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雜志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時候,已經(jīng)是2015年的最后一個月了,這一期,我們用一個“愛”字為2015年畫上了一個句號。
公益大使濮存昕曾說過:“公益就像一盞燈,燈光亮一點,黑暗就會少一點,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
2015年的深秋,鳳凰生活雜志攜手鈴戈藝術(shù)基金會、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xié)會、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聯(lián)合等機構(gòu)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我們在一起”的大型慈善晚會,這場晚會,各界政商名流與明星藝人共同為艾滋病兒童撐起了一片藍天,讓慈善的光芒照亮每一個地方,讓更多的人獲得幫助、尊重和希望。
關(guān)于慈善,我印象最深的是國外對慈善一詞的解釋:“慈善是出于對人類的熱愛,為了增進人類的福利所做的努力”。這個解釋很清楚地說明了做慈善的動機和目的。
這個世界需要我們的善心,不僅僅是患病兒童,也許很多人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還有特殊教育學校(專門教育聾啞兒童,智力障礙等特殊兒童的學校),這些兒童都需要我們的善心去關(guān)愛,當然也包括無兒無女風燭殘年的孤獨老人。
也許大部分人一生中一次也沒有去過兒童福利機構(gòu)和老年人福利機構(gòu),更不知道盲人和各種殘障人的生活是怎樣的狀況。我采訪過民謠歌手周云蓬,他曾談到過,殘障人群其實離健康人的生活是很遠的,如果媒體不去找到他們,如果不用高清攝像機拉到眼前來,他們就是另一個世界的,也許因為肢體殘疾,也許因為眼睛看不見,這些人沒有辦法出門,沒辦法得到醫(yī)治,甚至感受不到這世界的愛與善。
我覺得認識慈善的最好方法,就是當你真的想起這個世界,你憐惜生命本身,你主動關(guān)心身邊的人和事,你開始去做一點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和慈善有關(guān)的事。正如我們做的這一場活動的主題——有愛,我們在一起!只要你愿意,就能一直愛下去。
對人類命運的關(guān)心,對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尊重,是我們這本雜志始終堅持的核心價值。
鳳凰生活雜志作為記錄華人生活、傳播華人精神的一個載體,十年來,一直以華人的視野關(guān)懷國人的生活,表達國人善與愛的主張。
我們傳播愛,發(fā)現(xiàn)善;我們尊重人,尊重物質(zhì),尊重萬物,尊重一切美好的創(chuàng)造。
有愛,我們在一起!
執(zhí)行主編:郭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