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長大后,特別是參與創(chuàng)建銀行博物館的經(jīng)歷,使黃沂海對舊物,特別是凝結(jié)著文化人審美理想與筆墨情趣的書畫扇情有獨鐘。
一尺扇面兩尺畫
在書畫收藏界,有一種帶有偏見的說法:一手卷,二冊頁,三中堂,四條屏,五楹聯(lián),六扇面。扇面位居最后,因此長期以來,扇畫都不為市場所重視。
但同時,收藏界又有“一尺扇面兩尺畫”之說,同一位畫家相同題材的作品,扇面較之手卷、冊頁等創(chuàng)作更難,因此價格也要高出一倍、甚至幾倍,故有“求扇一頁,勝畫三尺”之說。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書畫市場的火爆,書畫折扇,尤其是留有名家手澤的折扇,也成為收藏中的熱門種類。僅以2013年春北京保利為例,所推出的“小萬柳堂劇跡扇面”專場拍賣,上拍的72件拍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高達9087.3萬元。唐寅的《江亭談古圖扇面》以1150萬元拔得專場頭籌,而仇英的《孤舟垂綸扇面》也以690萬元的高價成交,傅山的《行書記事廿四韻》以529萬元成交,而文徵明的《憑江追遠》則以517萬元成交。
在上海,黃沂??赡苓€算不上扇子的收藏大家,但他的尋訪經(jīng)歷與研究成果,為所有收藏愛好者稱道。最近我收到了他的新著《扇有善報——阿海笑侃私家藏扇》,當即烹茶一壺,先睹為快。披閱之間,仿佛聽到了阿海的朗聲大笑。是啊,收藏是一種雅癖,踏破鐵鞋,樂在其中。而收獲格調(diào)古雅的書畫扇,更值得放聲一笑。因為這與一般玩物大不一樣,不僅需要眼光與資金,更需要機緣。
阿海,上海文化圈內(nèi)響當當?shù)娜宋?,大名黃沂海,作家兼收藏家,銀行高級管理人員,上海市銀行博物館館長。替國家數(shù)鈔票之余,喜歡燈下讀閑書、寫文章,近年來還出版了《笑看金融》、《笑問財緣》、《笑點贏家》等三部大作。
阿海收藏書畫折扇的時間其實并不長,但興趣卻早就萌芽于心了。小時候讀閑書,讀到四大古典名著里有關(guān)于扇子的描寫特別生心,比如《西游記》里有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紅樓夢》里有晴雯撕扇,《水滸傳》里蔣門神用蒲扇驅(qū)暑趕蠅,《三國演義》里有諸葛亮羽扇綸巾的翩翩風度……當然,扇子還引出人生悲喜劇,悲劇如孔尚任纏綿悱惻的《桃花扇》。由此,他對扇子產(chǎn)生了莫名的好感。
長大后,特別是參與創(chuàng)建銀行博物館的經(jīng)歷,使黃沂海對舊物,特別是凝結(jié)著文化人審美理想與筆墨情趣的書畫扇情有獨鐘?!胺比A如三千東流水,我只取一瓢愛”,愛扇藏扇,為扇癡狂,就成了阿海的風雅追求。
阿海收藏折扇,不看重作者是否有名頭,更在乎扇子是否有說頭,這個“說頭”,就是每把扇子的收藏故事。初涉扇子收藏,阿海就集藏了一百五十把扇子(包括扇面),其間既有名聲赫赫的書畫大家,也有初出茅廬的丹青后生,集成一定規(guī)模后,他就將收藏故事用盡可能風趣的筆調(diào),記錄成文,以饗同好。
結(jié)緣,陪老畫家寫生
在尋訪名家書畫扇的過程中,最讓阿海高興的收藏就是賀友直先生的《小二黑結(jié)婚》。這是阿海收藏的第一幅扇面。上海舉辦扇文化博覽會,前三屆他都因為公務(wù)繁雜而錯過了,轉(zhuǎn)眼2008年已是花開四度,他和友人慕名前往觀賞。
最醒目的便是賀友直的扇畫《小二黑結(jié)婚》,但見畫面人物眾多,各有所貌,造型精準,妙趣橫生。阿海對賀友直的作品是很佩服的,決心斥資購藏。但是賀老名頭大,畫作價錢也大,小小一把扇子,差不多可買四五臺空調(diào)。阿海畢竟是靠工資玩收藏,在溽暑熏蒸的天氣,居然三進三出會場。如此這般折騰,大概是感動了主辦方,一陣勾手談判,終于享受到折扣。這次覓寶,令阿海在“賞心之樂”的同時也嘗到了“切膚之痛”!
阿海小時候看連環(huán)畫時,就知道賀友直是一個杰出的連環(huán)畫家,他的《山鄉(xiāng)巨變》、《李雙雙》、《十五貫》、《小二黑結(jié)婚》等,構(gòu)圖機巧,布局得當,筆法細膩,人物傳神,即使不讀文字腳本,也能從畫里看出連貫的情節(jié),小小阿海是佩服之極,并由此萌發(fā)了學畫的念頭。長大后他雖然沒有當成職業(yè)畫家,但業(yè)余時間揮灑豪情也是一樂,而且畫得相當不錯,格調(diào)不俗。
后來,他與賀友直先生也結(jié)下了不淺的情緣。1999年,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想出一本宣傳連環(huán)畫《小浦東購房記》,為把錯綜復雜的業(yè)務(wù)流程,演繹成生動活潑的故事,阿海一氣呵成寫出了腳本,并登門拜訪,懇請賀友直畫插圖。
賀友直雖為海上名家,創(chuàng)作態(tài)度卻十分認真,應(yīng)承下來后,他就拿著傻瓜照相機到銀行拍攝場景資料,親身體驗辦理住房按揭的業(yè)務(wù)流程,還特意向出版社開了介紹信,去居家附近的郵電局寫生,連郵遞員騎的重磅自行車也照實描摹下來,作為畫稿的素材。阿海全程陪同賀友直先生寫生,老畫家一絲不茍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令他深為感動。所以,阿海購藏賀老的作品,也是出于敬仰。
韓氏三進士,王門祖孫仨
韓敏、韓伍和韓碩是海上畫壇的“一門三進士”,人物花鳥,各領(lǐng)風騷。阿海收藏書畫扇,當然也瞄準了韓門三兄弟。韓敏、韓伍的扇面,在書畫市場上并不鮮見,而老幺韓碩很少畫扇面,市場上也物以稀為貴,阿海尋覓多時仍不得見。后來在朋友的引薦下,他前往位于莘莊的韓碩工作室當面請教,落手揮就了一幅精美的《祝福圖》。
為了集齊王個簃、王公助、王葵祖孫三代的扇面,阿海差不多跑遍了滬上各大畫廊,經(jīng)歷了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的過程。王個簃的成扇《天中麗景》,是阿海在崇源拍賣會上撞見的,暗暗下了決心。果然,這柄扇子甫一亮相,拍賣會上便你追我趕互不相讓,阿海豪氣勃發(fā),經(jīng)過與別人十幾個回合的較量,最終花落手中。
不久后,他在玉屏南路一家畫廊里邂逅王個簃長子王公助的成扇《明珠滴露》,一詢價,價格只有其父的十分之一,馬上不動聲色地買下。王公助的扇畫是“得來全不費工夫”,但尋求他的兒子、也就是王個簃長孫王葵的扇畫,就頗費周折了。阿海先是托蘇州的朋友四處打探,無果,后來在網(wǎng)絡(luò)上眾里搜尋,發(fā)帖求購,也未能如愿。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朋友幫助下終于收到了王葵的扇畫《蓮塘秋實圖》,實現(xiàn)了祖孫三人跨越時空的“紙上接力”。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