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荼
7月22日,北京,華貿(mào)酒店頂樓,被稱為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的瑞林嘉馳對沖基金經(jīng)理劉強縱身一跳,告別了這個無情的世界。正如1940年11月,他最崇拜的有“投機之王”稱號的杰西·利弗莫爾在美國紐約曼哈頓一家酒店的衣帽間自殺一樣。
期貨圈都知道利弗莫爾是劉強的人生燈塔,在巴菲特、索羅斯和利弗莫爾之間,劉強認為利弗莫爾更強。甚至,劉強模仿偶像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寫了一本《期貨大作手回憶錄》,以此致敬大師。
利弗莫爾在15歲時與人湊了5美元進場投機/賣空,15歲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美元,21歲賺到第一個1萬美元,24歲賺到5萬美元,29歲身家百萬,30歲身家300萬,52歲身家1億。但利弗莫爾最終的結(jié)局卻是那么悲慘,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寫了一封8頁紙的信給自己的第三任妻子,其中寫道“我的人生是如此失敗”,他死后,留下的財產(chǎn)不到1萬美元。更吊詭的是,利弗莫爾之所以失敗,也是因為錯判了市場的趨勢,最終導致爆倉,劉強的命運與利弗莫爾的命運竟然如此相似,也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吧。
劉強在中國期貨圈浸淫二十年,多少英雄人物已被風吹雨打去,而他依然能在波譎云詭的市場里活下來,堪稱傳奇。
但今日的傳奇隨時可能成為烈士,劉強的幸運值在今年6月15日后的股災中被打光了。股指跌破60日均線之后,劉強采用了反向操作策略,大舉建倉做多期指,在現(xiàn)貨市場配資購買股票。股指繼續(xù)下跌,劉強的股指期貨和現(xiàn)貨配資盤同時爆倉,行成雙殺,他的人生走到了盡頭。
劉強錯在迷信“國家戰(zhàn)略牛”、“改革牛”、“萬點論”這樣的觀點,過分相信非市場意志的力量。所以,股指從5000點之上開始調(diào)整時,劉強認為不過是一次行情中期調(diào)整,而不是一次行情的翻轉(zhuǎn)。在股市“洗洗更健康”這種自欺欺人的論調(diào)中,劉強錯誤地認為行情調(diào)整已接近谷底,隨著非市場意志升級對市場的干預,行情會重拾升勢,這是他做多股指、抄底股票的投資邏輯。
“這一切都源于期貨,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金融工具?!薄詣姷男≌f《期貨大作手風云錄》。
市場最終教訓了劉強,任何外在的力量可以暫時扭曲市場的力量,但最終,市場會消滅逆市者。劉強到死都沒有透徹地想明白這個道理,他認為自己“過分偏執(zhí)于基本面,忽視了技術(shù)面”,這個邏輯恰恰顛倒了,他沒有看清問題恰恰出在基本面上,在這個背景下,技術(shù)面已失真,沒有參考價值。
劉強自殺是其個人悲劇,但卻讓投資者更看清了,機構(gòu)投資者并不比普通投資者更高明,在他們西裝革履的外表之下,同樣是脆弱的人性。
股市就是照妖鏡,把人性的弱點和丑陋面最真實地擺在每個人的面前,越是自認為高明者,越是慘敗;有些人能夠正視弱點,所以僥幸生存下來。
所有A股參與者的投資邏輯都很幼稚天真,在行情好的時候,就認為自己是超人,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指望著國家救市,包括劉強,國家救市政策的失敗曾經(jīng)讓他極度憤怒。爆倉之后,劉強才認清“太依賴一件事一個人,它/他一定會成為你最大軟肋”、“當風險來臨時,保命最重要”,這兩點認識為什么非要用血來見證?
劉強們?yōu)槭裁窗衙\托付給別人?根源在于面對復雜的世界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劉強一輩子惟妙惟肖地模仿利弗莫爾,連自殺方式也要模仿,到死那一刻,他已經(jīng)明白了,要“縮小自己的投資圈子,學會獨立思考”。這對于愛好混圈子的80后機構(gòu)投資經(jīng)理們無疑是敲響了警鐘——每個人做出的投資決策只能依賴于自己的獨立思考。
股市有風險,刺激又好玩,股民的記性只有三分鐘,我們最終都會敗給自己,或早或晚,這是人的宿命。讓我們一起銘記劉強用生命做出的告誡吧,“祝各位好運!活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