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凌林
(貴州省貴定縣水利局,貴州 貴定 551300)
對貴定縣山洪災害防治的探索與思考
宋凌林
(貴州省貴定縣水利局,貴州 貴定 551300)
闡述了貴定縣最近幾年的山洪災害防治總體情況,分析了山洪災害的主要原因是暴雨和人為破壞環(huán)境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對防治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相應的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通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建立縣級監(jiān)測預警平臺;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加固等措施對山洪災害進行預防和治理。
山洪災害;成因特點;防御治理
貴定縣位于貴州省中部,屬黔中山原淺切割低、中山和丘陵地形,喀斯特地貌。地形為中西高、南北低,中部呈向南、北延伸沖擊槽谷。境內河流流域都處于東西季風氣候區(qū),受季風影響,雨水量充沛,屬多雨、多暴雨中心區(qū)。因此,在河流上游無論什么地區(qū)發(fā)生降暴雨情況,都會導致山洪暴發(fā),河岸水猛漲,造成不同程度的洪災。又因流域內河床比降大,地表水系發(fā)育、支流多、塘庫少,蓄洪能力差,山洪易暴發(fā),匯流快,河水易漲易落等暴雨洪水特點。根據洪水調查,至有歷史記載以來就有6次較大的洪水災害發(fā)生。1980年8月11日城關鎮(zhèn)大暴雨為150 mm以上,淹沒兩岸農田5 620畝,沖毀房屋62棟160間沖毀公路7公里,損壞水庫1座引水工程109處,死亡6人。1996年7月1日西門河山洪暴發(fā),全縣19個鄉(xiāng)鎮(zhèn)102個村3149人受災,死亡6人,損壞房屋182間,倒塌房屋201間,受災面積11.161萬畝。1999年6-7月,局地最大降雨量190.4 mm,西門河城區(qū)兩岸水淹0.6~1.5 m深。全縣217 706人受災,損壞房屋6 370間,倒塌房屋1897間,損壞水文測站1個,沖毀橋涵25座,鐵路中斷1條次2小時,公路中斷10條次。2003年7月20日部分鄉(xiāng)鎮(zhèn)受災,死亡1人,倒塌房屋150間,損壞房屋312間,洪災共造成全縣經濟損失775萬元。2004年5月29日全縣普遍受災,沖垮溝渠95處12 140 m,河堤36處330 m,倒塌民房20間,因災死亡1人,造成經濟損失980萬元。2007年7月26日全縣受災人口8.84萬人,倒塌房屋200間,水毀工程463處,毀壞公路路基11.6 km,洪災共造成全縣經濟損失1 984萬元。
由于貴定縣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發(fā)生強降雨時極可能在山區(qū)引發(fā)溪河洪水和誘發(fā)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災害現象,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損失,因此研究貴定縣山洪災害情況,制定和實施相應的防治對策,成為了擺在人們面前的迫切任務。
山洪是指發(fā)生在山區(qū)溪溝、小河的突發(fā)性洪水,面積一般在100 km2以內,由短歷時<6 h高強度的暴雨形成,雨區(qū)也有大范圍的,但多數是局地的。由于山區(qū)地面和河床的坡降比較陡,落差較大,降雨特別是強降雨后產流和匯流都比較快,形成急劇漲落的洪峰。所有山洪形成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具有突發(fā)性,水量集中,流速大,洪水暴漲暴落,歷時短暫,一般在1 d以內,洪峰持續(xù)不足1 h,可淹沒河谷灘地,沖刷力極強,水打沙壅,具有很大破壞性,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難預測。山洪災害一般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溪河洪水是由于局部區(qū)域歷時短強降雨而形成,在特定的地貌、地質情況下,洪水不斷的下滑,很容易導致災害的產生,給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不利。
滑坡指的是斜坡上面的土體或是巖體,由于河流沖刷等因素,再加上重力的作用,發(fā)生整體或者是分散地順坡往下滑動的自然現象,也被稱之為走山、跨山等。
泥石流一般發(fā)生在地勢比較險峻的地區(qū),由于暴雨、暴雪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而導致的山體滑坡同時帶有著非常多的泥沙與石塊。
貴定縣歷史上大范圍的重大災害性洪水發(fā)生,幾乎由暴雨所造成。暴雨洪水的特點決定于暴雨量的大小,也受流域下墊面條件的制約。如縣區(qū)東北部其次是西南部,暴雨多發(fā)生在夏季縣區(qū)、西北部,常出現強度大的陣發(fā)性暴雨,易造成、誘發(fā)局地山洪災害突發(fā)和水土流失。
山洪災害不僅僅是自然的惡作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類自己造成的。人與洪水爭地、縮小了行洪道。因而加重了洪澇災害的程度,再是森林植被的破壞,隨著人口和國民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對木材的需求量也同步增長。全縣森林覆蓋率逐年下降、草山、草坡也大為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形成了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類型災害。人與洪水爭地帶來的影響,洪澇雖起因于自然,但成為災害并很大程度上是人為的結果。人口成倍增長,人們的生存空間與洪水爭地影響河道暢通,加劇了洪水災害。
山洪災害防防御治理經費投入不足,除部分中小河流外,大部分溪流河谷均未進行治理。防洪工程標準不高,以致防洪投入難以發(fā)揮應有的效益。已建成的山洪災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由于缺乏運行管理經費及管理技術人員,運行困難。
貴定縣有關部門針對山洪災害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效,但貴定縣山洪災害數量多、分布廣、危害性大,受山洪災害威脅的鄉(xiāng)鎮(zhèn)、居民點,山洪災害的前期工作和治理投入與實際需求相差很大,尤其是溪河洪水災害的調查與治理工作,絕大多數小溪河的洪水沒有觀測資料,無法進行深入的調查與分析,對溪河洪水的防治主要在縣城和集鎮(zhèn),一般鄉(xiāng)鎮(zhèn)的居民點基本上沒有進行防洪、防地質災害規(guī)劃,更談不上治理。山洪災害的不斷發(fā)生與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直接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只有通過提高防治的標準、改變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加強山區(qū)民眾的災害防治意識,才能降低山洪災害出現的頻率、減輕災害的損失。
全縣的20個鄉(xiāng)鎮(zhèn)、95個村和25條小流域,其中受山洪災害威脅的有20個鄉(xiāng)鎮(zhèn)、46個村和19條小流域,防治區(qū)面積582 km2,防治區(qū)人口17.4萬人,分別占全縣國土面積和人口的36.0%和59.0%;危險區(qū)面積243 km2,占縣國土面積的15%,占防治區(qū)面積的42%,受山洪災害威脅人口10.2萬人。
建設覆蓋防治區(qū)的的雨水情監(jiān)測站點。貴定縣建設了覆蓋20個鄉(xiāng)鎮(zhèn)防治區(qū)的聲光雨量站165處、簡易水位站11個、自動雨量站12個、自動水位雨量站2個、圖像視頻監(jiān)控點5個。
建立縣級監(jiān)測預警平臺。逐步建立完善雨情、水情、汛情監(jiān)測預警體系,實現對汛情的有效監(jiān)控和山洪災害的及時預警。平臺可以對山區(qū)洪水災害實施階段性監(jiān)測預警,以便針對汛情及時做好山洪災害防御搶險工作,通過該平臺,在第一時間就可以掌握全縣雨量水位監(jiān)測站雨情、汛情,在第一時間同步傳輸到縣、鄉(xiāng)、村三級防汛負責人的手機上,為科學防汛,及時搶險措施第一手的決策依據,有效提高防汛科技水平和各級組織機構應急指揮能力。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現全縣已成立鄉(xiāng)鎮(zhèn)及村級防汛抗旱指揮中心,逐步完善各級防汛責任制,行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并逐級簽訂責任書。
建立群測群防體系,落實基層責任制和運行管理相關制度。全縣共安裝鄉(xiāng)村級無限預警廣播42臺,配置群測群防手搖報警器60套,喊話器,電筒和鑼115套。每套設備都由經過培訓的鄉(xiāng)(鎮(zhèn))村人員進行管理,并建立相應的運行管理制度。
通過舉行山洪災害應急演練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干部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對山洪發(fā)生時的情形有了親身感受,防汛工作人員和搶險救災人員熟悉了山洪災害搶險救災要領和群眾轉移避險流程,提高了搶險救災應急處置能力(見圖1)。
圖1 群測群防預警流程圖
加大山洪溝治理的力度,嚴格的根據水利部與貴州省水利廳的安排進行部署,貴定縣正在落實定東河與枧山河山洪溝治理工程各項前期工作,全方位的進行全縣山洪溝的治理工作,促進防洪抗災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加大對于中小河流治理的力度,盡快的進行防洪工程體系的建立,在保證防洪安全有效的基礎之下,最大限度的利用洪水資源,從而達到防汛、抗旱、生態(tài)、環(huán)境。目前貴定縣已實施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5處,正在規(guī)劃治理的有24處。
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有利時機,加大對病險庫及病險山塘的治理力度,近年貴定縣共治理病險水庫8座,整治病險山塘6座,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水庫防洪減災的重要作用。
全面認真仔細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對易發(fā)山洪災害地區(qū)水土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的原則治理,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主要為:修筑攔山溝、排水溝、蓄水池、攔洪山塘、進行植樹種草等方式。貴定縣通過多年的治理,效果顯著,有效地減少水庫、山塘、蓄水池的泥沙攝入量,減少對河岸的沖刷破壞,減輕山洪、干旱等災害的發(fā)生,改善了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業(yè)生產基礎條件。
通過山洪災害防治任務的開展,提高全民防災避災意識等非工程措施為主的建設,同時加大山洪溝、中小河流、山塘水庫、建設和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等工程措施,有效防御山洪災害,改變山洪災害日趨嚴重的局面,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貴州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貴州省水旱災害.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2]劉樹坤.中國水旱災害防治實用手冊.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
[3]貴州省黔南州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貴定縣2011年度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實施方案.2011.
P426.616
B
1004-1184(2015)04-0252-02
2015-04-01
宋凌林(1969-),男,貴州貴定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防汛抗旱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