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松
(廊坊市廣播電視臺 河北 065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電視新聞早已經成為現代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新聞攝影工作者在進行新聞攝影的過程中,要合理的使用鏡頭,來構置新聞畫面,進而有效提高新聞采訪的質量,同時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但是,與此同時,在進行實際新聞采訪的過程中,也應該謹慎的使用特寫鏡頭,否則反而會對新聞的表達效果起到削弱的作用。
新聞攝影中常用的特寫鏡頭主要指的是對新聞采訪中的成年人肩膀以上的頭像位置進行細致拍攝的一個過程。一般情況下,在特寫鏡頭里,拍攝對象充滿了整個畫面。特寫鏡頭與近景拍攝相比,更加貼近于觀眾。特寫鏡頭具有很強的畫面塑造力,在拍攝的過程中能夠準確地捕捉到人們的各種動作細節(jié),從而在視覺上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新聞攝影工作者在進行新聞攝影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有效合理地使用新聞特寫鏡頭,這不但能夠充分地展示被拍攝者的各種風貌,而且還能夠捕捉到被拍攝者細微的心理波動,這對于新聞采訪而言是很珍貴的鏡頭影像;其次,在進行新聞特寫鏡頭的拍攝時,能夠將拍攝對象比較有價值的細部特征進行放大,進而引起觀眾的關注。此外,特寫鏡頭的使用還能夠將被拍攝對象與外部環(huán)境進行有效地分離,進而使得被拍攝的特寫鏡頭不但能夠引起觀眾感官上的關注,還能夠將被拍攝對象的細部認識變得更加易于觀眾辨識;最后,由于特寫鏡頭都具有較窄的拍攝視角,其拍攝的范圍也較小,因此在使用特寫鏡頭的時候能夠將被拍攝事物放大化,使得其產生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進而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攝影工作者在進行新聞攝像的過程中,特寫鏡頭常常被用于拍攝文件、資料等。在這種情況下,特寫鏡頭主要是對新聞中出現的文件、資料進行詳細地描述與說明。這個時候將文件的封面或者是文件的內容放置在整個畫面的正中,能夠對于新聞內容的表達起到很好的補充和說明的作用。
新聞攝像工作者在進行新聞攝影的過程中,常常在轉場的過程中會使用到特寫鏡頭。因為在轉場的過程中,特寫鏡頭主要的拍攝對象為環(huán)境、物體或者是人物的局部特征。因此,這樣的特寫鏡頭讓觀眾很難發(fā)現拍攝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變化,進而使得觀眾對于畫面繼續(xù)保持關注的態(tài)度,避免觀眾感到較大的畫面跳動感。
新聞攝像工作者在進行新聞拍攝的過程中,為了有效地保證跳軸鏡頭的連貫性,就必須通過在鏡頭中穿插一些特寫鏡頭的方式以緩解由于跳軸而產生的畫面不流暢感。由于特寫鏡頭具有畫面方向感不顯著的特點,因此一般情況下,在特寫鏡頭的拍攝中往往都不需要將被拍攝者與拍攝環(huán)境進行聯系。因此,特寫鏡頭在此時的有效使用就能夠將運動相反方向的沖突感進行一定程度的削弱,并對軸線兩側的畫面起到一定的過渡效果。
例如,在進行多人采訪的鏡頭拍攝中,為了得到多個不同角度的人物拍攝效果,就需要攝影工作者采用越軸拍攝的方法。而在后期制作的過程中,就可以將特寫鏡頭穿插在兩個越軸鏡頭內,以此來緩解觀眾觀看新聞中產生的視覺沖擊效果。
新聞的攝影工作者在進行新聞攝影的過程中,適當地運用一些特寫鏡頭能夠為將鏡頭內的整體進行一定程度的分割。而由于經過分割后的小景不能完整地反映空間的相互關系,因此容易給觀眾帶來一種不確定的神秘感。這種由特寫鏡頭營造的神秘感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有助于新聞特殊懸念效果的渲染。因此,很多的新聞攝影工作者,往往都喜歡在新聞的起始部分運用一定量的特寫鏡頭,以此增強新聞事件的神秘感,進而調動觀眾的觀看熱情。
新聞攝影工作者在進行攝影工作的過程中,往往喜歡對細節(jié)進行有效地把握和拍攝。這是因為,一個成熟的新聞攝影工作者往往都知道細節(jié)的處理與拍攝方式往往決定一個新聞事件采訪的成功與否,而同時一個出彩的新聞,細節(jié)的功勞往往不容忽視。因此,這就需要新聞攝影工作者在進行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應適時使用一些特寫鏡頭,進而讓觀眾通過這些特寫鏡頭對拍攝物體或者是拍攝人物的細微變化做到清晰認識,這種清晰的認識能夠有效地提升觀眾的觀看興趣,同時也能夠提升新聞的拍攝質量。
例如,在進行抗震救災新聞報道時,攝像工作者刻意的對松動的石塊、塌方的道路進行特寫的拍攝能夠給觀眾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力,仿佛讓觀眾身臨其境,深刻了解到災區(qū)的受災情況,與災區(qū)人民感同身受。
在新聞制作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手段來對新聞播放的節(jié)奏進行有意識的控制,其中合理的使用特寫鏡頭就是其中的一個方法。在拍攝的過程中,不斷地縮小場景,增強視覺的運動效果,會使得觀眾產生一種快節(jié)奏的觀看效果。
例如,在進行公安題材新聞事件的拍攝中,就可以對警車的出動、對嫌疑犯的追捕等鏡頭進行特寫拍攝,這種特寫能夠使得觀眾感到追捕過程的緊張、危險,進而對公安干警產生崇敬感。
通過上文對新聞特寫鏡頭定義、特點、作用的分析,可以得出,要想增強觀眾的視覺沖擊力,營造強烈的節(jié)奏感,并增強新聞畫面的真實性,新聞攝影工作者在進行新聞采訪的過程中,就應該通過對特寫鏡頭的合理使用和切換來實現。
[1]鄒哲敏.面部特寫和特寫段落:電視談話節(jié)目制勝的形式手段[J].視聽界,2003,05:38-40.
[2]周旭.電視新聞攝像技巧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03:80.
[3]楊國輝.電視新聞中特寫鏡頭之運用[J].新聞傳播,2014,0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