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希婭
更多的博物館開始進入免費開放行列,這讓父母們也給我發(fā)來不少與之有關(guān)的“傾訴”電郵:“我高高興興地帶孩子去博物館,但孩子除了對動物標本外,對其他什么都不感興趣?!薄斑M去后沒過多久就吵著要出來,真掃興 。一場參觀下來,不但沒學(xué)到知識,還鬧起別扭,嚷著‘下次不要再去了,好無聊?!薄盀槭裁磭獾暮⒆犹貏e喜歡去博物館,而且每次都能收獲豐盛?”
以我的經(jīng)驗來看,只要特別注意幾個地方,是可以把博物館之行變得充實有趣的。
每次帶孩子去博物館之前,我都會做大量準備工作。比如聽取孩子的意見,看他們的興趣所在,最好能把孩子的喜好與參觀的主題聯(lián)系起來。我會先上博物館的官方網(wǎng)站查看一下,了解主要的展覽內(nèi)容、珍藏品介紹、臨時特定展覽的信息,弄清楚展館的定位、方向以及有沒有兒童體驗館 、餐飲休息處等等情況。
我家附近的城市哈利法克斯有幾個非常值得一看的博物館。一次出發(fā)前,我問兒子:“我們?nèi)ネ娴牡胤接幸粋€自然博物館和科技館,你想去哪個?”兒子問:“自然博物館里有什么好看的?”“自然博物館中有恐龍化石,青蛙和爬行類動物等的標本?!薄翱萍拣^呢?”兒子接著問。“科技館中有可以把你整個身體包圍起來的泡泡,有你可以行走的大型吊橋,有各種樂高拼裝玩具,你還可以制造迷你過山車?!?/p>
一聽到兩個博物館中都有自己喜歡的展品,兒子就毫不猶豫地告訴我:“我兩個地方都想去!”面對這樣的選擇,就更要做好功課,才能安排好參觀時間。
進入博物館后父母還要把握好時間。兒童能夠?qū)W⒂谕换顒拥臅r間約為1~2個小時。所以我會把孩子感興趣的展品排在參觀路線的前面。很多父母覺得帶孩子去博物館就一定要利用好每一分鐘,一次逛個夠、逛個全,否則就是虧本。但強迫式參觀并不能達到讓孩子開闊眼界、學(xué)到知識的目的。其實這樣反而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厭倦心理,下次再讓他去博物館就難了。
在參觀過程中,還有一種情景是父母逛得興致勃勃,孩子在一邊無聊至極,甚至抱怨、哭鬧。為什么不利用孩子的好動特征,用小游戲來提高孩子的興致呢?
兒子4歲時開始喜歡龍,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讀書要看龍的書,穿衣要穿有龍圖案的衣服,用的物品也要有龍的裝飾。有一次帶他去上海博物館,我提議:“比一比,看誰找到的龍更多?!眱鹤赢斎环e極響應(yīng)。母子倆從青銅器館出發(fā),經(jīng)過陶瓷、書法、繪畫等各個展廳,兒子連錢幣館都不肯放棄,因為他怕錯失了找到龍的機會。至今我們已經(jīng)去過上海博物館7次。而每次去,兒子都能找到幾條以前錯過的龍。在找龍的過程中,兒子還學(xué)會了如何區(qū)分不同展品上龍的特點。
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為的是文化啟蒙,父母可以利用兒童好玩的心理和特點,用游戲調(diào)動孩子從各方面全程參與,在玩中接受知識,而不是被告知他必須從博物館中受到什么教育。
我最反對強行讓孩子寫參觀游記。孩子參觀博物館是愉悅身心的活動,如果給孩子加壓,勢必減少游玩的樂趣。每次博物館之旅結(jié)束之后,我都會抓住時機就博物館中觸及到的知識通過閱讀、查找資料進行擴展和鞏固,加深兒子對博物館中展品的認識和理解。
比如對博物館中發(fā)現(xiàn)的龍?zhí)岢霾煌膯栴}:“中國的皇帝為什么穿龍袍? 中國龍和歐洲龍有什么區(qū)別?中國龍代表了什么?”通過“問”和“答”,讓兒子提高思考、分析能力,也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
在孩子獲得知識的道路上,博物館可以是一個引子,一個火種,父母們只要利用得當,博物館還可以是為孩子開啟更多知識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