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蓉 (甘肅省平?jīng)鍪徐o寧縣德順小學 7 4 3 4 0 0)
葉圣陶說:“寫作的根源是發(fā)表的欲望,如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笨梢?,有話可說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前提。
教書十余載,我上過各類作文課,也聽了好多作文課,頗感困惑的是:課上老師詳盡到位地指導,課后學生依然不會寫作。學生的習作有相似處:要不仿照例文套作,內(nèi)容大同小異;要不編造現(xiàn)象嚴重,脫離生活實際。我將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總結(jié)如下:
現(xiàn)在的學生,生活條件優(yōu)越,從出生起就受到呵護。進入幼兒園,學生便開始了有規(guī)律的生活,每天被接來送去,兩點一線,生活單一。難得的周末,又被送進各種興趣班。這導致學生缺少了與生活、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更加缺乏生活經(jīng)驗積累。一旦涉及寫作,學生便無話可說、無話可寫。
曾看過一組漫畫,它形象地展示了中西方的差距:西方人用眼睛看世界,而中國人用相機看世界。細細想來,確實如此:家長帶孩子去旅游,帶相機的家長比比皆是,而帶紙和筆的家長卻屈指可數(shù)。學校每次組織學生參加活動,只見學生的積極參與,極少見到教師及時指導。長此以往,學生便產(chǎn)生惰性,更加不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學生應該多讀書,以增加一些課外知識,了解自己未曾熟知的世界,產(chǎn)生寫作靈感?,F(xiàn)在的家庭,電視、電腦幾乎普及,而且電視、電腦也有了新的角色,成了學生服周末打發(fā)時間的工具,它們用有聲有色的圖像驅(qū)走了書本。
教師僅靠在課堂上講只能是紙上談兵,導致學生的寫作脫離了生活。另外,教師課堂上固定的作文模式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的創(chuàng)作潛能得不到開發(fā)、個性得不到培養(yǎng),使得本應充滿情趣和活力的作文教學變得死氣沉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鄙钪?,學生應該多出去走走,開開眼界,學會觀察,養(yǎng)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這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基礎。
春天來了,教師可以帶學生去觀察自然、擁抱自然。通過回歸自然,學生的觀察力才會更敏銳,想象力才會更豐富。在大自然中,教師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天空、云朵的變化,花草、樹葉的顏色形狀,小動物的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耳朵聽蟲鳴、鳥叫、雷聲、水聲,讓孩子用自己的手來抓小魚、撿樹葉、種樹種花,讓學生用自己的鼻子聞花香、聞異味,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
以往的語文作業(yè)只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如寫詞語、背課文、預習等。作業(yè)成了教師了解教學目標、落實情況的一種檢測手段,導致學生沒有寫作業(yè)的興趣。所以,教師要有效地布置一些新穎的作業(yè),引導學生學生動寫作業(yè),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首先,布置一些動手的作業(yè)。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圖畫、做手工、干家務、制學具、做實驗......這些動手作業(yè)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有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如對于觀察日記,教師可以先提供一些寫作素材,之后布置一些動手作業(yè),讓學生動手做做看,要求學生詳細記錄觀察的每一個經(jīng)過。學生動手后,教師再進行習作指導。這樣,學生才會寫出內(nèi)容真實、過程詳盡、感受真切的文章來。例如,通過觀察鳳仙花,宋樹銘同學寫出來這樣的習作:
今天一早,我像往日一樣去看那鳳仙花。呀!鳳仙花已經(jīng)發(fā)芽了,還在最上面長出了兩片橢圓形的綠色的葉子,一陣微風吹過,小葉片就隨風起舞,似在跳芭蕾舞。鳳仙花已經(jīng)一厘米高了,橢圓的小葉片上有幾絲葉脈。我仔細看了一下,咦?那里怎么長出了胡須。哦,原來是上面的土太少了,讓根露出來了。我又加了一些土和水,希望它能長得更快些。
其次,布置一些動嘴的作業(yè)。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給父母講講學校發(fā)生的事情、聊聊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等。如在指導學生寫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作文時,我讓學生和父母、爺爺奶奶先進行交流,以便從他們口中了解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傳統(tǒng)習俗,然后再進行習作。
最后,布置一些動腦的作業(yè)。教師可以從幾個詞、一句話、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著手,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編寫故事、續(xù)寫內(nèi)容、談感受。例如,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有高興地、順利地、沉著地、仔細地、緊緊地、興奮地、贊許地、親切地這樣幾個詞語,我讓學生用它們編寫一個小故事或一段話。王思棟寫了《撈皮球》:
今天,我和姐姐玩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掉進洞里了,我急得直跳。
姐姐沉著地想,仔細地看,說:“我有辦法?!比缓螅藖砹艘慌栌忠慌璧乃?,把水倒進了洞里。皮球順利地浮起來了,我高興地跳起來,緊緊地抱住了姐姐。
我撈起了皮球,和姐姐興奮地走回家。
回到家里,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家人,大家都贊許地點點頭,夸姐姐是個聰明的孩子。爸爸還親切地說:“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你都要像姐姐一樣,學會動腦學會思考。”
讀書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首先,要精讀課堂上的書,尤其是語文課本。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文章中的妙詞佳句,認真揣摩文章蘊含的道理,感悟文章表達的感情。
其次,要泛讀課外書。新課程標準推薦了不少學生必讀書目。教師應將這些書目推薦給學生,從文學類到科技類,從中國名著到外國名著,從漢語文章到英語文章……
最后,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談感受。
同在一片藍天下,同在一個“地球村”里,學生的所見所聞豐富了,所思所感多了,在寫作文時才會擁有不竭的活水源頭,寫作才不會遠離生活,才能通過文字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所以,教師一定要通過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這樣,作文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