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上,我和爸爸來到爺爺奶奶家。
中午我正吃飯,爸爸對我說:“小宇,快點吃飯,吃完飯我送給你一個爸爸小時候玩過的小玩具!”
我聽了,問道:“是什么玩具呀?”
爸爸說:“養(yǎng)馬(音:yang ma)!”
我心想:養(yǎng)馬,難不成這玩具還能養(yǎng)一匹馬?我又驚喜又好奇,趕緊狼吞虎咽把飯吃完。剛放下飯碗我就跟爸爸上了樓,爸爸把我?guī)У轿液徒憬阈r候稱為“恐怖小屋”的那間房子,因為那里破破爛爛,聽姐姐說還有過蝙蝠呢!
爸爸在屋子里抽出了一個滑板上還有一個板凳的東西,上面有許多灰塵。我左看右看,始終不明白,這為什么叫“養(yǎng)馬”呢?
爸爸說:“這就是我小時候玩的玩具,我們把它帶回家吧,它可是一件古董呢!”
我問它的年齡,爸爸說他也不知道,讓我問奶奶—不會吧,難不成這家伙比爸爸的年紀(jì)還大?
“看這東西帶回家有什么用呢,我又不會玩?!蔽矣悬c摸不著頭腦。
爸爸說:“先把它帶回家,當(dāng)個凳子也不錯呀!不過,帶回家前我們得把這‘養(yǎng)馬’刷洗干凈?!?/p>
也對。我二話沒說,扛著“養(yǎng)馬”就朝樓下沖去。我跑向水池,就拿起一把刷子把“養(yǎng)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刷了一遍,但也許是太古老了,所以看上去還是灰蒙蒙的。我把它拎起來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曬,希望水分被蒸發(fā)以后,能顯得好看一些。正巧,奶奶從身邊經(jīng)過,我想起爸爸說的那番話,就問:“奶奶,這‘養(yǎng)馬’多少歲了?”
奶奶說:“三十幾歲了!”啊,還真是“古董”呀,我大吃一驚。
晚上回到家里,爸爸說:“你把‘養(yǎng)馬’放在你小房間里去吧!”就在這時,媽媽聽到我們的對話,笑著說:“錯了,這不叫‘養(yǎng)馬’,叫‘秧馬’!”
爸爸打開手機查了下,這個東西果然叫“秧馬”。爸爸還告訴我,這個東西是插秧、拔秧用的。人們坐在上面可以在泥地里滑行,順利地插拔秧苗。爸爸還讓我猜猜為何秧馬下面的木板一頭翹起,很像滑板的模樣。我猜了幾次都不對,后來爸爸告訴我,翹頭可以讓秧馬始終巧妙地保持在泥土之上,不會陷進(jìn)去。我發(fā)現(xiàn)它還有兩個有趣的地方,一個是它給人坐的地方是彎曲的,像馬鞍一樣,我想,正是因為這個,它才有“秧馬”的名稱吧!另外一個地方是,就是秧馬“滑板”的底部非常光滑,可能是被大人們在秧田里“騎”來“騎”去磨礪而成的吧!
“秧馬”是我目前為止收到的最古老的一樣禮物。我決定要好好保留它,把它當(dāng)成我們家的“傳家寶”,我相信,再過幾十年,等我的兒孫們長大時,幾乎不會有人擁有這種古董了。
(汪澤宇 南京市溧水區(qū)實驗小學(xué)城南校區(qū)四年級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