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華
2014年10月15日上午,江西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免去李安澤江西省發(fā)改委主任職務,這是江西官場地震以來,落馬的又一個“瓷器貪官”。之所以說他是瓷器貪官,是因為他和之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安眾、副省長姚木根等人有著共同之處,他們都和瓷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為瓷器而飛黃騰達,也因為瓷器而墜落深淵。
而這一幫高官之所以與瓷器結緣,卻是因為一個名叫“于姐”的女人。
精美瓷器,激發(fā)靈感
2007年,時任中央黨校副校長的蘇榮調任江西,擔任江西省委書記。陪伴他赴任的,還有他的夫人于麗芳。于麗芳和蘇榮結婚前,在一家雜志社擔任編輯、記者?;楹?,于麗芳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和自己省委書記夫人頭銜匹配的愛好,能讓她自由行走在達官顯貴之間而受人矚目。陪同蘇榮上任的頭一個月,于麗芳就和蘇榮來到瓷都景德鎮(zhèn)視察。就是這次景德鎮(zhèn)之行,讓于麗芳產生了伴隨后半生的瓷器情結。
那是2007年7月,中國景德鎮(zhèn)瓷器活動周開幕,地方官員陪同于麗芳來到活動現場觀看一位中國著名的工藝美術大師演示瓷畫。一開始,工藝大師就向于麗芳發(fā)出邀請,說希望能與她聯合創(chuàng)作一幅蘭梅圖。于是兩人商定,于麗芳先畫,畫完再由工藝大師補成。
在簡單交流后,于麗芳起筆,簡單畫了幾筆蘭花葉子,就由工藝大師接手,一幅婀娜多姿的蘭梅圖在素胚盤上躍然而出,并落了款。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最后這幅作品,竟被一個瓷器愛好者以高價拍得。
于麗芳沒想到,自己寥寥幾筆,竟賣出如此高價,拍賣現場這震撼的一幕,在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于麗芳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奮斗的方向,她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和制作瓷器上面,成為一代大師。
然而,于麗芳哪里想得到,她和工藝大師的瓷器能拍得高價,其實都是官員一手策劃的。那個拍得瓷器的人,是有求于官員的開發(fā)商。而這個官員因為會“辦事”,也被于麗芳牢記在心里。
此后,于麗芳開始研究瓷器,繪制瓷器。但是,她的功底一般,繪制出來的瓷器品相平平,離工藝大師的技藝相差太遠。
當地官員在得知于麗芳的苦惱后,特意在景德鎮(zhèn)找了一個知名窯口,并安排了幾個陶藝家陪同于麗芳作畫,他提出“只有在一種繪畫的氣氛中,在好的窯口中,才能創(chuàng)作出極佳的作品?!庇邴惙夹念I神會,干脆來到景德鎮(zhèn)這個窯口邊住了下來,美其名曰拜師學藝。
也就是在景德鎮(zhèn)住的這半年里,出自于麗芳手下的瓷器工藝大漲。其實,這些作品,都是于麗芳與景德鎮(zhèn)的工藝大師們聯合作畫,往往等大師們作完畫后,于麗芳添上寥寥幾筆,就署上自己的名字,公開出售了。而這些瓷器因為沾上了省委書記夫人的寶氣,竟然成了各種官員競相收藏的寶貝,身價倍增。而一手捧紅于麗芳的這位景德鎮(zhèn)官員,也成了于麗芳眼中的紅人,在她的操作下,這位官員從副處級到處級再到正廳級,只用了四年的時間。
瓷器雅賄,升官發(fā)財
自從愛上瓷器后,于麗芳就一發(fā)而不可收。但是,她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作品其實都是他人“代工”的,她根本就做不出一流的作品。但這些不是問題,只要有人捧她就行。為了巴結于麗芳,景德鎮(zhèn)一位官員竟然推薦于麗芳當上了一個陶瓷協會的名譽會長。
這個名譽會長,為于麗芳接觸瓷器世界打開了通路。而為了讓自己有個合法的身份,于麗芳還將他人代工的作品參加陶瓷展,并讓相關研究機構刊發(fā)她對陶瓷的研究。一個陶瓷研究所主辦的刊物就在“名家風采”專欄,發(fā)文吹捧于麗芳個人在陶瓷上的成就。另外一家雜志也刊文對于麗芳不吝贊美之辭。經過一系列操作,于麗芳躋身于諸多中國陶瓷美術大師之列。
而當地的一位高官見于麗芳癡迷瓷器,由此也設計了一條升官之道,他還特意將一個博物館的幾件國寶級瓷器“借”了出來,然后送給于麗芳把玩。
有了這幾件國寶級的瓷器,于麗芳每天都精神飽滿地對它們進行擦拭和欣賞,然后對照著臨摹制作。后來,于麗芳暗中制作了幾件贗品偷梁換柱,將這些真正的國寶級瓷器變成了自己的個人藏品。而這位官員也在于麗芳的操作下步步高升,從處級干部到省部級官員,僅僅只用了五年時間!
后來于麗芳把身心全放在收藏瓷器上面,玩得越來越出格。官場上開始傳揚,誰能送于麗芳好瓷器,她就能升誰的官。在蘇榮主政江西期間,景德鎮(zhèn)的經濟發(fā)展常年落后,官員仕途卻順風順水,多個領導相繼赴省里或者省會工作,提拔速度之快,讓其他地方的官員瞠目結舌。
于是,景德鎮(zhèn)開始流傳這么一個段子:要拜訪高官,不用帶煙酒滋補品,抱著瓷器直接敲門就能行得通。用景德鎮(zhèn)的陶瓷“雅賄”,在江西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這也使得一些特級大師的作品價格水漲船高。
抱著瓷器來于麗芳住處“交流”經驗的官員絡繹不絕。于麗芳的愛好在坊間傳開后,被一些企業(yè)家記在心上,其中一個人,就是江西開發(fā)房地產的開發(fā)商蘇年春(化名)。
蘇年春是浙江人,來江西創(chuàng)業(yè),自感艱難,一直在尋找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樹。如今,他發(fā)現省委書記夫人愛好瓷器,便打定了主意,以瓷器攻其心,將她拿下。
蘇年春先是高薪聘請了一位陶藝師傅,給他惡補有關瓷器的知識。然后,在這位師傅的指導下,在全國尋找品相好的瓷器,并將一件他在北京的潘家園古玩市場淘到的一件價值不菲的宋代筆洗送給了于麗芳做見面禮。
貪贓枉法,紛紛落網
貪欲之門一開,便勢如洪水而不可遏制。從蘇年春身上,于麗芳看到了商人的大方,并樂意和這些商人打交道。一些商人為了討好于麗芳,紛紛上門送瓷器。而于麗芳對一般工藝大師的作品還看不上眼,即使是國家一級工藝大師,還得看是什么樣的作品。于麗芳家里的瓷器越來越多,而蘇年春見于麗芳家中實在無法放瓷器了,干脆在南昌買下一棟樓送給于麗芳,建成一座小型的瓷器博物館。有了這么大一棟樓,一些官員甚至動用貨車,將一些大型的陶瓷藝術品送給于麗芳。
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于麗芳接受了蘇年春的好處,便開始利用人脈關系為蘇年春牟利。有一年,蘇年春為了得到一個老校區(qū)300余畝土地,就找到于麗芳幫忙。于麗芳讓她扶持起來的親信安排,擅自通過權力,中止了拍賣程序,并以每畝70萬元的價格出讓給蘇年春的公司。而當時該地段土地的成交價大約為每畝360萬元,這一出讓導致國家損失10多億。蘇年春僅憑這一項交易,就獲利10億元。
而對其他送瓷器的企業(yè)家,于麗芳也是有求必應。于麗芳在江西實際上扮演了蘇榮“代理人”的角色,她不僅可以親自插手土地買賣和工程建設,還參與賣官,從中收取巨額賄賂,儼然成了“代理省委書記”。于麗芳成了這群官員和商人的大姐大,他們都尊稱于麗芳為“于姐”。
2013年7月,中央第八巡視組在江西巡視時,一位江西官員開始向巡視組反應蘇榮的妻子于麗芳在江西一手遮天的問題。于麗芳的問題,將其丈夫蘇榮牽扯出來。中紀委開始對蘇榮進行秘密調查,并采取措施,將其調到中央任職,避免其干涉執(zhí)法。在將蘇榮和于麗芳身邊的黨羽清理得差不多后,2014年6月14日,中紀委將蘇榮雙規(guī),通報江西原省委書記蘇榮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于麗芳同時也被立案調查。
(司志政摘自《知音·海外版》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