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憲印
(吉林省敦化市黃泥河鎮(zhèn)第二中學)
游戲開始時,每個人的參與機會均等,保證每一位參加者有均等的獲勝機會,而且機會一直存在,直到游戲終結(jié)。
創(chuàng)造人人參與體育活動的局面,可以說是我們體育教學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競技性體育運動的魅力就在于其公平競爭性,不過,我們要密切注意分組實力和獲勝機會的均等。如在籃球教學比賽中,我將學生分成實力均等的幾個小組進行“ 斗?!北荣?,學生在獲勝欲望的驅(qū)使下,積極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只有強者與弱者的積極融合,才能產(chǎn)生凝聚力,才有獲勝的可能。
設計游戲未必次次都有新的成分,可將舊元素作新的組合是創(chuàng)作的基本要求。體育游戲活動中,充滿驚喜的游戲一定是學生最渴望的,因此每一次都有新的體驗。如籃球教學中的掩護和防掩護配合,通過掩護配合可以突破直接投籃,也可將球傳給切入籃下的隊友;防掩護配合可以通過從盯人中的穿過、擠過、繞過,也可通過換防來解決。游戲活動中的斗智斗勇皆在靈活的變化中。只要游戲設計巧妙,精益求精,學生的新鮮感也會保持較長時間。
最受歡迎的游戲一定是要有挑戰(zhàn)性。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把握挑戰(zhàn)的難度與學生個體技能水平的一致性。體育游戲的過程應注意保持參與者的樂趣,參與過程應非常緊湊,教學中要強調(diào)精講多練。在練習中適時點撥,不可一味說教,影響學生的興致和參與熱情。
游戲規(guī)則的難度要適中,簡單明了的規(guī)則容易引領參與者在短時間內(nèi)進入狀態(tài)。我們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多是競技性項目,而這些項目的規(guī)則多是普通學生不適合的,因此,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適當?shù)睾喕?guī)則,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特點。
成功的體育教學,應該充分利用人的游戲天性,投其所好。新課標要求我們體育教師解放學生的活動空間和時間,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參與程度,提高我們的體育教學效果。
李蓮蓮.論非智力因素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經(jīng)濟市場,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