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
《港囧》票房一周內近7億元,并打破12項票房紀錄,新一步紀錄正在進一步打破中。其影響力可想而知,這不是本篇文章要關注的主題,我想關注的是,在這部電影中,大反派居然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一位老警探,他由于感覺“辛苦工作二十年,還不如推一個人下樓掙得多”,而產生心理不平衡,于是走上犯罪道路,并且追殺證人,并且向同仁下黑手,而且試圖殺人滅口,栽贓冒功。這種在某些人眼中,如此抹黑香港警察形象的片子,居然能夠在香港拍攝完畢,然后大賣。香港警察公關部門居然讓它順利出籠了,甚至還在拍攝過程中給予了大力的幫助。香港警方是不是也太不珍惜自己的榮譽了?
這讓我想起另一件事情,一位編劇朋友不久前向我吐糟說,他的一個去年獲得夏衍杯電影劇本獎的劇本,因為劇里寫了一個警察副支隊長是壞人,而且劇情最終是正義戰(zhàn)勝邪惡,壞人得到懲處。但籌劃至今,也無法拍攝,他本來打算妥協(xié),將主人公改成臨時工協(xié)警,但因為劇情中對這個角色所承擔的劇情任務要求,不是一個協(xié)警能夠作到的。于是,這個片子還在無限遙遙等待中。照理說,夏衍杯劇本獎作為廣電總局頒發(fā)的政府獎,其導向和標準,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問題是,在具體操作中,還有另外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規(guī)定:涉及警察的,要警方把關;涉及衛(wèi)生的,要衛(wèi)生部門把關;涉及青少年的,要教育部門把關。還有重大歷史題材或重要人物傳記,都有相關部門甚至當事人的親屬和后裔把關。而所謂把關,就是承擔責任。而要承擔責任,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你懂的……這下,你該明白,為什么電影題材和內容如此單一了吧?由于篇幅的限制,“拍抗日片不能展現(xiàn)敵人的戰(zhàn)斗素質”之類的奇葩規(guī)定,就不一一例舉了。
香港警察部門為什么不禁止《港囧》呢?原因恐怕是:其一,因為他們對電影的干涉能力有限,警察部門沒有給電影把關的職權,他們想干預干預不了;其二,就香港警察的傳統(tǒng)而言,他們或者壓根就認為,電影是電影,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不會較真于人們會將電影中的故事,當成現(xiàn)實。這是香港警方歷來的作為,前些年拍警察與黑社會相互臥底的《無間道》,那么“負面”的電影,警方在電影拍攝中不僅沒有反對甚至禁止,還在人力物力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多數(shù)港人,并沒有因為這部電影,甚至此前更黑的《金錢帝國》《雷洛傳》等有警察負面形象的電影,而認為香港警察不好。相反,香港警察,無論服務能力還是清廉指數(shù),在世界上排名靠前。他們有自信,相信真正的好形象,不是一兩部電影里有一兩個壞警察就可以改變的。
一個管不了,一個沒必要。這兩個原因,足以回答標題所提出的問題。但如果真是想設置障礙,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小小地使個絆子,或者公事公辦地給予拖延,是完全可以的。但香港警察沒這么辦,這也使得許多精彩的香港外景,能夠順利地在秩序井然中完成。這當然得益于各路貴人的幫助,而香港警方,至少也算是其中之一。
摘編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