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紅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nóng)民工涌入城市務工。他們中有的人已在城市買房成了真正的無錫人,但更多的人依然生活困頓。大多數(shù)農(nóng)民工為了讓子女過上優(yōu)越的生活、接受好的教育,把子女帶到身邊就近入學。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鄉(xiāng)之間的特殊群體。來到新的學校,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變化及語言的差異造成心理壓力,加之家長學歷低,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孩子溝通,種種原因造成農(nóng)民工子女獨立好強又孤僻自卑的性格,他們沒有機會像城里孩子那樣學舞蹈、學樂器、吃大餐、逛公園,甚至連寒暑假也不能盡情玩樂,因為他們要做家務,帶弟妹。有人說這些孩子是一群沒有“春天”的“蒲公英”。我們在憐惜孩子的同時有責任把更多關愛送給這些流動的花朵,給這些“飄零”的“蒲公英”帶去陣陣暖意。
一、春風是愛的關注
愛,是輔導員心中永恒的主題,師愛無異于母愛,愛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語言,輔導員對學生的愛,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愛,這種愛是深沉的,蘊涵在我們?yōu)閷W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學生無時無刻不感受著這種愛的真誠。讓學生知道你對他的關注,叫學生知道你對他的關懷,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學生只有感受到輔導員的愛,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才會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堅實前進。
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女孩,父母在無錫經(jīng)商多年,平時很少過問她的作業(yè),偶爾發(fā)現(xiàn)孩子成績退步了就大聲呵斥,向孩子憶苦思甜。如此幾次三番孩子越來越反感。她平時很文靜、內(nèi)向,上課不愛舉手,成績中游,平時我也不大注意她。有一次她和另一個同學因為身體不好,沒去上。我到教室做上課前的準備。聽到她和同學聊天,發(fā)現(xiàn)她其實很健談。我也試著加入她們的談話中,更加發(fā)覺這個女孩伶牙俐齒,對父母的教育很有見解。我想我平時怎么沒注意到呢?可能是平時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優(yōu)生和“差生”的緣故吧,對這種學習不用太操心,不愛表現(xiàn)的中等生較少關注。從那天起,我就經(jīng)常注意她。課堂上有意識地經(jīng)常提問她,沒想到她的聲音那么好聽,發(fā)音那么標準。我就在課堂經(jīng)常表揚她,不久我發(fā)現(xiàn)她上課越來越專心了,發(fā)言也越發(fā)積極了,作業(yè)字跡更加端正了。由于她體質(zhì)較差,經(jīng)常要吃藥,當時教室沒熱水,我就讓她準備一個杯子,到辦公室來倒熱水,并利用這個機會跟她聊天。她越來越信任我,有事也愛找我說,人變得開朗多了。到學期結束時,她的成績居班級上游。
一個學生得到了微笑、鼓勵、表揚,她的心里感受到了溫暖、友善,得到了鼓舞,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漸漸變成了一個優(yōu)秀的人。所以,讓我們把關注目光投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把愛的甘露澆到他們心里,讓他們成為一棵茁壯成長的小苗。
二、春風是愛的理解
新市民子女來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人生經(jīng)歷和所受的教育影響也不相同,因此,造成學生在個性和心理等方面的不同,使他們在需求方面存在種種差異。輔導員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才可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個性的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他們進行教育、幫助、關懷、引導。才不會理想化地要求學生整齊劃一,埋怨學生思想太復雜、毛病太多。無論對什么樣的學生來說,理解永遠是重要的,它是師生交流的橋梁,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包括人際關系)的基礎。對那些身心成長較健康的學生來說,輔導員的理解意味著關心和支持,是他們進一步發(fā)展的動力;而對那些身心成長有某些問題的學生來說,輔導員的理解更是精神的撫慰劑,幫助學生彌合心靈的創(chuàng)傷,進一步樹立學習、生活的信心,克服重重障礙,最終得以健康成長。有了真心的理解,就會對學生的問題、痛苦、煩惱給予真切的關懷、同情、寬容。去年我班有一個女孩子比同班同學大四、五歲,因此顯得特別懂事、能干,學習上非常認真。但由于年齡偏大,家庭條件較差,因此常有一種自卑心理,她經(jīng)???,對同學較戒備,同學關系不是很好。這讓我很著急,我就找來一些跟她有矛盾的學生和班干部,對他們講了她的生活經(jīng)歷,然后讀了她寫的周記,同學們都受到較大震動。于是我要求那些同學每人在她的周記本上寫幾句話,有些同學寫了向她道歉的話,有的同學寫了表揚她的話,有的同學表示要和她做朋友。當她看到同學們寫的話,熱淚盈眶。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學們主動關心她,有捐書活動時有的同學知道她家沒什么書,就多帶一本悄悄給她讓她捐。她生日時,同學們紛紛送給她卡片、小禮物。經(jīng)過半個學期大家的努力,她終于變得自信起來,和同學的關系融洽了,對學校班級開展的活動也能積極參與。
三、春風是愛的尊重
對學生來說,輔導員的尊重意味著對學生的肯定和支持,他們也會因此更自尊和自信;對輔導員而言,學生的信任是輔導員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給學生以深刻影響的基礎和前提,同樣使輔導員對自身充滿自信。師生之間有了充分的信任,才可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們不僅應該強調(diào)學生對輔導員的尊重,更應該改變觀念,尊重學生。沒有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就不可能建立師生之間的相互平等關系,也就不會有師生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合作關系。
小飛、小亮是個口齒不清、普通話很差的轉(zhuǎn)讀生,開學初他們在課堂上操著一口家鄉(xiāng)普通話讀生字,讀課文時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他們羞得面紅耳赤。我想這樣的笑聲會讓他倆從此在課堂上再不敢發(fā)言。我先告誡其他同學不要嬉笑他們,同時含笑示意小飛、小亮繼續(xù)讀下去并及時糾正他們讀得不正確的地方,或順著他的意思幫助他們說出想表達的意思,使他們有勇氣再站起來發(fā)言,有信心把話說清楚、說連貫?,F(xiàn)在他們的普通話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當今社會講求幸福感,很多時候人的幸福感是由人的心理是否平衡決定的。很多農(nóng)民工子女來到城里學校,經(jīng)濟收入的懸殊、文化背景的差別等構成的城鄉(xiāng)差異造成了這些孩子的心理落差。部分孩子因為自己的父母無法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高檔的文具、充裕的零花錢而自卑、嫉妒,這些心理使得這些孩子來到城市卻減少了幸福感,學習興趣下降,他們成了新型“留守兒童”。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雖是長期性、復雜性、全局性的問題,但作為老師的我們,尤其是輔導員的尊重、關心、肯定和鼓勵,會幫助他們消除灰色心理的陰影,與其他同學一樣充滿自信,綻放在祖國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