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qū)南大港產業(yè)園區(qū)中學061103)
運用多媒體來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王勝倉(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qū)南大港產業(yè)園區(qū)中學061103)
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來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一是借助多媒體來幫助學生理解生物概念和原理;二是借助多媒體強大的演示功能將教學內容宏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如臨其境,大大加深對所探究知識的理解;三是借助多媒體突破生物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四是借助多媒體上好生物復習課,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生物教學多媒體借助使用提高效率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動規(guī)律和生命現象的一門科學。其教學研究既有宏觀生物學科研究的一面,又有微觀生物學科研究的一面,無論是哪個方面,都是要求對學生進行實驗能力和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而現行的生物教材內容形象,對現實生活中的生物現象缺乏實用性,針對性較差,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顯得不盡然。這就要求我們要改革生物教學模式,適應大自然的廣泛性。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來提高課堂動態(tài)效果很不理想,這就需要我們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來提高生物教學的實效性。
對于某些生物學概念,學生很難通過抽象的文字來有效地理解。對此借助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輔助生物教學,使抽象的生物概念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這樣有效利用多媒體降低了生物概念的理解難度,為學生順利理解生物概念、把握生物原理、降低學習的坡度,使學生很輕松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
例如,在講授“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運用Flash軟件展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畫面過程,課本中的靜止畫面圖像和分散的相關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動畫效果。這大大促進了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又如,在教學“毛細血管、靜脈、動脈”內容時,巧妙借用多媒體在大屏幕展示毛細血管、靜脈血管、動脈血管的形態(tài)、結構,然后學生根據展示圖進行區(qū)別、比對,毛細血管、靜脈血管、動脈血管之間的異同點就非常明了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借助多媒體培養(yǎng)了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總結出毛細血管、靜脈血管、動脈血管的概念。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展示了教材的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有效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生物的進化發(fā)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生物的繁衍、生長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生物教學中,有些生物進化發(fā)展的過程,需要學生觀察的內容很多,但是這些內容需要觀察的時間很長,我們不可能在短短的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當堂完成。還有些生物現象是微觀的,不能直接用肉眼觀察到。此時,我們借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表現力的優(yōu)勢,播放課件短片,使在教室里或在當時當地無法看到的,但又必須讓學生觀察的事物發(fā)展的全過程,通過大屏幕呈現在學生面前,有效地揭示生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聯系,使學生在課上較短的時間內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
例如,在教學《人類的進化》內容時,雖然我們可以通過課本上的照片或相關標本進行直觀教學,但由于人類的進化是一個特別漫長的過程,所以只通過幾張圖片,學生很難想象出人類的進化過程。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地展示人的發(fā)育、進化過程,打破時空界限,跨越漫長時限,最大限度地展示給學生看,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此外,在《植物的升騰》《細胞的有絲分裂》等微觀的教學中都可以利用多媒體強大的演示功能將教學內容宏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如臨其境,大大加深對所探究知識的理解。
生物教學的內容大多都是很抽象的,即便是與課本相配套的教學掛圖雖然直觀,但缺乏動感,我們都為生物課的內容抽象,掛圖缺乏動感而感到為難。此時,運用多媒體的強大演示功能就可以化靜為動,形象直觀地呈現在眼前。
例如,在講授“家鴿循環(huán)系統(tǒng)”這節(jié)內容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功能的便捷實用特點,很方便地展示家鴿的心臟結構圖、血液循環(huán)路線圖,再加上配音講解,學生就可以很清晰看明白“家鴿循環(huán)系統(tǒng)”這節(jié)課的內容。多媒體快進、慢放、重放、定格等播放功能,把很難看清晰的內容特別直觀地展示在大屏幕,再加上動態(tài)的畫面展示,既直觀又形象,學生很容易牢固掌握“家鴿循環(huán)系統(tǒng)”這節(jié)課的知識和內容。最后,運用多媒體大屏幕把鯽魚、青蛙、蜥蜴和家鴿等四種動物的心臟結構圖一起展示出來,讓學生很清楚地比較這四種脊椎動物的心臟結構特點,并分析鯽魚、青蛙、蜥蜴和家鴿等四種動物的心臟結構圖異同,從中很好地把握其內在的聯系和區(qū)別,進而感受動物進化的過程。運用多媒體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輕輕松松地掌握了教學難點,而且有效地攻破本章節(jié)的教學重點。
在生物復習課教學中,為了梳理一學期的生物知識內容,我們借助多媒體對一學期所學的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通過借助多媒體的信息量大和直觀性的特點,我們把一學期的生物教學內容、知識點、知識鏈梳理成表格和對應表的形式。概括匯總一學期來的教學內容、知識點和知識鏈,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學習思路,形成便于記憶的知識內容。同時對本學期所應掌握的生物學知識點進行強化記憶,鞏固所學的內容。對較難記憶的知識內容,梳理出知識要點,運用多媒體強大的信息系統(tǒng)將平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有選擇地重新播放。對易混、易錯的,記憶模糊不清的,利用多媒體反復播放、重播、倒播的功能有重點地強化記憶,通過對比反復學習,增強記憶效果。這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深深地感覺到:借助多媒體的強大優(yōu)勢,確實在生物教學中收到了突出的教學效果。同時,筆者也感覺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進行教學要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緊密結合來使用,讓多媒體在教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該出手時再出手”,做到適時恰到好處地運用,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合理選擇信息技術教學媒體。實踐表明:信息技術媒體適時恰當地使用才能確保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王東偉.生物知識網絡系統(tǒng)圖在教學中的運用[J].廣東教育,2009(11).
[2]張家旺.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來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7(2).
[3]張光通.信息技術媒體適時恰當的使用才能確保發(fā)揮優(yōu)勢[J].求知導刊,2009(2).
[4]周月琴.培養(yǎng)初中學生生物實驗能力的幾點做法[J].中學生物,1994(1).
[5]葛茂勝.淺談演示實驗在生物教學中的功能[J].教育學院學報,2000(4).
[6]唐奇才.生物演示實驗的改進和補充說明[J].課程.教材.教法,2002(3).
(責編 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