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癡小姐
有那么多的時候,我覺得我真的很孤獨。但正因為我在這段時間找不到人去傾訴,我就自己說給自己聽,自己問自己,自己思考,自己尋找答案。然后我發(fā)現(xiàn)我慢慢明了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了。
假期過去一半了,這一個多月來,我一直是一個人。一個人去做兼職,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泡圖書館,一個人吃飯。然后常常一個人感覺被巨大的孤獨感包圍,或是陷入深深的泥潭,越陷越深。
暑假不回家留在學校找份兼職是我自己的要求?;蛟S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找虐,他們都說,大一做什么兼職,出去旅游吧,去參加暑期實踐吧,回家玩吧。我只是微微一笑,我會出去看看這個世界,但不是現(xiàn)在,因為我不想拿爸媽辛苦勞動換來的錢去揮灑自己的青春。曾經(jīng)有個很棒的暑假實踐活動,但媽媽不放心我一個人出去,我也不想不顧一切阻擾說走就走讓她傷心,我更不想待在家吃飯睡覺無所事事喪失斗志,于是我要證明給她看我可以一個人很好地生活。所以在絕大多數(shù)同學開始自己美好的假期生活時,我也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我的工作很普通,餐廳服務員。店子在市中心高檔的購物廣場頂層,因此要求有點嚴格。粗糙地活了20年的我開始學習化妝和盤發(fā),因為每天上班前都要檢查儀容儀表;生物鐘被打亂,十點早餐四點午餐九點晚餐;每天站立七八個小時重復一樣的話和一樣的動作;九點半下班小跑回學校宿舍,在宿管阿姨鎖門前兩分鐘回到寢室,腳痛到不想落地還得抓緊時間洗澡洗衣服因為只有一套工作服,一不小心第二天就得用體溫烘干襯衣。
我覺得我不算很嬌氣的那種女生,但還是在干了三天之后覺得就要堅持不下去了。不僅僅是累,還得應付形形色色的顧客。作為新員工而且是兼職,很難融入到固定的圈子,漫長的工作時間和微薄的工資形成鮮明對比也讓自己瞬間覺得成了廉價勞動力??墒俏覜]有辦法,我沒有人傾訴,我不想去跟爸媽叫苦,這是我自己苦苦爭取來的工作,再不滿意也只能說自己當初想法太天真;我也不想因為他們的一句“干不了就回家吧”而輕易放棄。所以我選擇不說,每周給家里打個電話,報喜不報憂,把好事放大壞事縮小,讓他們覺得我過得還不錯然后對我放心。
什么時候感覺最孤獨呢?
當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從那幢燈火通明的建筑物的員工通道里走出來時,天空下起了小雨。這座城市還沒有準備入眠,人來人往。我不想打傘,只想快點跑回去,不想喊阿姨幫我開門。跑到校門口時我停了下來,路邊有兩個女孩在彈唱,一個彈吉他一個唱歌,很溫暖的小清新情歌,在她們不遠處,一個男孩擁抱了一個女孩。她和她靜靜地彈唱著,他和她靜靜地擁抱著。那一幕美好得像一個電影中的慢鏡頭,美好得,讓我覺得自己連個背景都不算,無比狼狽。我就那樣毫無防備地哭了,哭著走回宿舍,我沒有力氣奔跑了。
我想要這樣的生活嗎?這樣過一個暑假自己會收獲什么?
還記得當初放假時和老師聊到暑假規(guī)劃時,老師問我:“你覺得這樣不會很浪費時間嗎?”我沒有說話,或許我也害怕是這樣的。
而當我真正感到看不見明天等不到假期結(jié)束時,我開始想要改變。時間已到七月上旬,所有的學生都已放假了,再找其他的、更好的兼職變得越來越難。但我沒有想過回家,從來沒有。綜合考慮自己的情況后,我決定試一試自己一直沒有信心嘗試的工作——家教。我的專業(yè)是學生不可能請家教補習的科目,我也才讀完大一,沒有任何家教經(jīng)驗,在這座大學生遍地都是的城市,甚至研究生都在做家教。所以我當初找工作時就把它排除了,我覺得自己沒有一點競爭力。但當我決定跨出這一步時,我找到了說服自己去嘗試的理由:首先,我在讀的大學是一所不錯的師范大學,在這座城市小有名氣;其次,我是一名師范生。
于是,我向同學打聽,上網(wǎng)搜集信息,慎重考慮后覺得靠譜的就投去簡歷。連續(xù)三四天的瘋狂搜尋,當再也刷新不出新的信息時,我停止了。我還是繼續(xù)有那兒工作,雖然辛苦但還是能堅持,在沒找到更好的之前我不會輕易放棄的。
大概十天之后,我接到一個電話,請我做家教。
我在中午的休息時間去見了小孩和家長,談好后已經(jīng)過了上班時間。我回去把工作服交給了主管,跟她講謝謝,我不做了。我開始了新的生活:上午家教兩小時,工資比在餐廳干一天還多一點;下午泡圖書館,看書、備考計算機二級和英語四級;晚上散步、上網(wǎng)。開始幾天的落差很大,總覺得自己過得太幸福了,以致于擔心自己會不會遭天譴。
當然,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越長越容易感到孤獨。在一個人一天又一天在同一個食堂同一個窗口打飯的時候,一個人繞著校園一圈一圈散步的時候,一個人在圖書館看書到犯困睡著的時候,孤獨像混雜在空氣中的精靈,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但這就是我曾經(jīng)求之不得的生活?。河泄ぷ骺梢责B(yǎng)活自己,有時間可以看書學習,有閑暇去發(fā)呆散步。
家教的工作也讓我有了一點思考。我的學生是個七歲的小女孩,在一所重點大學的附屬小學上二年級。我在課間休息時間喜歡和她聊天,知道的越多心情也就更加沉重。她不僅僅要學好學校課程,還得被逼學自己并不喜歡的鋼琴,周末上培優(yōu)英語。還沒上三年級的小孩,單詞表中竟然還有我沒見過的單詞。每次提到背單詞她就撅起了小嘴,說到英語考試更是郁悶。為了便于理解,語文造句時我想用她熟悉的事物造句,無奈的是,她沒見過星星,月亮,甚至沒見過落地的雨水,更別說彩虹了。我問她喜不喜歡我每天來家教,她說喜歡,問及原因,竟然是因為我來了她就不至于一個人做無聊的作業(yè)。她會對我小聲地抱怨爸爸媽媽打她,也會說到她小時候去香港的旅行很快樂,因為在游樂園吃了一個冰淇淋甜筒。我答應她作業(yè)全對就給她畫朵小紅花,集到10個就給她買禮物,她就高興得跳起來。
很慶幸我是生在90年代的農(nóng)村,小學時沒有補課不用學英語,我見過無數(shù)次太陽月亮和星星,我淋過幾場大雨,我的物質(zhì)生活很貧乏甚至拮據(jù),但因為心中有自己的追求所以一直自愿去學習,才到達今天。
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安妮寶貝寫的一篇關于她女兒的文章,很喜歡里面說的幾段話:
“有什么可以著急的呢?孩子總是要按照她自己內(nèi)在的節(jié)奏慢慢生長起來的。對他們來說,沒有什么是比保護天性和保持愉悅和活力更重要的事情。我現(xiàn)在唯一所想的,就是讓她時時覺得欣喜,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和天性去成長。她的快樂和自尊是重要的。至于其他,終有一天她會知道。而且,她現(xiàn)在知道的事情,已經(jīng)超過一些標準化答案太多太多。
她有時回家,自己看繪本、畫畫、做手工,就忘記做數(shù)學和拼音的作業(yè),我也并不催促。因為終有一天她會正式學習這些。”
我在去家教以及家教結(jié)束回學校的路上常常一個人想,我將來要給我的小孩怎樣的教育呢?等到那個時候我會不會也淪為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而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媽媽呢?
在我成為一名高中老師后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是一個個乖乖的讀書機器碼?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我會成為一名老師,我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老師呢?
……
有那么多的時候,我覺得我真的很孤獨。
但正因為我在這段時間找不到人去傾訴,我就自己說給自己聽,自己問自己,自己思考,自己尋找答案。
然后我發(fā)現(xiàn)我慢慢明了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我該做什么了?;蛟S這就是上天賜予我的禮物。
如果孤獨,就一個人思考吧。
(轉(zhuǎn)自“文藝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