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泱
結扎手術并不復雜,作為一種有效的絕育手段,它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有實施。但印度實施此類手術時居然出現(xiàn)很多傷亡,仍讓人震驚。但更讓人驚訝的是,印度的男性往往不主動去承擔手術風險,而這些被丈夫勸上結扎手術臺的女性,也許僅僅是為了給丈夫或者婆婆贏取一臺食品攪拌器,或是為了一臺摩托車,亦或是一次免費的旅行。
2014年11月8日,印度醫(yī)生古普塔在切蒂斯格爾邦比拉斯布爾城外的流動診所里,為83名32歲以下的貧困農村婦女施行了絕育手術,總共花了5小時,平均每例手術不到4分鐘。
多名印度醫(yī)生表示,按照規(guī)定,每名醫(yī)生每天最多施行30例絕育手術,每例手術至少需要15分鐘。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某些醫(yī)生在一天可施行多達90例絕育手術,這樣一來便很難保障手術室的必要衛(wèi)生條件。
當?shù)鼐秸f,古普塔的手術室在此前已被廢棄一年,顯得很臟,房間里甚至還有蜘蛛網(wǎng)。按規(guī)定每名醫(yī)生絕不能使用同一套設備連續(xù)做10例絕育手術,古普塔卻做了83例。由于手術頻繁進行,護士甚至來不及更換手術臺上的染血床單。
盡管條件簡陋,這83名婦女還是集體接受了手術。為鼓勵女性絕育,印度政府不僅在每年10月到次年2月發(fā)起為女性實施免費絕育手術的活動,還會特別給予10~20美元的一次性獎勵,這相當于印度國內貧困人口的平均周薪。
術后,這83名婦女被送回家中,但很多人隨即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被緊急送醫(yī)。截至11月15日上午,已有13名婦女喪生,另有20多人病危。這些女性死亡的原因估計是血液中毒或者失血性休克。經(jīng)推測,可能是手術設備生銹和使用假藥造成悲劇發(fā)生。
諷刺的是,為83名女性進行手術的正是“政府運營”的診所。切蒂斯格爾邦一名衛(wèi)生官員向印度新德里電視臺披露,印度政府為了推廣絕育,對每個絕育點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數(shù)量要求,每個手術團隊每天要做40例手術,而他所在團隊的目標數(shù)量是80例。
目前,經(jīng)切蒂斯格爾邦衛(wèi)生部門證實,這83名婦女每人拿到10美元的獎勵,而每名死者家屬將得到6600美元賠償。
除了直接獎勵現(xiàn)金,印度拉賈斯坦邦的衛(wèi)生部門還出了“高招”,把進行絕育手術變成了“秒殺”小汽車。2011年7月,拉賈斯坦邦衛(wèi)生部門宣布,第一個自愿做絕育手術者將被獎勵一輛印度產的世界最廉價的塔塔轎車,緊隨其后的志愿者可以獲得數(shù)量有限的摩托車、彩電、食品攪拌器等獎品。無緣這些獎品的后來者每人都能拿到1000盧比(約145元人民幣)的獎金。同時,這些獎勵政策并不僅僅局限在拉賈斯坦邦,而是對全體印度人都有效。
為了不引起民眾的不滿,同時也能切實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印度一些邦政府在號召人們節(jié)育上也算是各出奇招。有些邦表示,會限制超過兩個孩子的家庭在大城市買房以及扣除他們的政府補助。有些邦規(guī)定,公務員夫妻禁止生第三個孩子,超生的孩子不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項福利待遇。
在2001年印度的人口普查中,安得拉邦是印度人口的第五大邦。為此,安得拉邦前首席部長奈杜曾推出一系列鼓勵少生育的措施:擁有1~2個孩子的貧困家庭可以在貸款、住房、土地使用等方面享有優(yōu)先權;邦政府在進行過絕育手術的人中進行抽獎,獲獎者不僅可獲得相當于220美元的可觀現(xiàn)金獎勵,還可以免費前往邦首府旅游,首席部長將親自接見。
(雅雅摘自《今日女報》201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