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劍 □張 軍
(1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蘇管理局;2新疆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新疆河流多為山區(qū)性河流,具有含沙量量大,如阿克蘇河、和田河、葉爾羌河及克孜河等,尤其是推移質泥沙含量較大,多采用底欄柵式及分層式等多種一級泥沙處理設施,同時布設沖沙閘槽、曲線沉沙池和廂型沉沙池等二級泥沙設施處理泥沙,這些形式的防沙設施可起到積極的防沙作用[1]。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河道的引水比大幅度提高,甚至達到100%。由于上述沉沙設施截沙率有限、排沙耗水率較大,仍有部分泥沙進入灌溉渠道,造成渠道淤積,每年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清淤。因此,人們對二級泥沙處理設施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提高其截沙率及排沙耗水率。
圓中環(huán)沉沙排沙池(以下簡稱“圓中環(huán)”)是一種治理泥沙的新型技術設施,它首次應用于新疆呼圖壁阿葦灘渠首,重點解決了引水渠泥沙淤積問題,為石梯子鄉(xiāng)阿葦灘灌區(qū)農業(yè)用水提供保障。2006年運行至今,沉沙排沙效果良好[1-3]。
新疆呼圖壁阿葦灘“圓中環(huán)”設計引水流量2.00m3/s。它由進水渠、進水廊道、匯流槽、沖沙槽、倒錐底坡、中心出水環(huán)、溢流堰、沖沙廊道、環(huán)流閘、沖沙閘、出水渠等建筑物組成[1-3]。外徑為32m,內徑為30m,進水廊道2.00m×0.75m,縱坡i=2%,匯流槽寬1.00m,縱坡i=1%,沖沙槽寬3.00m,縱坡i=2.35%,倒錐底坡坡度12.7%~21.8%,中心出水環(huán)直徑D=2.00m,環(huán)流閘孔尺寸3.00m×0.75m,沖沙閘孔尺寸1.50m×1.50m。結構形式見圖1。
圖1 (a) 原型中心出水環(huán)不加高照片圖
圖1 (b) 0~180°剖面圖
圖1 (c) 270~90°剖面圖
“圓中環(huán)”的水工模型采用正態(tài)模型,按重力相似準則設計[4],即幾何相似、水流運動相似和泥沙運動相似。模型比尺[5-7]如下:
(1)幾何相似:
(2)水流重力相似條件:
(3)水流阻力相似條件:
(4)水流連續(xù)相似條件:
(5)水流挾沙相似條件:
(6)泥沙懸移相似條件:
(7)泥沙起動相似條件:
式中:λL-水平比尺;λH-垂直比尺;Lp-原型長度;Lm-模型長度;λV-流速比尺;λn-糙率比尺;λQ-流量比尺;λt-水流運動時間比尺;λS-含沙量比尺;λS*-水流挾沙力比尺;λγS-泥沙的重率比尺,λγS-γ-泥沙的相對重率比尺;λW-泥沙沉速比尺;λVc-泥沙起動流速比尺;λVf-泥沙揚動流速比尺。
根據(jù)試驗供水、場地等條件,為了保證“圓中環(huán)”清水流速分布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在清水模型設計中需保證幾何相似及水流運動相似。為了確保含沙量及顆粒粒徑測試結果的正確性,在泥沙模型設計中需滿足泥沙運動相似條件。模型沙選擇是泥沙模型設計中的一個關鍵問題,直接關系到泥沙模型能否正確模擬“圓中環(huán)”內水流泥沙運動?!皥A中環(huán)”內含沙量分布、沉沙粒徑分布、排沙過程及排沙耗水率測試采用懸移質模型設計。由于“圓中環(huán)”中的各級泥沙顆粒主要考慮沉降問題,所以在選擇懸沙粒徑比尺時,沉降相似是首要條件[6]。“圓中環(huán)”最大沉沙粒徑測試采用推移質模型設計。推移質模型設計按起動相似條件選沙,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選擇天然沙作為推移質,這樣可使水流運動和泥沙運動時間比尺達到統(tǒng)一,提高試驗精度[8]。因此,“圓中環(huán)”懸移質模型設計泥沙選擇天然粉沙,推移質模型設計泥沙選擇天然中礫沙?!皥A中環(huán)”模型比尺、水力要素比尺、泥沙比尺如下:
其中變率η=1,水流運動粘滯性系數(shù)比尺λV=1,λγS-γ=1。
為了滿足水流阻力相似,“圓中環(huán)”原型結構材料為鋼筋混凝土,一般糙率為(1.40~1.70)×10-2,糙率比尺λn=1.55,相應模型材料糙率應為(0.90~1.10)×10-2,聚氯乙烯板糙率為9.30×10-3,與鋼筋混凝土糙率基本一致,“圓中環(huán)”模型材料采用聚氯乙烯板。
在懸移質模型設計中,根據(jù)原型沙容重為2.65g/cm3,中值粒徑d50=0.68mm,原型沙中<0.28mm顆粒含量為11%,懸沙粒徑比尺。模型沙為天然粉沙,密度為2.62g/cm3,中值粒徑d50=0.15mm,粉沙中<7.50×10-2顆粒含量為14.60%。模型沙與原型沙粒徑級配基本一致。
在推移質模型設計中,根據(jù)“圓中環(huán)”原型進水渠中最大沉沙粒徑為130mm,推移質粒徑比尺λd=14。模型沙為天然中礫沙,最大粒徑為10mm,密度2.66g/cm3,中值粒徑d50=1.30mm。
“圓中環(huán)”水流阻力相似通過模型溢流堰上水深與原型堰上水深進行對比驗證,且均是在清水條件下測試堰上水深。模型試驗可以較好的保證清水條件,原型試驗只能選擇在相對清水條件下進行。為此,測試原型堰上水深時,依據(jù)呼圖壁河流泥沙季節(jié)性特點,避開引水含沙量較大的月份,選擇在當年9-10月份之間測試,該月引水含沙量較小,水流相對較清,同時減小“圓中環(huán)”內沉沙量對水流條件的影響,保證在“圓中環(huán)”排沙結束進入正常運行后進行測試,以滿足原型與模型測試水流條件基本相同。原型測試設計引水流量Q=2.00m3/s,模型流量Q=2.727L/s,水深測試選擇4個測試點,分別為“圓中環(huán)”0,90,180,270°方向所對應的堰上水深。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原型堰上水深與模型水深誤差均<5%,吻合較好,可見模型與原型水流阻力相似條件基本滿足要求。
表1 溢流堰上水深對比表
“圓中環(huán)”沉沙排沙相似的驗證通過原型和模型的沉沙形態(tài)、排沙過程、淤沙形態(tài)照片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皥A中環(huán)”排沙時首先打開沖沙閘,“圓中環(huán)”內水位下降,135~225°范圍沉沙量較大,沉沙形態(tài)相似,如圖2(a、b)所示。隨著水位不斷下降,水流均首先在90°及270°方向范圍沖沙逐漸推進至180°方向,將沉沙沖入沖沙槽并進入下游河道中,沖沙過程相似,如圖2(c、d)照片。沖沙結束后,沉沙基本排入下游河道,“圓中環(huán)”內僅有少量淤沙位于進水廊道前段頂部,這些淤沙基本不影響“圓中環(huán)”正常安全運行,淤沙形態(tài)相似,如圖2(e、f)照片。因此“圓中環(huán)”模型的沉沙形態(tài)、排沙過程、淤沙形態(tài)基本符合原型,說明模型在懸移質運動及泥沙沉降等方面與原型是基本相似的。
圖2 “圓中環(huán)”排沙時沉沙排沙形態(tài)圖
“圓中環(huán)”的水工模型采用正態(tài)模型,按重力相似準則設計,經(jīng)充分論證模型比尺和科學選沙,原型堰上水深與模型水深吻合較好,模型的沉沙形態(tài)、排沙過程、淤沙形態(tài)基本符合原型。試驗結果表明,模型與原型水流阻力相似條件基本滿足要求,模型在懸移質運動及泥沙沉降等方面與原型是基本相似的。
[1]張軍,侍克斌,高亞平,王進.圓中環(huán)沉沙排沙池渾水沉沙特性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4,30(13):86-93.
[2]張軍,侍克斌,高亞平,王進.圓中環(huán)沉沙排沙池流速分布規(guī)律研究[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5,35(3):34-36.
[3]張軍,侍克斌,高亞平,王進.中心出水環(huán)高對圓中環(huán)沉沙排沙池流速分布影響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4(10):113-115.
[4]劉寶星.圓中環(huán)沉沙排沙過濾池水工模型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分析[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yè)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