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勝斌(焦作市黃河華龍工程有限公司)
沁河管道穿越位于焦作市武陟縣境內,焦鄭高速公路出口向南7 km。沁北引黃灌溉工程是一個以灌溉為主、兼顧區(qū)域生態(tài)景觀的多目標、多功能于一體的供水工程、民生工程。
本工程設計穿越管身總長度1827m,其中定向鉆敷設長度1750m。管道穿越沁河堤防和沁河采用大型定向鉆穿越,三類土,DN1016。沁河倒虹吸采用雙線布置壓力鋼管,兩管間距為15m,管身總長度1827m,其中定向鉆敷設長度1750m。壓力管管身采用L485直縫埋弧焊鋼管,外徑1016mm,管壁厚20.60mm。倒虹吸管建基面最大埋深為河床下約33.50m。壓力管道起點設計樁號0+840.4,終點設計樁號2+667.4。定向鉆入土點位于沁河左堤外,距大堤外坡角370m,入土點高程97.00m入土角8°,進口曲線段圓弧半徑1600m(大于1500D),在沁河左堤下管頂距大堤坡角底面33m。管道水平長1074.32m,管頂高程67.51m。定向鉆出土點位于沁河右堤外,距大堤外坡角290m,出土點高程98.00m,出土角7°,出口曲線段圓弧半徑1600m(大于1500D),在沁河右堤下管頂距大堤坡腳底面32.5m。
沁河管道穿越位于焦作市武陟縣境內,焦鄭高速公路出口向南7 km,管道穿越處河谷兩岸地勢平坦,河堤寬度大約455m,水面寬度80~100m,水深約3.50m.河南岸地勢寬闊,河北岸高速公路與村莊有20m左右狹長路段。
地質勘探所揭露地層,自上而下分為五層,一層:粉細砂,黃褐色夾亞沙土薄層,松散,層底標高71.90,層底深度5m左右;二層:中砂,褐色含少量礫石,層底標高70.40,層底深度6.50m左右;三層:粗砂,黃褐色,含少量礫石,層底標高71.90,層底深度5m左右;四層:粘土,黃色夾雜灰綠色,含黑色鐵錳結合及姜結石,姜結石含量局部密集,硬塑,層底標高59.90,層底深度17m左右;五層:粘土,灰綠色夾雜黃色、棕紅色,含黑色鐵錳結核及姜結石,堅硬,層底標高59.90,層底深度17m左右。
采用南京雪威MGS有線控向技術,探棒+扶正器+導向線+有線控制盒+有線控制軟件+人工磁場組成。
通過導向線傳遞信號至鉆頭內的探棒,在鉆頭旋轉切割磁力線,通過地球磁力方向,通過軟件產生信號,再通過導向線載波信號至有線控制盒,控制盒進行分析傳輸到電腦設置好的有線控制系統(tǒng),顯示出目前的方位角、傾斜角及工具面從而計算出鉆進有效的軌跡。鉆進一定距離,由于地球一直在旋轉,地磁偏角也在不同的變化,所以在一定距離中再布置人工磁場來進行距離、角度等各種參數的修正,來有效控制鉆進軌跡。
采用有線控向技術,可以有效保證鉆機鉆進按照設計的要求來保證導向孔的鉆機軌跡。保證鉆進設計軌跡,是整個定向穿越的核心,導向孔的準確性對擴孔、管道回拖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幾項中起決策性作用的一孔,有線控向技術在整個定向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在定向鉆鉆桿的上部頂端安設整個電纜線盤,然后在連接鉆桿的上端鉆一個小孔接到鉆桿內,用鐵絲連接拉到鉆桿的另一端和鉆頭處的從軟件接出的線連接,先用截取線皮機將電纜線去皮兩公分,然后套在軟管中,將兩個接頭連接上,用熱烤機熱軟按勻,再用用冷水降溫觀察一下即可進行安裝。
在沁河倒虹吸工程中,使用的是雪威有線控向技術,開鉆前在鉆頭處安裝探棒,將扶正器安裝在無磁鉆鋌中,用固定架固定好,然后連接導向線至鉆桿內,通過鉆桿一根一根的連接,將導向線連接至有線控向軟件。通過控向裝置轉換為機器語言,連接至筆記本電腦,來顯示出各種數據,如距離,方位角,磁偏角等,來確準鉆進軌跡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本次工程通過有線控向軟件,滿足鉆進設計軌跡要求,出入點誤差控制在30 cm。
本次工程布置線圈,按照鉆進長度和鉆進軌跡上的地面建筑物、附著物等情況,來布置線圈,調整線圈的大小和分布的密度,來確準線圈的精確度。
布置線圈,用50電纜線八個人牽拉布置而成,牽拉線圈的形狀必須是方形,并且順著軸線方向≥15m,這次布的線圈為46×46、45×45、30×30、15×15等。見圖1。
圖1 地磁布線圈工程沿線圖
在本次工程中沿著穿越軸線在地面上共布局了13個線圈,這13個線圈的公里樁號:(1)0+264-0+310,(2)0+140-0+160,(3)0+400-0+440,(4)0+520-0+566,(5)0+635-0+670,(6)0+850-0+896,(7)1+050-1+096,(8)1+340-1+386,(9)1+495-1+525,(10)1+560-1+590;(11)1+621-1+661;(12)1+661-1+701;(13)1+720-1+750
本工程中采用有線控向導向系統(tǒng),計算傳遞數據,分析各種技術指標,在導向測量中不停的調整方向,來有效保證鉆進軌跡。為了保證鉆進軌跡的精確性,消除各種誤差,不間斷地沿著軸線方向,在原始地貌上布置13個線圈,采集相關信息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和有線控向軟件中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然后再調整數據,修正數據,重新計算后,開始導向孔的繼續(xù)鉆進。穿沁倒虹吸工程穿越管線共兩根管道穿越,兩根管線軌跡滿足設計要求,并在出土點精確出洞。
水平定向鉆穿越施工技術在深、長輸管道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導向孔鉆進中控向是施工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本工程深、長距離的有線控向導向技術應用實例,成功確保了導向孔精確出洞,出土點偏差控制在0.50m范圍內。
有線控向技術是在鉆頭處安設控向源,通過有線連接進行地面控制,確保導向軌跡按照設計線路鉆進的一種控制技術。通過對穿越深長距離有線控向導向的實例應用分析,掌握導向控向工作原理和地面布磁控向相結合等各種操作步驟,為有線控向系統(tǒng)控制精度高提供了必要依據,在穿越大江大河施工中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