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
近讀《禮物:創(chuàng)新精神如何改變世界》,其中提到:“藝術品是禮物,而不是商品;或者更準確地說,藝術品同時存在于兩種經(jīng)濟中,即市場經(jīng)濟和禮物經(jīng)濟。只有一個經(jīng)濟是必要的:藝術品離開了市場也可以繼續(xù)存在,但是沒有禮物就沒有了藝術?!?/p>
按照劉易斯·海德——這位被美國列入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的說法,藝術品如果離開了作為“禮物”的存在,即使放到了市場中,那都不能算作藝術,而是一種商品。藝術不僅是個人興趣的體現(xiàn),也是自我的能力和天賦得以完美的發(fā)揮。
對于這樣的觀點,我一直表示懷疑。在商品社會中,藝術和藝術家是無法離開市場的,那是他們得以生存的條件。如果這樣,藝術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不能稱作真正的藝術上創(chuàng)作了,只能是商品。但在看完《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之后,我才有所醒悟,藝術如果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我表達,那么摩西奶奶的繪畫作品,就是送給我們的最好、最樸實、最美的禮物,而這份“禮物”的精神也得以傳遞和延續(xù)。
摩西奶奶是一個擁有著童話般故事的人物。她的一生也經(jīng)歷了所有女性所經(jīng)歷的一切。從年少家貧做女傭、為人妻、為人母,然后有了屬于自己的農(nóng)莊,撫育孩子們長大,最親密的伴侶離開了她……直到76歲,這時,她已經(jīng)過完了人生的大半時光。人生有多少時間可以擁有,何況76歲已經(jīng)是人生的古稀之年,但是她卻沒有停下追趕時間的腳步,開始尋找自己老年時的樂趣。
摩西奶奶從76歲才開始學習繪畫。這個年齡,正是許多的中國老人期待安享晚年、子孫滿堂、天倫之樂的最佳時期;然而,這位美國老太太卻別開生面,她“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重拾取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并一發(fā)不可收拾,她的藝術天分卻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激發(fā)。
一個老年畫家,從赤貧到暴富,這抓住了多少人有關傳奇的想象力。1953年,她登上了美國《時代》雜志的封面;1960年,美國《生活》雜志派出了知名攝影師康奈爾·卡帕,為這位老來成名的畫家100歲的生日制作了封面故事……諸如此類,她的故事成為新聞界的神話越傳越遠,幸福和成名的光圈幸運地環(huán)繞在她的周圍。
摒棄外在所有的榮譽,摩西奶奶的繪畫作品,也散發(fā)出一種經(jīng)歷人生之后的感悟。沒有過多的修飾,也不為時代藝術潮流和思想所左右。她透過觀察這個繽紛世界的雙眼,只注重內(nèi)心最真實的表達,正如她自己所說的,“繪畫之初,我未幻想過成功,當成功的機遇撞上了我,我也依然過著繪畫的平靜生活”。她只是在尋找她的愛好,想把平淡的生活扎實地延續(xù)下去,內(nèi)心的情感也希望在畫筆和多樣的色彩中得以描繪。
摩西奶奶的每幅畫作都是一個童話。童話中的世界,在現(xiàn)實中也許無法尋覓,但是在繪畫中卻可以充分表現(xiàn)。她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意見,只隨心所欲地畫著她的畫,用童話的色彩來彌補和慰藉這個物欲橫流、內(nèi)心早已千瘡百孔的社會,用童話般的心告訴每一個世人:這個世界本來是美好善良的,只要你愿意去發(fā)現(xiàn),只要你敢于面對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某位讀者評價她的作品說道:“從她的畫里,你能感覺到熟悉,你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當今世界的煩躁和神經(jīng)質(zhì)似的不安全感,使得我們愿意去欣賞摩西奶奶簡單而又堅定的世界觀?!币苍S正是這樣,她的畫作才如此受到歡迎,被無數(shù)失去理想的人所稱頌和贊譽。
回望摩西奶奶和她的繪畫作品,她的繪畫和她的生活是一樣的明快和干凈。她的畫風原始而又親切,似乎在與每一個欣賞她畫作的人員,進行著心靈和情感上的溝通,她試圖告訴你,生活的原本意義是什么樣的,我們真正的生活又是什么樣的。她大膽地使用明亮的色彩,與這個黯淡的世界形成鮮明的比照,從她的身邊流過的每個印象,都毫無夸張地在畫布上最真實、自然的體現(xiàn)。她曾經(jīng)說過“任何人都可以作畫”,“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作畫”,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尋找到這份天賦。
世界上,最公平和最不公平的,都是時間。別人偷不走它,我們也留不住它。那為什么不能像摩西奶奶一樣,去擁有它,去享用它?我們未必能像摩西奶奶一樣去繪畫,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潛質(zhì),這或許是文學、藝術、攝影、音樂……我們可以尋找自己的興趣,激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世界,享受生命的每一個時期,收藏每一個年齡段的美好和感動。
人生并不容易,當年華漸長,色衰體弱時,我們可以回顧一生,像摩西奶奶一樣,“因自己真切地活過而感到坦然,淡定從容地過好余生,直至面對死亡?!蔽覀兯茏龅降氖牵@個童話世界不僅僅屬于摩西奶奶,也是屬于我們每個失去對生命充滿理想和勇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