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工程碩士 陜西 西安 710055)(陜西泰爾實業(yè)有限公司,設計部 陜西 西安 710075)
淺談中國傳統(tǒng)建筑理念在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西部夢·設計未來-首屆西安設計師峰會”參會感想
廉 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工程碩士 陜西 西安 710055)(陜西泰爾實業(yè)有限公司,設計部 陜西 西安 710075)
現(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時期,國內各城市建筑呈現(xiàn)出的千城一面現(xiàn)象使得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許多人一度憤慨、譴責當代的建筑,然而,沉靜下來,如果把這看作是中國社會發(fā)展中的必然經(jīng)過,或許更為理智。不過這并不代表我們就要無條件地接受,更不代表可以繼續(xù)去延續(xù)、放任這樣一種狀態(tài)。然而,回歸過去,全部的繼承傳統(tǒng)建筑顯然是無法滿足現(xiàn)時的社會生存與發(fā)展需要的,但是,一味地追趕西方建筑的腳步,顯然也是不可取的,更何況我們學到的也只是皮毛而未有深層次的研究與因地制宜的合理應用。那么,如何才能夠有選擇地繼承與發(fā)揚我國傳統(tǒng)建筑中所表現(xiàn)出的獨具地域性的文化精髓,并能夠使之與當今的社會發(fā)展模式相適應,符合現(xiàn)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需求,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參加首屆西安設計師峰會“西部夢·設計未來”,認真聽取兩位設計大師的演講,使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現(xiàn)結合參會感想,整理如下。
傳統(tǒng)建筑理念;建筑設計;西安
2014年11 月08日 在公司的組織下有幸與同事們一同參與了首屆西安設計師峰會 "西部夢·設計未來"。本屆會議的主題為"環(huán)境 人居 陶瓷"。會議共邀請臺灣著名設計大師黃書恒先生及意大利設計大師恩里克 ?塔然塔先生在內的國內外多名設計師參會。兩位大師均對自己的設計作了精彩的演講。黃書恒先生分享了包括玄武設計總部、金華苑售樓部、GI10住宅案例、丹鳳會議桌等在內的多個建筑、裝飾、家具設計案例。其設計中對于我國傳統(tǒng)建造技術卯榫結構的現(xiàn)代運用讓人印象深刻,例如玄武設計總部辦公會議室的門閂,利用現(xiàn)代的透明亞克力、不銹鋼材質的結合,通過精細的卯榫結構設計,使人們更加直觀的體會到傳統(tǒng)工藝的美(圖1)。另外,其設計中對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提煉與表達也成就了其獨有的設計風格。每一個案例的設計都追溯到文化的原點,并巧妙結合古代風水理論,無論是遠雄新都接待中心中對于的桃花源記(圖2)的原引還是住宅設計中對于乾坤卦象的引用,在看似現(xiàn)代歐式風格的裝飾效果下閃爍出濃濃的中國情結。隨著當代越來越多的千城一面現(xiàn)象的日趨嚴峻,國內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反思我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精華 ,并致力于推動新中國建筑的發(fā)展。然而,傳統(tǒng)建筑從材質到工藝與現(xiàn)代社會的功能需求之間如何更好的融合一直是困擾我的一個疑問。今天回想黃書恒先生的設計有所領悟的是,我們完全可以將傳統(tǒng)工藝運用于現(xiàn)代材料中,卯榫結構:門閂、萬花筒般的紙筒廊架(圖3),還有丹鳳會議桌,看似現(xiàn)代的造型中融入的中國傳統(tǒng)的折紙藝術等等等等,每一個設計都堪稱匠心獨具,折射出設計師的慧心與濃濃的中國情結。此外,其對于空間關系的處理也讓我印象深刻,在遠雄新都銷售中心的設計中從入口大廳4米凈高故意壓低至2米后進入中庭,而中庭為 5層挑空空間,通過過渡處理,以此來烘托呈現(xiàn)中庭高大的空間,欲揚先抑的設計手法,給空間參與者帶來更多的空間體驗與驚喜。還有一點疑問是,黃書恒先生的設計中,對于一個住宅項目內現(xiàn)代歐式與古典中式風格的同時呈現(xiàn),是否會給人有些許不適的感覺呢。
談到恩里克·塔然塔先生可能大家不是特別熟悉, 這是一位熱愛中國的意大利設計大師,曾參與水立方的設計。演講中他提到自己來中國已有九年時間,用略帶外國口音卻很熟練的中文進行開篇的問候與簡介,贏得了與會人員的熱烈掌聲。語言是溝通的橋梁,相同的語言自然能很快的拉近距離感。雖然之后的專業(yè)設計分享使用英文描述,但通過現(xiàn)場翻譯以及從一個個設計案例中依然能夠獲知塔然塔對于中國文化的尊重與熱愛。對于同樣的設計每個人的理解與感受都不盡相同,這無可厚非,也正是設計藝術的魅力所在。在我看來塔然塔此次分享的設計是簡約而清新的,更加平易近人,相比酷炫的設計風格,他的設計更能呈現(xiàn)出實際效果而非效果圖,這也是他自己在演講中提到的,希望在前期給予業(yè)主更為接近實際效果的設計而非無法實現(xiàn)的效果圖。塔然塔先生此次分享的案例多為舊址改造項目,其中包括蘇州華美達酒店、洛克菲勒別墅等等,這一點應該是出于對會議主題"環(huán)境 人居"的迎合。塔然塔先生此次分享的設計沒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元素,但是看似平淡的設計卻更加耐人尋味,親切、舒服的設計中總能發(fā)現(xiàn)精細的設計小品與巧妙的色彩運用呈現(xiàn)出的點睛之筆。例如,在酒店改造中對于原鋼筋吊頂?shù)谋A簦⒗脽艄獠贾糜枰詣?chuàng)新改造;電梯廳頂部中國傳統(tǒng)油布傘式樣的吊燈組合(圖4);住宅設計中類似于疊放的塔羅牌式的旋轉樓梯;住宅露臺頂部的格柵玻璃頂棚加上巧妙的燈光布置,呈現(xiàn)出繁星點點的設計效果,框料的方格處理使得整體曲面得以實現(xiàn),增加了設計的靈動性,而中間鑲嵌的玻璃面板又可以是平面的,從而很好的節(jié)約了成本,也利于后期更換維護(圖5)。他在演講中也多次提到其參與設計的項目在實際施工時的照片,這也讓我感受到他對于設計作品的實際呈現(xiàn)效果的重視程度與敬業(yè)精神,這一點同樣值得我們國內的設計師們學習。與黃書恒先生的設計形成一個有意思的對比是:作為一個外國設計師他的設計產(chǎn)品中在直觀視覺上體現(xiàn)了更多的中國元素,而來自臺灣的黃書恒先生的設計從建筑立面到內部裝飾效果則更多的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歐式風格,當然這并不阻礙其在空間設計中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追求與呈現(xiàn)。這也讓人不勉想到當代全球化局勢下中西方文化的沖擊與融合,在設計中已有很明顯的體現(xiàn)。我們完全可以期待更多包容中西方文化的設計呈現(xiàn),這也為新中國建筑提供新的發(fā)展方向。
本文是參會后的一點感想和體會,寫出來一是與大家分享相互溝通,再來也是自己的一份備忘。文中言語如有不當之處,誠請大家給予批評指正。
(備注:圖片源自網(wǎng)絡,詳見參考文獻。)
附圖: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1]張錦秋.喚醒中華建筑魂[N].光明日報,2009-12-04(12).
[2]臺北玄武設計.WORKS[EB/OL].http://www.sherwood-inc.com/,2015-01-06.
[3]塔然塔設計.項目精選[EB/OL].http://www.tarantaref.com/,2015-01-08.
TU7
B
1007-6344(2015)09-0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