小天使”的窩里,也沒有在堵得一塌糊涂的馬路上蝸行回家。我無法相信自己正坐在彩排廳里,考試評委們的節(jié)目彩排——聲樂套曲《詩人之戀》。在這之前,我真的無法知道唱完后會不會有和他們交流的勇氣和想法,我也無法知道他們會不會認為我是一個有潛力的“半瓶子醋”,更不知道他們要演出的節(jié)目竟然是我不久前因無聊看到的一個微電影的背景音樂,所以百度了一下而喜歡上這首曲子。所有的時間、空間的無數(shù)個力的作用都匯聚到此時此處,這便是時間給我的小驚喜和小禮物,讓我又在未來的十小時內(nèi)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最后拿出日記本……一個不眠之夜。白巖松這樣說他的兒子考試前夜通宵看足球賽:誰的青春不是這樣驚心動魄!
2015年11月20日清晨六點鐘,幾乎是一樣的多色小天使在瞬間從我惺忪的眼睛里沖出來,在整個房子里飛舞。今天,另外一家法國音樂學院來招生。他們可以看到四個月來我的進步了吧!
唉,直接把鏡頭轉(zhuǎn)至那難以預(yù)測的時刻吧,下午五點三十分,長得酷似宮崎駿和《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校長結(jié)合體的評委在一大串聽不懂的法語后,宣判了我的命運,翻譯成中文就是,聲音出現(xiàn)了一點兒問題,很遺憾。在聽到這句話的前一個小時,我在每半小時一百元的琴房里練習時沒有料到,在前五分鐘唱一句清脆的法語“謝謝”響起時也沒料到,甚至直到翻譯開始說話前我都不知道我掉進了一個藍色的口袋,全是藍色的空白和藍色的迷?!?/p>
回到我的小窩是晚上九點鐘,而昨天此刻,全然不知二十四小時后等待我的會是一場嚎啕大哭……然后,擦干眼淚,飽含著對黑暗的柔情,去做另一個夢。
這便是生活!你永遠無法知道一小時后它會給你什么,不奢求一個小時,哪怕是下一秒,你也可能破涕為笑,當然也可能被生活狠狠地棒喝一聲。過去的時間都像一個晶瑩的夢,夢里有笑有淚,然而明天永遠比昨天更長,那是一個你伸手也夠不著抓不住的夢。所以猜測什么沒有意義,最有意義的就是任它把你打扮一番,然后把你最夸張的身影留在底片上。
是的,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在為未來編織夢網(wǎng),無論是一秒鐘后,一刻鐘后,一小時后,哪怕是三年五載,我們都不懈地凝視著,時間是過程,而所有的結(jié)果——或哭或笑,都要我們自己承擔。為明天而戰(zhàn)吧,留一個最美的夢給未來的自己。我們閉著眼睛,我們不知道那是什么,一切都等時間去解開那個大大的蝴蝶結(jié)。
音樂家真的都是瘋子
如果你是脾氣暴躁、性格乖張、花心大蘿卜或是雙性戀重口味,生活規(guī)律和經(jīng)濟狀況屬于不可知類,那還不能說你是個音樂家,因為你只具備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條件,但如果你對著歷史上的音樂家如是說,他們一定會為你穿越時空的偉大發(fā)現(xiàn)而驚訝到從墓地里坐起。而我,也會給你頒發(fā)諾貝爾歷史二元論辯證法哲學思辨洞察獎。
早在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音樂家就注定著不安寧的命運,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的慘境來描繪巴赫這一音樂教父的悲慘命運毫不為過,他逝世后,樂曲被擱在教堂法衣室的柜子里,每當唱詩班的孩子需要紙張包三明治時,便會果斷地撕下一頁,麻利地折成紙袋。
悲慘和乖戾從來都是孿生子。
貝多芬的傲氣是舉世聞名的,他說:“世上有千百個王子,卻只有我一個貝多芬?!迸c皇族的矛盾使他大半生都為面包掙扎。他乖戾至極,曾粗暴地把學生的樂譜撕得粉碎,又曾溫柔地把自己的作品借給窮困的朋友去換取現(xiàn)金。
歷史總是在特別的地方循環(huán)反復(fù),情感糾紛不是現(xiàn)代娛樂界的專利,在古典時代也如火如荼。李斯特唯一的精神支柱——女兒科西瑪,和他最愛的學生瓦格納私奔了,在雙重背叛下,他只好投奔了修道院。
提到瓦格納,所有的精神分裂者在他面前都弱爆了。他是永恒的矛盾體,是基督徒也是異教徒,是愛國者又是國際主義者,主張禁欲卻又喜酒色,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時,他變身成蓄勢噴發(fā)的火山,或是高興地在沙發(fā)上豎蜻蜓,或是爬到鋼琴上,或是狂奔到花園里,然后以“喜大普奔”之勢爬上樹去……我想,《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便是這樣噴涌而出的吧。
愛情是音樂的營養(yǎng)嗎?對于那個把愛情當做作料的調(diào)酒師勃拉姆斯是的,但他的音樂是雞尾酒,因為他有太多的愛情邂逅,從舒曼之妻克拉拉到阿加西,從豪爾到伊麗莎白……只是他從未想過要帶上婚姻的枷鎖。
另外,勃拉姆斯類的屌絲音樂家們應(yīng)該非常慶幸沒有降臨在這個全媒體時代。不然,他在社交場合的雷人語錄“你們看我的襪子多么漂亮”(接著提起褲腳露出光光的腳踝)肯定會被轉(zhuǎn)載過萬,他不愛洗澡的天數(shù)肯定能破吉尼斯紀錄。
只是,他們這些可憐的瘋子,這些令人心疼的瘋子,咀嚼著命運給他們的砂礫,卻給我們留下一顆顆珍珠。之所以他們的精神世界與我們?nèi)绱诉b遠,是因為唯有如此,他們才與神的思想更近,才能把神的思想闡釋為動人的旋律;之所以他們?nèi)绱斯陋?,是因為藝術(shù)的磁場引力無窮大,沒有一個普通人能駕馭如此強大的引力;之所以他們的情感總是變化動蕩,是因為他們注定屬于自由,注定是塵世的過客但卻是靈魂的王者;之所以他們的生活方式總是混亂無常,是因為他們把所有的思路清晰地留在了樂譜上。
然而,我們這些音樂宗教的信徒們,請讓我高呼“哈路利亞(哦,上帝?。?,請讓我感動于他們孩子般的任性瘋狂,請讓我崇拜于他們超越二次元的思維意識,請讓我告訴全世界這象牙塔間最真實純粹的美。美,就是生命揭開圣潔面紗之時的美啊,而他們,是生命,也是面紗;美,永遠攬鏡自照,而他們,是鏡子,也是永生。
他們,哦,不,你們!你們你們你們真的都是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