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和上海江蘇路街道宣傳科青年干部沈曉冬開展老青結(jié)對交流學習,已有七八年了,堅持每月一至二次互動交流。長期的堅守,老青干部都有所進步。2013年,小沈和我被江蘇路街道辦事處和長寧區(qū)關工委評為先進工作者?;仡櫸覀兊慕涣鲗W習,有幾段令我印象深刻的經(jīng)歷。
一次結(jié)對互幫互學的情感交流
在街道舉辦的一次老青結(jié)隊帶教推進會上,老青干部交流心聲,沈曉冬在會上讀了我寫給他的一封交流信。
曉冬同志:
你好!我倆在街道組織科、關工委組織結(jié)對互幫互學已經(jīng)多年了,通過書信交流人生感悟、工作體會和處世做人的道理;參與街道有關部門和好八連精神文明共建活動,參觀好八連連史室,重溫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聆聽好八連新時期與時俱進、弘揚艱苦奮斗傳統(tǒng)的新事跡新經(jīng)驗。通過老青共學傳統(tǒng),黨群共讀黨章,夕陽朝陽共學英模,互幫互學,對我而言,有這樣四條收獲。
一是進一步了解和熟悉了黨綱黨章、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黨的理想信念、黨的發(fā)展道路、黨的奮斗目標等。
二是進一步懂得要有所作為,做一個真正的人、干一番事業(yè)、創(chuàng)一番成就,就要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勤奮學習、刻苦鍛煉,不怕吃虧,不畏艱苦。
三是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就要把一切交給黨,樹立黨的利益高于一切,為黨奉獻,為黨付出。
四是要當一名人民放心、群眾滿意的公務員,當一名可靠的接班人,就要把自己想的、干的、講的、做的立足點定在為“人民“二字上,經(jīng)受各種考驗,拒腐蝕永不沾。
近兩年來,我尤其覺得:
第一,扎扎實實,不圖虛名。當我接過大紅聘書,覺得重任在肩,聘書就是責任書,一定要不負期望,有所用心,盡己所能。
第二,把自己擺進去,換位思考。如果我是群眾要求入黨,需要了解什么,學習什么;如果我是非公務員,需要什么經(jīng)驗,需要幫助什么,使交流更貼近一些。
第三,自己先學先感受,不要老抱著去教人的姿態(tài)。交流材料,自己要先看先學,能打動自己,才可能震撼對方。
第四,要滿腔熱情,給人信服,給人誠懇,給人溫暖,給人力量。鼓勵正確體會意見,引導片面意見,即時表揚進步,即時給予回信,把對方當作連隊戰(zhàn)士一樣關心教育。
回信長了些,希望你能抽空靜下來好好想一想,結(jié)對互學多年來有什么收獲和感悟,作為小結(jié),打印后給我一份,為盼。祝愿你工作學習兩不誤,雙豐收。
王經(jīng)文 2010年12月
一段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啟示
曉冬同志:
你好!好久沒有見面了,工作、學習不用問,一定是很緊張的。你節(jié)后的第二封信,我收到了,你受到黨組織的信任,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我為你高興。希望你學習學習再學習,實干實干再實干。珍惜好機遇,再加一把油,把身邊事干好,把小事做好,把好事干得更漂亮,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出色,不怕吃虧、不怕吃苦,早日加入黨的隊伍。
我參軍入伍后,理想是當一名空軍飛行員。經(jīng)初步體檢政審基本合格,但到最后復查階段因有點沙眼落選了,當了一名警衛(wèi)哨兵。當理想不能實現(xiàn)時,就要及時調(diào)整,服從工作需要,服從我們常講的共同理想。當一名合格的哨兵,像模像樣的哨兵,這就要在崗位上盡心盡責,不偷懶,不?;^,實干苦干。每一班崗,我都提前五至十分鐘上崗,換下戰(zhàn)友早一點下來休息;重活我搶著干,公差我爭著去;別人不愿干的活我去干,別人不愿做的事我來做。
有人說,吃虧是樂,吃苦是福。我相信并踐行著。夏天晚上我給全班擦涼席,放蚊帳;冬天晚上到伙房給全班打來熱水,給戰(zhàn)士燙腳;全班分工的衛(wèi)生區(qū)域,我一人承包,每天早起十分鐘,打掃干凈后,一起參加集體出早操;連隊每逢條令條例、政治時事、軍事業(yè)務等考試前,我會根據(jù)復習題目,找出正確答案,抄寫在黑板上,讓全連同志抄下來復習備考。能為大家做一點好事,是要辛苦一點,少休息一點,但我覺得很開心。這應該就是戰(zhàn)士純樸的快樂觀吧。
就這樣,我在連隊同年入伍兵中,第一個榮立二等功,第一個加入了共產(chǎn)黨,第一個當了班長,第一個提了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這是我跨入軍營邁好人生第一步的感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次進步的個人小結(jié)
我曾推薦給沈曉冬一份學習資料,是一位大學生是如何成為優(yōu)秀指導員的事例。他看后,寫了一篇文章《人生的得與失》寄給我,頗有見解,簡摘如下:
尊敬的王老師,信件已經(jīng)收到,看后同您一樣,頗受啟發(fā)和感動。一名從清華大學走出的學生楚科緯畢業(yè)時,被總部機關和多個科研機構競相拋出橄欖枝。但出乎意料的是,對普通人來說,夢寐以求的這種“得”卻被楚科緯輕描淡寫地拒絕了,他選擇扎根基層連隊,成為一名鐵軍——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輕易的“得”到,卻又隨意的“失”去,當下很多人似乎覺得這樣的行為不可理解。但是在我看來,他并沒有失去什么,而是收獲了更多的寶貴財富和精神價值。信仰的力量,給予楚科緯前進的動力,讓他在人生道路上收獲了成功,實現(xiàn)了個人價值。
進入鐵軍的楚科緯一開始也并不是一帆風順,遭受了非常多的挫折和困難,如身體素質(zhì)差,戰(zhàn)斗意志不堅韌,業(yè)務能力不強等等,但是這些挫折并沒有擊倒楚科緯,反而激發(fā)起他強烈的好勝心和求戰(zhàn)心,不斷迫使他加強鍛煉業(yè)務能力、精神品質(zhì)和身體素質(zhì),最后一躍成為全連的第一名,更是成為鐵軍的光榮代表。
兩年時間,從最后一名到第一名的跨越,不只是數(shù)字距離上的排列,其背后蘊藏的更是值得我們晚輩需要汲取的精神能量和堅韌品質(zhì)!得之失之所倚,失之得之所伏,看似“失”實是“得”。
在人生的道路上,由于每個人的社會際遇不同,每個年齡段的體驗亦有所不同。如我三十而立而言,很多同齡人走在了我前面,我為他們感到高興,但自身亦感受到了很多的壓力和挑戰(zhàn),對自己也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
保持一顆上進的心遠比現(xiàn)在已獲得的東西更加重要。如果以身邊的優(yōu)秀人物為榜樣,或許現(xiàn)在我若有所“失”,然更有可能是我“得”的開始……
他最后說,幾年前剛到街道機關來實習,心里有三個志愿:一是要自學考研究生,二是要考上公務員,三是要加入共產(chǎn)黨。經(jīng)過幾年艱苦工作、刻苦學習,他目前頭兩個愿望已經(jīng)實現(xiàn),第三個志愿,他已經(jīng)被黨組織納入發(fā)展對象,愿望即將實現(xiàn)。聽到他這一好消息,就像我在連隊當指導員時,看到戰(zhàn)士立功、受獎、提干一樣,為他的努力,他的成長而欣慰、而高興。他的進步是他刻苦努力學習的結(jié)果,我分享了他進步的喜悅。
(作者系“南京路上好八連”原指導員)
(責任編輯 黨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