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慧
積木色彩鮮艷,形狀多樣,各年齡段的孩子都喜歡。不過,是三分鐘熱度呢,還是當(dāng)成真正的興趣愛好、長久地喜歡?那就要看家長的功夫了。
隨便玩玩而已
選擇柔軟的布積木 ?0~12個月
晨晨從一出生就開始接觸積木了。也許有家長說,孩子都不會坐,怎么玩積木呢?其實,除了木制的、塑料的硬積木,還有一種布積木。
晨晨1歲以內(nèi)玩的都是這類色彩鮮艷、質(zhì)地柔軟的布積木。我忙的時候,就把布積木給晨晨,讓他自己抓自己扯;有空的話,則在他趴著或者坐著的地方,拼給他看。
布積木不僅容易抓握,而且表面有很多圖案,很容易引起孩子擺弄的興趣。
你推你的,我搭我的
選擇大塊的木制積木 ?12~18個月
晨晨會坐后,玩積木的次數(shù)更多了。那時候,他拿到積木,不是扔就是咬。不過,我不去管他,由他自己倒騰;我只在旁邊專注地搭我的積木,邊搭還邊“自言自語”。
當(dāng)然啦,這種情形往往不能堅持很久,因為他很快就會爬過來搗亂,把我搭得剛剛有點樣子的積木“嘩啦”一聲推到,然后哈哈大笑。這時候,我不僅不會制止他,甚至一點也不生氣,而是繼續(xù)搭——因為我想要達(dá)到的目的,本來就是吸引他來推倒積木,逗他開心啊。
再說了,他不停地推倒,我不停地搭起來,孩子看多了,不就學(xué)會如何搭了嘛!
你拿我搭,超級組合
選擇表面有圖案的積木 ? 18~24個月
這個階段,晨晨開始認(rèn)識一些簡單的物像,慢慢能夠按照大人的指令取物。所以,我就拿出積木的對照圖,一邊按照圖紙搭,一邊讓他幫忙拿積木——“幫媽媽找兩塊紅色的積木”“我要一個藍(lán)色的三角形”,等等。
雖然不是自己親手完成,不過看到積木越壘越高,晨晨還是會興奮得手舞足蹈,覺得自己很能干。
為了增加他的成就感,每次搭完積木,我還會給他和積木合影;除非他要求,否則我不會立馬收拾,而是由著搭成的積木模型多留一會兒,供他觀看、琢磨,比如,大的要放下面,兩個斜靠在一起可以搭成小屋頂,等等。多積累這些經(jīng)驗,等到他自己動手就有譜了。
媽媽往后退,主角變參謀
選擇單個物品樣式積木 ?24~36個月
在此之前,晨晨對如何搭還沒有很系統(tǒng)的概念,要他自己來搭的話,純粹就是疊高高。但兩歲后,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動手之前常說“我要搭個××”。
于是我添置了一些新的積木,都是有關(guān)車的,晨晨喜歡小車,我當(dāng)然要投其所好。
剛開始他跟著指示圖拼,有看不懂的就找我。這時我通常不立刻幫他拼好,而是跟他一起“研究”:要用大的積木還是小的?形狀是什么樣?引導(dǎo)他觀察。
等到他搭出車子的樣式后,我會問他這個車可以干什么用。如果他說可以“托運東西”,我就會建議他再搭一個動物或桌子,讓車子拖走。通過一步步的引導(dǎo),拓展他的思維。
巧用對稱,幫他創(chuàng)新
選擇組合套裝積木 ? 36個月至今
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晨晨反反復(fù)復(fù)總是搭那幾樣;建議他大膽創(chuàng)新,隨意組合試試,但他根本不聽,該怎么搭還怎么搭。后來我想,這可能跟孩子追求秩序性有關(guān),他不愿意隨便破壞自己辛苦搭出來的樣式;另外,創(chuàng)新說起來容易,但大腦沒有受到具體物像的刺激,靈感也不可能說來就來,該怎么辦呢?
有一次,他搭一架大飛機(jī),要分左右邊來做,就邀請我?guī)兔?,他?fù)責(zé)左邊,我負(fù)責(zé)右邊。兩邊完全對稱,搭完以后只要一組裝,成品就出來了。這次經(jīng)歷提醒了我——當(dāng)暫時沒有新創(chuàng)意的時候,就可以按對稱的方法來復(fù)制、組合出新造型。我提出了建議,晨晨因為剛剛體驗過由兩個對稱圖形組裝成新圖形,也覺得這個方法很贊。從那以后,他很多新作品都是靠對稱加上自己的想法搭出來的。
現(xiàn)在他喜歡搭的已經(jīng)不再是小積木樣式,而是每次都會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自己搭個停車場、公園、幼兒園、我的家、機(jī)器人等大系列。在這些作品中,依然可以經(jīng)常看到他在使用“中式”的對稱結(jié)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