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
導語:按說規(guī)規(guī)矩矩的司巖笒本不會做這個夢,倘非2005年不幸遇上婚變,她也許永遠也不會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要做加拿大人。
2005、2006年可以說是中國大陸移民結構發(fā)生劇變的兩年,盡管仍有一些人幸運地趕上技術移民末班車,但投資移民已悄然成為大陸移民赴加的主流,那些既無財力走投資移民之路、又無法適應苛刻的聯邦技術移民新規(guī)則中的聰明人,就“曲線救國”,選擇了魁北克省技術移民這條終南捷徑。
司巖笒便是這樣一位以“曲線救國”路線圓了楓葉之國移民夢的中國北方女人。按說規(guī)規(guī)矩矩的她本不會做這個夢,倘非2005年不幸遇上婚變,她也許永遠也不會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要做加拿大人。在她看來,只有踏上移民之路才能與眼前的痛苦一刀兩斷,開始人生新旅程。于是她說干就干,走上了艱難的移民之路。
司巖笒原來是工廠里的管理員,在兩三年的申請等待過程中她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猛攻法語,雖然運用得還不算十分熟練,但在中國大陸申請法語移民人群中也算鶴立雞群。她還為抵加后的生活做了一些準備,譬如學習了中醫(yī)按摩以及一些簡單為家人診病和救護措施等,以便在家人生病時方便照顧。
2008年,她的移民申請果真如預期般批準下來,考慮到一雙雙胞胎兒女前途,人到中年的她決定帶著孩子三人同時登陸。她的兒女們已經14歲,在國內上初中一年級,考慮到孩子需要有適應過程,巖笒在五月份就到蒙特利爾報到了,但是根本沒在那里待多久,同年7月就搬到溫哥華來,由我的一位朋友帶來我家,希望幫忙找公寓暫租一陣子。如果是現在,這樣是不行的,魁省新移民必須在當地住滿3年才能搬到外省,可當時卻完全合法。
接下來的幾天,我陪同她去看過幾處房子,但她都并不太滿意,而且像她家的家庭結構,按這里規(guī)定必須租住三睡房的公寓,但這種套型很少,也不是總有空房可供出租,當時還有一個月孩子就要開學,為避免耽誤孩子上學,她當機立斷改租為買,且買的是好學區(qū)的獨立屋,孩子走路就可以到學校,省得她每日接送,時間被綁住。后來那學區(qū)的房子升值迅猛,沒幾年功夫就可賺一筆可觀的收入,更證明了她選房的眼光以及懂得取舍的智慧。
其實她前夫和她感情并沒出現問題,只是性格不投,前面的路走不下去罷了。她前夫財力雄厚,也不吝惜在孩子身上,她本可以借著孩子名義或直接開口從前夫那里獲得生活費,但她更愿做個自食其力的人。開頭兩年時間她努力學習英文,順利通過加拿大十二年級英文課程學習,取得讀當地專科的資格。她覺得冥冥之中有什么在指引自己走一條學習電器維修之路,便憑感覺申請一所大學該專業(yè)課程,沒想到暗中似有貴人相助,政府竟向她提供另一所大學入學機會,并贊助學費。天上掉餡餅的事讓她禁不住喜極而泣,美好的未來仿佛已經在向她招手。
別說加拿大,就是世界范圍來看,從事電工的女士也不多,但她學得一點不比班上男同學差,動手能力也強。十個月工夫便通過所有學習科目,還考上了上崗執(zhí)照,儼然信心十足要找工作的架勢。可陰差陽錯,經過面試后雇主錄取的并不是她,而是他班上另一位男生。過了不久,她聽說那個男同學在工作中被電擊傷,才知原來自己因禍得福。
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次,她帶女兒做中醫(yī)推拿,無意中聽了那位老中醫(yī)對該行業(yè)和市場的介紹和評價,她眼睛一亮,加拿大是西方世界為數不多官方承認中醫(yī)資格的國家。于是這個實干者又花了三年時間潛心鉆研中醫(yī)知識并進行臨床針灸實踐,終于在最近要畢業(yè)了。當我問到她今后的打算時,她很確定地說會開一家中醫(yī)診所,因為我們城市沒有什么技術精湛的中醫(yī)師。她打算好好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