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敏
摘要:現代城市中的生態(tài)園林數量越來越多,然而這并不能代表我國生態(tài)園林質量的提高,我國生態(tài)園林景觀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尤其是園林綠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術問題。鑒于苗木管理技術對整個園林質量的重要影響,文章對我國園林綠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術進行了探究,并根據管理技術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苗木管理技術;生態(tài)園林;園林質量;園林規(guī)劃設計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2-009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2.046
植被的選取與種植是與園林規(guī)劃設計關系最為密切的部分,植被的種類和布局可以說直接影響到園林景觀的欣賞效果,所以對選擇植被這一環(huán)節(jié)務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園林景觀規(guī)劃在選擇園林植被時,必須尊重自然,考慮植被物種的多樣性,立足園林景觀和園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讓各種選擇的植被在園林內都能有效生存,并與其他植被形成互補,以此保證園林景觀的豐富性和園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要以尊重自然為基本原則,將園林內各物種生存條件考慮入內,使園林充分發(fā)揮它減少污染、使人們賞心悅目的功能,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協(xié)調城市各部分環(huán)境,發(fā)揮其美學價值。觀賞價值重要,使用價值同樣不能忽略,兼顧欣賞和使用價值是最好的,這樣才能保證植被自身的協(xié)調性。
1 苗木管理的物料請求
1.1 苗木管理的土質請求
苗木生長對土質普遍沒有太高的請求,但是應該保證土壤中鹽、堿、酸外形契合種植請求,普遍來說黏性較大、瘠薄、鹽堿地、受工業(yè)污染的土地是不合適苗木種植的,在這種狀況下能夠經過土壤置換、外形改進等多種辦法使土壤達到苗木生長的請求。關于比較瘠薄的土地還能夠經過家畜肥料改進或有機肥改進的辦法,增加土壤的營養(yǎng)成分。
1.2 苗木管理的水質請求
苗木管理中要依照苗木的生長期,正確地為它們澆水,普通狀況下對水質沒有太多的請求,但是酸、堿、鹽等成分較多的水源并不合適給苗木澆水,污染嚴重的水源也不能用于苗木灌溉。
1.3 綠化苗木的選購
苗木選擇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后期苗木的生長狀況,若是選擇出現差錯將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在進行苗木選購時必須選擇健康程度高、根系分支多、易存活和進行植被管理的苗木,因此,在進行苗木選購時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喬木樹苗的選擇要避免蟲病害、外表損傷、植被枯萎、根系較少、樹冠萎縮的苗木,這樣的苗木往往不易存活,喬木最好的高度應該大于等于1.5米,苗木胸徑大于2米。其次,灌木樹苗的選擇跟喬木有所差異,需要注意的是植被的繁茂程度、生長狀態(tài)、根蔓生長等,要根據本地環(huán)境合理的移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最后,草本苗木的選擇與上述兩種植被又有所差異,應該具有耐旱、耐澇、生長快、根部興旺、多年生的植物,并且應該具備一定的欣賞性。
2 苗木種植施工
2.1 喬木種植技術
喬木是構成現代城市園林植被景觀的重要成員之一,它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眾多園林植被種植中擁有較高的存活率,而且喬木在色彩和樹形上容易與其他植被搭配,從而提高園林的綠化美觀效果,這些都是喬木作為園林植被的優(yōu)勢所在。而喬木的種植技術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是對其進行施肥澆灌。喬木對土壤中養(yǎng)分的吸收能力較強,尤其是成熟的喬木,可以完全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來供給自身需求,這是喬木擁有較強適應能力和較高存活率的原因之一。因此,對喬木施肥不能過量,要相對進行。其次,對喬木樹形進行管理。植被外部造型的護理不僅能夠提高園林的綠化質量和美感,還能夠通過對多余部分的剪裁,促進植被本身更好地生長。因此,對喬木的樹形護理要根據其生長狀況及時進行。最后也是最關鍵的部分,喬木除害蟲。在喬木的生長期間,病害蟲最易對其造成侵襲,要及時護理,進行消毒,清除枯萎枝葉,尤其要注意采取針對性的藥物治療,不能隨意采取治療藥物,要確保藥物治療的準確性。
2.2 草本苗木施工方法
草坪是園林建設中必不可少的景觀之一,因此,草本的種植施工技術自然也是苗木管理技術的重點之一。草本由于種植的面積較大、數量相對較多,且其后期的生長對整個園林景觀建設影響較大,因此可以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種植方式,當前主要使用的有三種,分別為播種、栽種和鋪種三種方法。這三種種植方式是根據草本的不同特性以及種植地點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進行設計的,其中播種種植是使用率最高、適用性最高的種植方式之一,此種植方式對草本種子的質量要求較高,其種植后草本的生長狀況較好。播種種植的方式還可以分為單播、混播、散播以及噴播等種植方式,這些種植方式根據其種植地點的不同特性以及種植方式的不同進行劃分,其中單播和混播的播種條件較為相近,對草本種子的用量和質量要求都較為相近,主要條件差異就是混播要考慮草坪的時間安排和環(huán)境設計。而條播是在整好的場地上開溝,深5~10cm,溝距15cm,用等量的細土或砂與種子拌勻撒入溝內。散播不開溝,撒種人應作回紋或縱橫向后退播種,播種后應輕耙土鎮(zhèn)壓,使種子入土0.2km。機械噴播是用草坪草種籽加上泥炭(或紙漿)、肥料、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混合漿貯存在容器中,借助機械力量噴到需育草的地面或斜坡上。
2.3 灌木的施工技術
對灌木進行種植施工,并不像草坪等植被種植,灌木對種植地點、種植環(huán)境的要求都相對較高,因此,在進行灌木種植施工之前要進行種植方案的設計且要對種植工作進行事前準備,一般準備工作包括對種植地點進行勘察、清理并將每顆灌木的種植位置進行標明,若是種植地點多電纜、電線桿以及地下管道等設施,要根據這些設施的重要性選擇處理方式,不重要的就進行清理,重要的設施要對灌木種植位置進行挪移。開溝種植法是灌木種植施工常用的方式之一,其施工方式主要分為三部分:首先就是開溝前的準備工作,即對灌木種植地點的地下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握,主要方式是向當地政府申請地區(qū)地下管道線路圖,根據這個地下線路圖來安排開溝的具體施工措施。其次在進行開溝施工時,要保證開溝工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嚴格按照開溝施工方案進行施工,若是施工過程中遇到線路或管道阻礙,要停止開溝并向上級進行匯報等具體解決方案下發(fā)后再進行施工。另外,開溝施工環(huán)節(jié)若是發(fā)現不適宜灌木生長的土壤或者其他條件,要對其進行及時的治理和改善,便于后期灌木生長的養(yǎng)護工作。最后,開溝施工完成后的灌木選苗、種植及養(yǎng)護工作,這是關乎灌木生長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必須重視,本方式分為三點:選苗工作,要選取質量好、完整性高的灌木苗;種植工作,要對其進行施肥、填土、澆水等,要保證種植工作的順利進行;灌木的養(yǎng)護工作,要對其進行枝葉剪裁、除害蟲、日常護理等,養(yǎng)護工作是保證灌木在園林環(huán)境中良好生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必須保證這一工作環(huán)節(jié)的質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要根據植被苗木種類的不同選擇合適科學的方式進行管理,以此來提高植被苗木的存活率和保證其良好的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苗木管理技術能夠大大提高園林的質量,因此必須對苗木管理技術給予重視,以遵循自然規(guī)律為原則、以利用規(guī)律和科技為基礎,來提高苗木管理技術的科學性,保證未來城市園林的發(fā)展道路能夠更加光明和迅速。
參考文獻
[1] 喬海宏.園林綠化工程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1,(13).
[2] 杜麗,范陽陽.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管理的探討[J].吉林農業(yè),2011,(7).
[3] 常偉.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J].農技服務,2012,(2).
[4] 謝治國.園林綠化工程噴灌系統(tǒng)設計探討[J].綠色科技,2012,(7).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