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出日樂圖
內(nèi)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有效教學是指:學校的教師,在投出盡量少的精力、物力、時間的同時,取得最多的教學效果。而教學的有效性則包括了三個方面,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這些也是評價教師績效的重要依據(jù)。對體育教學而言,效果應(yīng)是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比如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等。當學生對體育有了正確的認知后,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就可以加強鍛煉身體的自主意識,從而在根本上讓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而有效體育教學的評價,則可以讓體育教師認識到自己在體育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以客觀的角度對其教學進行全面的深入研究,令體育教師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課方式,以此逐步提高部分不喜歡體育的學生的運動積極性。
現(xiàn)今學生的課業(yè)越來越重,家長們對孩子的培養(yǎng)也只是重視其在主要學科方面的成績,從而忽略了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體育方面的知識學習,這就造成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大部分是靜坐狀態(tài),回到家后,也是坐著不動的看書和寫作業(yè),久而久之讓很多孩子養(yǎng)成了不喜歡運動的習慣,也就是在長大成人后,大部分的時間習慣“宅”在家里,對著電腦。
有效體育教學和以往的體育課程不同,以往的體育課只是體育老師帶著學生進行活動,即:踢足球、打籃球或自由活動,這只是單一的讓學生進行玩樂,不能在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素質(zhì)。在學生完成學業(yè),進入社會后,很容易因為其工作原因,而導致運動時間的大大減少,從而忽略了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的好處。有效體育教學則是教師遵循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規(guī)律,成功促進和維持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令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意識,掌握正確和全面的體育技巧,真正做到身心共同健康的成長。
教師、學生、教學內(nèi)容和場地器材,是評價一堂體育課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體育老師所做的課前準備、課中組織的體育活動、課后的總結(jié),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必要的體育知識、體育技巧和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愉悅感。由此可見,有效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學生,所以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也是教學評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課堂上學生對老師組織的體育運動是否感興趣,是否積極的參與,都是評價其體育教學有效性的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將直接影響一堂體育課的優(yōu)劣,是聯(lián)系師生互動的重要紐帶。而場地器材是實施有效體育教學的前提條件,是創(chuàng)建和諧運動的基礎(chǔ)。所以對體育教師、學生、教學內(nèi)容和場地器材這四個對象進行評價,可以輻射到教學的全過程,包括有效教學的準備、實施和結(jié)果。另外,師生的課時行為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較直觀的反映出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程度。
有效體育教學的有效是指:“效果”“效率”“效益”的三效統(tǒng)一,所有體育教學的評價指標都要反應(yīng)出這“三效”統(tǒng)一的特點?!靶Ч钡脑u價標準可以大致確立為:(1)體育教師確立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2)學生的學習效果,即:對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和是否在運動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3)場地器材的利用率,場地器材的利用率直接影響著學生課時的密度和負荷,利用率的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效率方面的評價則可以從這幾個方面確定:(1)教師的教學的方法。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真正的適合學生,因為不同階段的學生,身體發(fā)育程度不同,對體育的認知也不相同。(2)學生的學習方式。有的學生自小就對體育方面的知識和活動沒有興趣,那么他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就需要老師及時的糾正和引導。(3)學生學習的資源、時間和空間的利用情況。有的學校對體育教學并不重視,就會影響學生體育方面的資源和時間。比如:足球、籃球破舊的程度較高,其他課程占用體育課進行補課,這些情況都在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資源和時間的利用率。
體育教學在“效益”方面是較隱性的,所以難以確立,不過體育教學的效益可以從教師的教學觀和學生觀兩方面來體現(xiàn),看教師是否有正確的教學理念以及立足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在確定了三個評價標準之后,再結(jié)合具體的課時情況進行評價,如:上課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態(tài)度,老師對學生和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令有效體育教學的評價更具直觀性和可操作性。
有效體育教學的評價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可以促進體育教師進行反思,彌補自己教學的不足,令其教學水平不斷的提高,讓學生也可以對體育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的認識,徹底的把玩樂和體育區(qū)分開來。反之就會挫傷體育教師的積極性。所以,在對教學的評價上,應(yīng)該以授課老師的自評為主,學生的評價和他評為輔,因為課程的設(shè)計和實施,授課老師最清楚,別人的體驗不如授課老師真切。這種基于“尊重”和“信任”的評價,可以讓教師將評價的反差化成不斷提高小學水平的動力,令學生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自主體育運動的習慣。
[1]崔廣恒.有效體育教學評價指標的探討[J].《運動》.2011年03期:144-155頁
[2]胡永紅;周登嵩.論有效體育教學的特征[J].《運動》.2011年01期:6-7頁
[3]張加軍;吳海鷗.論有效體育教學及其策略[J].《四川體育科學》.2005年04期:108-1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