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巧珍+++朱++靚
[摘要]舞臺人物的化妝與造型是舞臺美的一部分。舞臺表演的成功主要取決于兩方面,一是演員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再者就是人物的化妝與造型。一個高雅精致的裝扮是對于藝術精神的致敬,是藝術創(chuàng)造者的心聲的體現(xiàn)。在舞臺表演的發(fā)展不斷進步的同時,舞臺的表演形式也在漸漸的豐富,而在表演形式的豐富的過程中,人物的化妝與造型的新突破就是舞臺靈魂的突破。
[關鍵詞]舞臺 化妝 造型 藝術效果
“眼波流轉,水秀輕揚,妖冶容顏恰似桃花,嫣然一笑,悄然退場”。這便是越劇舞臺表演的成功寫照,流轉的眼波,莞爾一笑,輕揚的水袖,這些除了與演員的基本功有關外,化妝與造型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好的化妝可以讓演員的情感更易流露,可以使表演更加的傳神,好的舞臺造型可以讓觀眾的視覺與心理都在不同程度上首先就接受了故事的情節(jié)。
一、舞臺人物化妝與人物造型的重要性
(一)加強人物表演的準確性,增強舞臺表現(xiàn)力。舞臺表演的情節(jié)的推動只有靠人物來進行,即使再美麗、逼真的布景也不能與電影的實景之傳神相比,在舞臺表演中,人物的表演效果與化妝和造型的關系非常大,精致的造型與化妝能加強演員表演的準確性,造型與化妝可以對觀眾暗示許多細節(jié),比如造型可以暗示人物的身份、職業(yè)、時代、民族等,妝容則可以暗示人物的年齡、個性等,再加之和諧的舞臺布景,這對于舞臺角色的成功的刻畫有很大的好處。舞臺表現(xiàn)力的作用就是能將觀眾帶人情境,以越劇《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為例,表演藝術刻畫的林黛玉在一顰一笑間,就將黛玉的憂傷與嫵媚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越劇的化妝有它的獨到之處,將年輕女性的膚色顯得紅潤、白凈,這才使林黛玉可以天生麗質,顧盼生情,再加上越劇考究的發(fā)飾、華麗的服裝,讓活脫脫的戲中人物就站在觀眾的面前了,還沒有開口,就可以叫好聲一片。這就是舞臺表現(xiàn)力的強大的效果。
(二)彌補演員的形象缺陷,減少舞臺距離感。演員角色的確定大多是表演能力的確定,長相的神似只是一小部分,其他的就要交給造型設計師。當演員的外形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時,化妝和造型設計就可以彌補缺陷,再以越劇《紅樓夢》為例,黛玉的扮演者不一定相貌一定好過紫鵑的扮演者,但是經過化妝與造型的補充,黛玉的氣質就不再是紫鵑能效仿的。舞臺的表演過程中有很多元素的融入,包括舞臺構造、燈光布景等,在偌大的舞臺上,布景的和諧和絢麗將人物會或多或少的弱化,這也需要形象的設計上來彌補,減少觀眾對于舞臺產生的距離感。
(三)帶動觀眾進入情境,將表演的效果盡量擴大。在演員進行表演時,符合角色的化妝和造型能推動演員人戲,讓演員身臨其境。戲我難分,在演員達到這樣的境界的同時,觀眾的情緒也被演員造型的逼真所感動,很快進入舞臺情境。而且,由于一個角色不可能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同一人來演,這就難免會產生先人為主的不良影響,所以惟妙惟肖的化妝就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例如,人們看慣了王文娟的黛玉,難免無法再接受新的形象的介入,但是王志萍的黛玉在精心的化妝的烘托下依然是受觀眾歡迎的,同樣是唯美的腔調,同樣的悠揚器樂,兩代表演藝術家卻得到了一樣的肯定,只因二者皆可以深入人心,甚至有人認為王志萍的黛玉更加入木三分,除了王志萍唱腔的唯美之外,再就是化妝和造型的魅力了。
二、舞臺人物的化妝與造型的發(fā)展
如今的舞臺表演已經在藝術界得到了充分的重視,而且化妝與造型的作用也在增強,好的演員加上好的素材,再加上好的化妝技術和好的造型設計,這樣才會真正的成全一場深入人心的舞臺表演。社會在發(fā)展,就如同衣服的潮流一樣,審美的標準也在不斷地變化著,在舞臺形象的主旨不變的情況下,化妝和造型也應該緊貼時代,具備一些新的特征,才能使人物的塑造更加的成功。
(一)綜合化。在藝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更新中,社會對于藝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藝術已經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fā)展,無論是戲劇還是音樂劇,舞臺表演已經形成了更多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在藝術綜合化的影響中,舞臺人物的化妝和造型也要發(fā)生相應的改變與創(chuàng)新,將更綜合的、更完整的藝術展現(xiàn)給觀眾。近些年的后現(xiàn)代造型與化妝藝術的融入將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在近期的音樂劇,比如眾所周知的《雨中曲》、《獅子王》中,大部分的化妝和造型都是后現(xiàn)代化的,對歷史的致敬和對探索的向往被造型師結合得越發(fā)完美。綜合化的舞臺化妝和造型藝術是當下的的一個主流的趨勢,但是,這不代表舞臺藝術就可以容納爛俗的、空洞的東西來代替藝術的靈魂,舞臺化妝和造型的改變對于舞臺藝術來講只是改良,并非革命。
(二)標簽化?,F(xiàn)今這個時代是追逐個性化的時代,個性的張揚無處不在,似乎沒有個性就如同沒有生命。所以在舞臺的化妝和造型中個性也在循序漸進的凸顯,在個性的塑造中服飾的風格與發(fā)型等都在有意無意的營造并不突兀的共性,這樣的標簽在給觀眾以深刻的印象,并且將作品的創(chuàng)造者銘記在心的同時,也會產生不一樣的心靈震撼。但是這種震撼和戲曲的分類還是不能相提并論的,沒有門派,沒有嚴格的界限,就像黃梅戲不能畫京劇的臉譜一樣,這些所謂的個性的東西還是可以相互借鑒的,只是,在不斷的借鑒與成長中,現(xiàn)代的舞臺藝術會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的東西。
(三)不失本心的千變萬化。好的作品經常會被一再拿出來做文章,想在變化中尋求新的亮點,好的電視劇劇本經常會翻拍,好的舞臺表演也會經歷著多次的重新演繹。新的演繹不會是為了模仿,目的一定是在于創(chuàng)新,就像《白毛女》這樣的歌劇也被重新搬上了舞臺,越劇《紅樓夢》也在新一代導演的倡導中拍出了青春版的。這些變化后的作品加入了不一樣的元素,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對于原創(chuàng)的尊重卻處處可見。就像如上面所提到的《白毛女》和《紅樓夢》,在化妝與造型中都加入了新的元素和新的氣息,但是沒有半點對于原作的顛覆。
三、舞臺人物化妝與造型的改進方向
(一)將整體構思和事實作為前提。在舞臺人物的化妝與造型新元素的融入的過程,不是看似無傷大雅就可以,不是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作就可以,一定要在創(chuàng)新之前對于劇本、腳本進行認真的探究,切合實際的感受創(chuàng)新的東西會不會畫蛇添足。化妝師、造型師要將自己想創(chuàng)新的東西與導演、編導交流,了解任務的現(xiàn)實形象,再定奪是否要變化,不能一味地追求視覺的美麗,就比如說漢朝的泣妝,泣妝是丑的,但是任何一個舞臺表演都不能將其改變,就像歷史無法被改變一樣。人物的性格等特征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予以升華,讓舞臺藝術更接近藝術的最高境界——生命感的體現(xiàn)。
(二)人物的靈魂要在新的演繹中被更加重視。重新演繹的舞臺藝術中劇目成功的和失敗的各占一半,重新演繹看似很簡單,有一點新的想法,并且外界條件允許就可以在化妝和造型上的創(chuàng)新中得到新的作品。但是之所以有不成功的作品,是因為改變的裝束中與靈魂的表達沒有任何關系。舞臺藝術的人物也是有靈魂的,人物的意義極其重要的,比如英國安德魯?shù)暮呈榔孀鳌敦垺?,這樣的音樂劇的人物的意義和作品本身的靈魂都是無法替代的,如果要翻拍,就需要以化妝和造型來增添更多的創(chuàng)新,但是卻無從下手,不能簡單的使之呼之欲出,所以《貓》至今也未被翻拍。舞臺藝術都是有靈魂的,每個人物的存在都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角色的突破就是人物意義的體現(xiàn),所以舞臺人物化妝與造型的改進方向就是能更加細致入微的在將人物的意義凸顯出來,化妝與造型創(chuàng)新要讓人物越來越有靈魂,這樣才是對原作的致敬。
在時代的腳步變遷之中,舞臺人物對化妝與造型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精致的妝容和完美的造型之外,在時代元素的融入與舞臺布景的不斷更新的過程中還要增加一些個性化的設計,進而將更廣泛的藝術,比如繪畫、攝影等融入化妝,將建筑美等融人造型,將服裝設計理念和色彩搭配藝術融入服飾。演員的形象設計除了符合美學標準之外還要符合心理學等學問,所以,舞臺人物的化妝師與造型師要多學習,多借鑒,多思考,厚積薄發(fā),在舞臺人物的化妝與造型塑造中展現(xiàn)藝術的無限魅力。
(責任編輯 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