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國良 羅曉路
到今年暑假,我們家雙胞胎姐弟就要小學畢業(yè)了。如何讓孩子度過一個既充實又美好的假期,我們很是糾結(jié)。暑假里,是讓孩子在家看電視玩電腦,放松休息,還是上初中銜接班,提前學習初一內(nèi)容?是出去旅游還是在家學習一些生活技能?或者參加社會實踐,進行體育鍛煉?好像一樣都不能少。這背后隱藏了我們的多少焦慮??!不知不覺中,這種焦慮情緒也傳遞給了孩子。經(jīng)過與孩子的多次協(xié)商、溝通,我們終于明白了:最重要的是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和需要,選擇最適合他們自己的活動內(nèi)容,重點是有張有弛。
很多小學優(yōu)秀的孩子,進入初中后都有一段不適應的時期,有的還會出現(xiàn)偏科、厭學等情況。因此,我們需要利用小升初假期,為孩子適應初中學習生活做一些準備。這種準備并非指提前上輔導班,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較為完善的個性品質(zhì)。那么,具體怎么做呢?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讓孩子了解一下初一的學習生活狀況,如要學哪些課程,作業(yè)該怎么做,每天的時間怎么安排,要參加哪些社團等等。我們讓兩個孩子通過微信或QQ和高一級的同學聊天,詢問新學校的情況。他們知道了初中學習科目會增多、學習內(nèi)容會加深,學習時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做好預習、復習,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會聽課、記筆記等。
我家女兒在小學養(yǎng)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自覺性較高,但是平時忙于少先隊活動、樂團、田徑訓練等,靜下來閱讀的時間不多,相對兒子來說知識面不夠廣,所以,我們打算假期先讓她靜下心來,好好地讀點經(jīng)典的文學歷史作品,接觸一些科普類的書籍。兒子則相反,在小學階段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知識面廣,但學習習慣不太好,書寫不夠規(guī)范,沒有計劃,隨意性較強,放學不先完成作業(yè),而是隨意地翻一翻喜歡的書。這個假期,我們要協(xié)助他做一個學習生活計劃,按照計劃去安排每天的生活,如每天練一頁字。
初中開始,孩子們會逐漸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等課程,我們打算讓孩子先翻一翻初一教材,做點預習工作,花幾天時間和同學一起參觀喜歡的博物館、科技館。兒子對野生動物很有興趣,我們聯(lián)系了動物所的朋友,讓兒子當幾天他的科研小助手,和課題組成員一起到野外觀察藏羚羊。女兒很關(guān)心食品安全,她打算假期到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勞動幾天,學習作物的生長、栽培知識。這些活動也許要比上學科知識的課程有趣得多,也能激發(fā)孩子們思考和探索的動機。
“小升初”假期對父母來說是寶貴的,也許再過兩年,孩子們就不愿意“陪我們玩”了。我們一直認為家庭旅行能帶給所有家庭成員愛的感受,實際上,父母也需放下所有焦慮和煩惱,像孩子一樣去感受行走的樂趣,而不是把陪孩子旅行當作任務來完成。姐弟倆在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后,對祖國的大好山河充滿熱愛,對各地美食垂涎三尺。這個假期,我們打算用二十天的時間,帶孩子坐火車轉(zhuǎn)汽車,好好去看一看美麗的祖國,品嘗各地美食,感受不同的地貌美景和風俗習慣。當然,從旅行計劃、出行攻略到行李收拾、行程安排等過程,我們都打算交給他們?nèi)マk。相信這一路下來,他們收獲的不僅是地理、歷史、文化和生活知識,更多的還有責任感和自信心。
運動無論對父母,還是對孩子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假期當然不能錯過。孩子們正處于身體迅速生長時期,更需要鍛煉來增強體質(zhì)。兒子非常喜歡踢足球,一場淋漓盡致的球賽過后,青春的躁動也得以疏解;女兒喜歡游泳,水中的她如魚兒般自由。除此之外,姐弟倆還想學學網(wǎng)球。這個假期,我們會讓孩子們徹底動起來,在陽光下奔跑,在海水中穿行。這樣,孩子們既鍛煉了身體,還滋養(yǎng)了親情和友情,同時還能遠離被我們視為洪水猛獸的“電子游戲”,可謂一舉多得。
如今不少學校已經(jīng)將做家務明確寫進假期作業(yè),有些學校直接給出了諸如做沙拉、榨果汁、擦地、洗碗等詳細要求。這無疑是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幸事,我們的教育培養(yǎng)的人應是會生活的人。讓孩子學習一些生活技能,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孩子收獲的不僅是生活技能,還有責任感和自我價值感。女兒常常變著花樣為我們烘焙糕點,搶著洗碗;兒子在超市購物時充當勞動力,為爸爸按摩……所有這一切,都讓他們自己感覺特別美好。這種被家人需要、肯定和承認的感受對孩子將受用終身,因為它奠基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我是一個有意義的人,我被別人需要,對別人有用。除了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外,這個假期的“舌尖之旅”后,我們打算讓孩子跟著我們一起鉆研鉆研美食的做法,讓他們打打下手,從小學習做飯,以后我們就不擔心他們沒有東西吃了。
玩,當然是假期的主角,也是孩子們期盼假期的最主要原因。孩子們即將進入青春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同齡人在一起,獲得朋友的信任和認可。對他們來說,只要和朋友在一起,聚會是玩兒,運動是玩兒,看電影、聽音樂、看畫展,踢球、上微信看朋友圈、參觀博物館都是玩兒。我們不想整天把孩子拴在身邊,限制他們的各種行動,出現(xiàn)“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現(xiàn)象,所以,假期打算更放手,讓他們多與各自的朋友一起活動、學習,如去博物館、科技館、看電影、運動鍛煉等。如此,既解放了父母,又給了他們成長的空間,何樂而不為?
說了這么多計劃,“小升初”假期究竟怎么過呢?父母們別著急,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孩子,讓孩子來安排,這是一個絕佳的讓孩子學習時間管理的機會。父母的任務,則是和孩子一起享受這個美妙的假期!
(俞國良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羅曉路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