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巍
隨著新課改在深入開展,課程教育問題已經成為關鍵問題之一。針對中學音樂教育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對當前中學音樂教育問題加強審視程度,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相應對策,改善中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新課程中學音樂教育問題對策音樂教學是中學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學校認為音樂教學是一門“副科”,在教學中不被重視。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新的教學理念認為中學音樂教學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新能力和運用能力,本文針對中學目前音樂教材、教學模式以及具體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從中找出問題所在,以便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一、中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材的針對性以及銜接性差
音樂教材在編制過程中,基本上是借鑒國外中學音樂教材,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內容,但是在我國中學音樂教育過程中,學?;旧鲜歉鶕嶋H情況,模仿國外教材,這種教材編寫并沒有做到因地制宜,不能根據學生的音樂基礎制定合理的內容,造成教材缺乏針對性。另外在教材編寫中不具有銜接性,出現了更換教材內容的現象,造成教師在具體教育教學活動中不能順利實施。
2.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
現階段,中學教育中仍然是應試教育,音樂被視為“副科”,一些學校在音樂、美術以及體育學科教育中不能投入正常的教學投資,音樂教師的安排往往被淪為替補隊員,這樣限制了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音樂教師的師資不合理
目前在中學音樂教育中,多數教師的備課是抄寫教師參考用書的過程,整個教學過程缺乏創(chuàng)新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造成音樂教師人才匱乏,另外在師資投入中存在問題,一部分音樂教師將音樂教育視為唱歌課,教育中采用的是單一的和弦伴奏,認為唱了就不能彈,彈了就不能唱。許多音樂教師僅僅會基本教唱和基本的樂理,至于音樂欣賞方面,由于自身理解不夠到位,這樣就無法為學生傳授,更談不上對學生進行舞蹈等多方面的音樂擴展教育,師資缺乏專業(yè)性。
4.音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合理
中學教育中,基本上是教師占據主導地位,音樂教育中,教師帶領學生唱歌以及講授基本授樂知識,課堂上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音樂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生在學習時,教師要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其音樂綜合能力以及音樂鑒賞能力。新課改下,要求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習音樂中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全面素質,最終達到提高教學目的。
二、中學音樂教育問題的對策
為了解決中學音樂教育問題,改變中學教育現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對音樂的審美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這就需要針對目前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對策分析,來適應新課改教學要求。
1.改善教學設備,選擇合適的音樂教材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育部和學校要提高對中學音樂教學重視度。增加對中學音樂教學的投資,增加對音響設施、各種琴類以及其他音樂教學用具的設備投入。學校在教材的選擇上,要做到因地制宜,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的選擇,能夠讓學生的音樂基礎得到更深一步學習,而教師可以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規(guī)定》結合本地區(qū)民族特色自行研發(fā)新的教學內容,最終將民族音樂、流行音樂共同貫穿于學生課堂當中,提高學生對音樂教育的興趣。
2.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
音樂課堂教學中,轉變主體地位,將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深入到學生學習過程中去,及時了解學生對音樂教學的實際需求,并且根據學生對教學反饋的意見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在學習音樂基礎知識以及授樂理論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在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綜合能力,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3.投入現代化教學設施,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技能
現代化教學的投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且調動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采用課件教學,豐富了音樂課堂的內容,節(jié)省了教學資源的費用,而且擴展了教學手段,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能夠利用充足的資源為音樂教學服務,加強對學生影視音樂指導,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在教育中還需要加強師資投入,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在鋼琴、聲樂以及舞蹈學習中也應該逐漸提升,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能夠從音樂方面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力。
4.注重音樂教學技巧,培養(yǎng)民族風格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時,要開設視唱練耳課程,促進學生具有良好的識讀譜和聽辨能力,學好音樂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多加練習,教師還需要弘揚民族音樂,提高民族音樂、本土音樂在中學教育中的比重,為中華音樂的弘揚和創(chuàng)新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總結
新課改教育背景下,逐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中學音樂教育中針對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相應的對策,讓音樂教學成為中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改變“副科”的教學思想,教育部和學校提高對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在音樂設備以及師資投入中不斷加強,根據新課改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提升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另外在中學音樂教育中,還需要從教學方法中不斷投入和改進,為中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素質教育基礎,在基礎中全面提升,塑造更完美的人格,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適應新課改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胡艷琴,王小波,趙劍鋒,李靜.試論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中學音樂的教育[J].素質教育論壇,2013,(23).
[2]楊陽,沈佳鴿,高國棟,康麗麗.中學音樂教育在青少年挫折教育中的效能與路徑研究[J].文教資料,2014,(18).
[3]劉威葳,徐新宇,王蘭寧,陳鵬.中學音樂教育中欣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J].藝術科技,2012,(10).
[4]藍冬梅,方玉華,王超男,張雨欣.新時期流行音樂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教育科技信息,2013,(28).
[5]梁紅梅,葛彩蓮,王菲,白小雪,張軍.論體驗式學習在中學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實現[J].西藏藝術研究,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