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非
恒能量
文/明非
寫人物稿之前,我會打開電腦先上某寶,嘩啦嘩啦塞滿購物車,還沒付款,突然就想好好寫稿了。寫稿是件莊重的事,莊重之前,先在第一需求上自我娛樂一下。
為什么寫稿是件莊重的事呢?因為采訪對象把一生的故事都講給你聽,任你取舍轉(zhuǎn)述予人,你不莊重對待,內(nèi)心何安?
做莊重的事,難免緊張。電話采訪孫恒的時候,我就緊張了,因為看不到表情。我找了安靜的亭子,采訪一半,突然降雨,有點發(fā)燙的手機顫抖了一下,雷聲震耳,萬一中招,當(dāng)真是倒在了采訪線上。現(xiàn)下紙媒灰頭土臉,真說不準(zhǔn)哪一次就是最后的采訪呢。
孫恒的聲音很好聽,這讓我稍有放松。他是歌手,流浪的那種,骨子里卻像高曉松,不能安分做同桌的你,更喜歡帶勁兒的生活。1988年時,他放棄教師的穩(wěn)妥,跑出去看世界,做過搬運工、推銷員,給打工的兄弟們寫歌,創(chuàng)辦打工春晚,成立了“工人大學(xué)”,打造了全國首家打工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他敢言,喜歡魯迅,和崔永元是朋友,為打工兄弟免費培訓(xùn)的同時,沒忘自己的音樂夢想。人物立體,故事豐富。可惜當(dāng)時,我無法面對面采訪,手機這玩意局限了對話的延展。
很多人有跟我一樣的困惑,孫恒是怎樣從一星期靠10塊錢果腹的流浪歌手,變成這么多公益項目的創(chuàng)辦人。這背后的復(fù)雜和艱辛不足向未曾蒙面的記者詳細(xì)道來。好吧,下一次,我要與你北京見。
有遺憾,便念念不忘,回過頭猛刷孫恒的朋友圈,覺得這個充滿恒能量的人贊爆了,立馬被圈粉。他為工人大學(xué)食堂、新工人劇場改造發(fā)起眾籌,在北京各處尋找地點設(shè)置同心互惠衣物捐贈箱,發(fā)文章關(guān)注社保、強拆、討薪,每天每刻,他在朋友圈曬的都讓你緊張并汗顏。他不再流浪,而是將能量持之以恒地釋放到流浪在城市中的新工人身上。
關(guān)注底層,關(guān)注當(dāng)代工人,孫恒的踐行比我的敘述有力量得多。他做的事有些看似不可能,有些則明知不能帶來太大改變,卻一意為之。還好他沒放棄,才讓那么多有資源有情懷的人在民間公益組織釋放他們的能量。
正能量鼓舞我們前行,恒能量才是我們矢志不移奔向遠(yuǎn)方的動力,所謂不改初心,便是如此了。在浮躁喧囂中,很多人選擇100米或800米的短程,以爆發(fā)力和速度取勝,孫恒跑著跑著卻跑成了馬拉松。
(詳見本刊2015年8月A版《工人大學(xué):前世與今生》)
你今年的收入怎么樣?
◆還好。
今年最讓你興奮的事是什么?
◆我的個人首張敘事民謠專輯《我的吉他會唱歌》即將出版。
見刊后,你的生活有波瀾嗎?
◆沒有。
你今年讀了幾本書,哪方面的?
◆《李白傳》和《杜甫傳》,還有張承志的《心靈史》和呂途的新書《新工人——文化與命運》
你對明年有什么特殊心愿?
◆希望我們能夠開辦更多的同心互惠商店,讓更多的工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