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大學生群體的誠信意識現狀入手分析,發(fā)現了當前的誠信教育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了解到當前大學生誠信危機出現日益嚴重化的趨勢,然后結合實際的教育工作經驗指出了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一些原因,最后提出了相應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具體對策,以期望改善當前大學生群體的誠信現狀。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27-01
誠實守信是人類的最為基礎的道德修養(yǎng),也是我華夏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謂誠信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必然的誠信品德要求和準則,對其成員施加有組織、有打算、有目標的影響,使他們能夠逐步形成符合社會所要求的誠信素質的社會活動。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其是否具備了良好的誠信素質將直接關系到未來社會是否能擁有一個誠信有秩序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而當代高校大學生缺乏誠實守信的品質缺陷卻逐漸凸現,因此,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應當作為大學生道德素質培養(yǎng)的最基本教育。
一、大學生誠信教育近狀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fā)展,社會公民素質發(fā)展良莠不齊,社會形勢也變得復雜化。在這種社會背景環(huán)境下,大學生受到經濟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以及其他不誠信作風的影響,導致學生群體中誠信意識有下滑的傾向。如不及時對大學生采取督促和教育,對其人格的成長和素質的培養(yǎng)變得很不利。因此,各個高校應當在對大學生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要有意識的將大學生誠信教育納入學生素質教育當中。
(一)在經濟層面上的誠信缺失。
大學生沒有太多社會閱歷,其信用意識也較為薄弱,經濟社會的不平衡發(fā)展,使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折手段的、不誠信的商人為一己私利經商的方式,這種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在一些學生中甚至出現了信仰危機。有的大學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完成學業(yè)后本來能夠按時還款的卻未能及時還款,甚至還逃避還款等現象對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
(二)在就業(yè)層面上的誠信缺失。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高校的不斷擴招,社會上待就業(yè)人群基數大,就業(yè)壓力了,就業(yè)形勢也隨著社會整體的就業(yè)壓力逐年嚴峻。因此大學生受到社會上假風的影響,呈現出急功近利的特點,挖空心思的往自己的簡歷上偽造各種各樣的資格證書或者獲獎證書等,導致很多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群體的不信任感加重。大學生在就業(yè)層面的不誠信除了在自我簡歷上的不誠信外,還表現在就業(yè)后不遵守承諾,任意毀約。很多大學生在簽訂就業(yè)協(xié)議或合同后不惜違背先前與用人單位的契約,背信棄義,逃避違約責任。嚴重的詆毀了大學生群體的道德底線,損壞了自己母校的形象和聲譽,使得大學生群體的誠信品質遭到社會的質疑。
二、針對大學生誠信教育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素質的缺陷。如今的大學生缺乏各種社會實踐經驗,加之大學生時代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時期,雖然他們在認識上往往都是正確的、積極的,并且追求者道德素質和內在品格的自我培養(yǎng),但是卻往往因為他們的自控能力較弱而缺乏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集中表現為自覺性不強。加之他們心理性格不成熟,因此在面對社會上各種利益誘惑時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在面對利和義的選擇時,容易誤判和價值取向扭曲,他們往往會棄義擇利,導致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不誠信行為。
(二)高校教育對大學生誠信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如今高校大都更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而輕視了學生的內在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盡管少數學校有誠信教育課程,但大都留于形式,并沒有注重教學質量。誠信教育課很多時候是納入思想政治課堂的一部分,但其教學形式單一老套,教學質量低,收效甚微,這也導致學生的誠信意識培養(yǎng)不夠,對誠信的真正含義不深刻,沒能在內心深處形成意識或養(yǎng)成習慣。
(三)誠信教育環(huán)境欠佳。我國目前還欠缺一套有效的社會信用體系,包括信用法律,信用監(jiān)督,信用制度等在內的內容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或不完善。當前社會失信行為還不能夠得到有力監(jiān)督和懲罰,這樣的不誠信的社會大環(huán)境顯然不利于大學生的信用價值觀培養(yǎng),使得高校誠信教育環(huán)境也不夠理想,影響了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開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校的誠信教育效果不佳。
三、針對大學生誠信教育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重視,改善教育環(huán)境。大學生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靠學校單方面教育是不夠的,必須要整合社會上的其他教育資源,再以政府政策和媒體加以引導,改善社會、學校、家庭的誠信教育的大環(huán)境,從而讓大學生逐步樹立誠信意識和觀念。從高校角度來講,應當從思想上重視學生誠信教育,本著“全面育人、德育為先”的觀念開展,重視、加強和創(chuàng)新大學生誠信教育,努力做好環(huán)境育人,課堂育人,實踐育人和管理育人,竭力營造誠實守信的育人氛圍。
(二)對誠信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斷改進。大學生誠信教育過去僅僅依附于高校的政治課堂,失去了教育應有的活力。誠信教育作為一種素質教育,它應當結合校園文化,采用各種豐富多彩的方式進行,如在校內根植誠信文化,以校園文化的發(fā)展為主線,依托校內的各個社團等學生職能機構,通過組織誠信演講、誠信攝影、誠信講座等形式來加大誠信教育宣傳力度使學生通過參與其中而感知誠信的力量、誠信的理念,促使大學生們培養(yǎng)誠信文明的新風尚。
(三)健全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增加大學生誠信檔案??梢詫W生的誠信資料進行收集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如人際交往方面的誠信材料、是否按時繳納學費的材料、考試方面的誠信材料等。其次,要健全大學生失信處罰機制以及誠信的鼓勵機制。通過社會媒體等渠道加強對誠實守信的提倡,并對誠實守信的人加以獎勵和表彰,以鼓勵更多的人講誠信,做文明人,帶動社會整體的文明新風。從大學生這個群體來說最簡單的就是在學校直接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引導同學們提高自我修養(yǎng),做誠實守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