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曾經,一首歌也能埋伏啟蒙的咒語

      2015-09-10 07:22:44王皎李敏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37期
      關鍵詞:李宗盛唱片流行音樂

      王皎 李敏

      Q:《地下鄉(xiāng)愁藍調》、《昨日書》、《耳朵借我》這些年的三本書,每本書都給一些關鍵詞,大概是什么?

      A:《地下鄉(xiāng)愁藍調》是2006年出的,但是里面的文章最早可以回溯到96、97年,那時寫字的我只有二十多歲,即便集結出書到現(xiàn)在,也快十年了,算是我的第一本個人作品集。我自己很久沒有回頭看那時候寫的東西,當然那時的文字,現(xiàn)在也很難寫出來。情感的濃度更多一些,有一種比較急切地想要把自己很珍惜的一些東西掏出來的感覺,長文多一點?!蹲蛉諘废喈斠徊糠质且磺ё肿笥业膶陔S筆,像是那一階段的作業(yè),大多是人生進入三字頭開始寫的,里面有一些我個人化的生活體會,創(chuàng)作者最怕一直掏自己的東西,即便掏,也要有一些轉化,況且我還不是生命經驗特別豐富的人,所以這個集子也算是讓此種類型的寫作告一段落?!抖浣栉摇肥亲罱鼛啄甑奈恼?,全部都是寫中文世界,之前一直陸續(xù)發(fā)表在臺灣的一本高端商界雜志上,我在想,所謂的精致生活是什么,聽音樂花不了什么錢,你只需要一點提醒,讓你的讀者發(fā)現(xiàn)美好的音樂,這些都是文化教養(yǎng)的一部分。音樂從來不只是音樂,它是跟整個社會文化糾纏在一起的。我寫一些早期的音樂作品,不少年輕的讀者可能沒有聽過,那么怎么樣用文字的形式讓他們對這些沒聽過的音樂發(fā)生一些好奇?是我想做的。

      Q:寫的時候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李宗盛說他從不主動或者能免則免,極少看樂評或者是相關文章,因為想純粹地、主觀地、不受影響地完成一首歌的制作,但是他也承認你的文章他在持續(xù)“暗中觀察”,你在寫的時候,有沒有有意地帶著一些“影響”在里面?

      A:當然是有一些影響,所以下筆總是會有一些期待。當然,藝術家是最自由任性的,他們愛怎么做怎么做,我沒有想去影響他們的創(chuàng)作,流行音樂有它的技術,很少有人會去想制作、編曲、錄音或者歌的結構、節(jié)奏,演唱會是怎么辦起來的,唱片是怎么做出來的,唱片公司是怎樣在運作的,巡回演出背后是如何運作的。假如你對這些作品有情感,我總覺得知道了這些背景,這些故事,聽起來會收獲更多,感受會不一樣,那是一個整體。我試著在不過度解釋的前提之下,把這些音樂人的用心、這些作品的用心、這個行業(yè)的用心,稍微講更清楚一些,它帶來最核心的事情是情感上的震動。那不一定都是正面的感動,有時候是負面的感動,也是一種感動,我想影響的是這個層面。

      Q:故事的整體風格比較懷舊,我們看到了李宗盛、羅大佑、李泰祥等似乎對年輕一代的音樂人的故事涵蓋得較少?

      A:也寫了一些,比如張懸。不過,這也跟自己的感情有一些關系,我把李宗盛、羅大佑看做是我聽華語流行音樂的啟蒙,或者說把臺灣流行音樂看做是一個類別的話,他們的地位就是大師,他們的作品大家好像都聽過,但是要怎么知其所以然呢,說一些故事,也許能幫助大家多理解。另外一個要緊的事情是他們還持續(xù)在第一線,持續(xù)在演出,持續(xù)在創(chuàng)作。李宗盛自己也說至少在臺灣,流行音樂是僅次于記者的倒數(shù)第二被瞧不起的行業(yè),他不太喜歡跟媒體打交道,他覺得媒體幾乎不曾用尊重的方式去看待他們這個行業(yè)的人,我的理解就是你嘔心瀝血地從生命中提煉出來的東西,最后只變成報紙上一個塞牙縫的娛樂消息,多可悲?真正留得下來的不是八卦,而是作品,所以有機會就寫一下。以前人家說我是樂評人,我都覺得心虛,因為不太寫樂評啊,寫的是音樂故事。近些年,臺灣跟香港的年輕一代有很強的焦慮感,音樂人也都會對這方面有反應,作品有表達,演出有表達,我沒有能耐去煽動什么,但是從音樂的角度去看這些事情,也能有不同的感受,臺灣為什么一直缺乏堅硬的、明亮的抗議格局,反而比較多的是悲劇,跟歷史的發(fā)展有關系,我的文字有這些內容,也有和當下的聯(lián)系。

      Q:搖滾、臺灣的民歌運動,是你的作品中出現(xiàn)率相對較高的一些詞,搖滾改變世界也是曾經的口號,你覺得它們對現(xiàn)在音樂的影響的延續(xù)性在哪里?

      A:每一點努力都有改變,但是反過來說,這顆星球多了你,少了你也沒有什么差別。作品出來發(fā)揮影響力,多多少少都會改變一些事情,只是它不太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不過換個角度講,藝術能發(fā)揮的長期的作用力說不定還更大一些。這幾年在臺灣,音樂人比較敢于公開地對公共議題表達一些意見,尤其是一些可能比較有爭議的話題,而在更久之前,他們都傾向于回避。我覺得,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人作為一個藝術家,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去表達意見,這再正常不過的了,但也不要逼所有的人都表態(tài)不可,我希望能有一個更健康的環(huán)境。

      Q:如果再說回音樂本身的話,我記得你在書中也寫到和李宗盛的一個故事,十年前他決定從臺北來北京定居,覺得之后流行音樂的核心和希望會在祖國內地這邊,你覺得現(xiàn)在的情況是怎樣的?

      A:說說我有限的觀察,娛樂產業(yè)的規(guī)格、排場,內地是遠遠超過臺灣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現(xiàn)在臺灣很多觀眾都在看內地的選秀節(jié)目,電視臺沒有播,他們就上網看,確實做得很好,把兩岸三地最優(yōu)秀的音樂人都找去了。不過那畢竟是娛樂工業(yè),排場做得再大,它對這個行業(yè)的源頭活水有什么樣的幫助?兩岸唱片行業(yè)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同的,臺灣是幾十年慢慢發(fā)展下來,內地是突然冒出來,幾乎不存在所謂的唱片工業(yè),就是以唱片出版為本業(yè)的流行音樂工業(yè)。現(xiàn)在已經沒有人買CD了,在那之前還來不及建立一個比較健全的像樣的唱片工業(yè)的體系,現(xiàn)在則已經沒有必要建立了,因為整個行業(yè)的游戲規(guī)則都翻轉了,所以現(xiàn)在能弄商演就弄商演,商演是一個大生意,電視節(jié)目是另外一個大生意,唱片工業(yè)不重要,也確實越來越不重要,這個是最大的差別。

      Q:流行音樂這個行業(yè)到底最要緊的是什么?

      A:我覺得歸根結底來說得有好作品才行?,F(xiàn)在的選秀節(jié)目這么火,收視率這么高,但對于好作品的發(fā)生跟累積有多少幫助,這個看不清楚,大部分的節(jié)目還是在唱老歌。當然有更多的年輕人被認識是好事,但是新的東西呢,新的作品呢?這個是我比較不敢盲目樂觀的地方。另外,中大級規(guī)模的巡演的歌手,大部分大概還是唱老歌,或者是年紀大一點,上一輩的歌手確實是有號召力,有很多人的青春記憶,李宗盛的演唱會我希望能唱到奶奶帶著孫子去看,那非常溫暖,但不能只有這種,要是歌壇全都是中年大叔跟老奶奶在唱歌,這像話嗎?流行音樂也是文化工業(yè)的實力全面性的綜合展現(xiàn),包括獨立音樂這一塊,能不能有機會讓你從邊緣進入中心,從地下變到地上,保障源頭活水,都是蠻重要的。

      現(xiàn)在成名的門檻降低了,網絡是一個很方便的平臺,真的有才華的人比較不容易被埋沒,但是被更多人認識不代表就能幫你掙到更多錢,也不代表就可以把這個事情當做事業(yè)來做,很多人紅了那么一會兒也就不見了,冒頭之后如何持續(xù)?還是需要一個完整的工業(yè)環(huán)境或者說健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才有辦法,這個是現(xiàn)在比較難的地方。

      Q:說說你自己,在音樂的鑒賞、寫作的敏感度上面,父母對你影響很大?你們家的客廳也是音樂人常常聚集的地方。

      A:影響不是說我以后也要干這一行,我也常常講嘛,我娘叫陶曉清,我也像她一樣做廣播?不可能做得過她,影響力就不可能,時代條件也不一樣,到我們這個時代,廣播就是一個小眾媒體了。她在行業(yè)里非常受尊敬,很多音樂人都在我們家進進出出,他們看著我長大,也因為從小就對這些事情沒有那么陌生,對名人、舞臺、聚光燈,也沒有覺得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我從小跟著我娘全臺灣許多演出場地都去過,看著歌手上臺時,臺下的歡呼,也看到他們在后臺玩撲克的輕松。讓我更有平常心。

      Q:如果有時光機,你最想見到誰,跟他聊什么?

      A:想過這個問題,有很多個時期想回去。舉一個說的話,想看看崔健錄《紅旗下的蛋》那張專輯,當時在錄音棚里到底是什么狀況,蠻令人神往的,我覺得這個編曲怎么可以做成這樣,如此行云流水,太不可思議。崔健的語言最厲害,但理解崔健不能只看歌詞,首先他不是一個詩人,他是一個搖滾歌手,理解他要把詞曲、編曲、演奏,所有的放在一起,才有可能產生爆炸性的力量。

      《耳朵借我》

      這是馬世芳第一本專講“中文世界”的音樂文集,成文于2010到2014年之間。在書中,馬世芳記錄下不止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李泰祥、侯德健、羅大佑、李宗盛、伍佰……也努力挖掘音樂背后,曾經被遮蔽、被遺忘的人與事,曲折與辛酸,音樂與社會的糾纏。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吹不同的風、喝不同的水長大的我們,或許曾為了同一首歌流淚、吶喊。馬世芳的文字,喚起我們曾經難以忘懷的記憶,也告訴我們不該遺忘的真相。

      書房主人

      馬世芳,寫作者、廣播人。從小拿西洋流行音樂榜單涂鴉長大,家里客廳就是臺灣民歌運動的集會場所,跨足寫作、電臺、網絡、獨立唱片多個領域,被譽為“臺灣首席文藝青年”,因為母親是“臺灣民歌之母”陶曉清,也曾被戲稱為“民歌本人”。馬世芳是公認的臺灣流行音樂最忠實的觀察者與記錄者。

      《舊日紅》

      董橋的散文是我特別尊敬的,他寫很多文章從圖案、字畫出發(fā),但是他不是寫那個物件而已,他是寫背后的人情世故。董橋先生的教養(yǎng)同樣令人望塵莫及,他的文字功力我現(xiàn)在是遠遠比不上的,但我從他的文字學到短文章可以有一種見好就收的方法,同時干凈,沒有腔調,少用形容詞,不拐彎去講,什么是干貨拿出來就對了。

      《茱萸集》

      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說是神品,他的《茱萸集》我特別喜歡,臺灣聯(lián)合文學出版社多年前出的,后來我找了汪曾祺全集來看,把他的小說全看了,不得了。

      《聆聽父親》

      當代的作家,張大春是我特別尊敬特別佩服的,他就是故作強調,寫什么像什么,他有一股氣,比較堅硬。

      《沈從文家書》

      最近在重新看沈從文,看他跟張兆和的書信集,看他的小說。沈從文的那個氣是更內斂的,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遠向下,滋養(yǎng)生靈,長年累月生發(fā)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猜你喜歡
      李宗盛唱片流行音樂
      大自然的唱片
      小主人報(2022年1期)2022-03-03 03:36:11
      CIT十周年紀念唱片預告與簡介
      流行音樂里的新國潮
      唱片
      心聲歌刊(2020年1期)2020-04-21 09:25:02
      壞唱片
      海峽姐妹(2018年8期)2018-09-08 07:58:40
      李宗盛的手勢成龍的歌
      做人與處世(2018年5期)2018-05-21 02:18:18
      創(chuàng)新精神對流行音樂的作用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
      李宗盛的語文是誰教的
      多棱鏡中的流行音樂——兩岸四地“流行音樂文化高層論壇”述略
      人民音樂(2016年3期)2016-11-07 10:03:19
      李宗盛的后臺
      做人與處世(2015年2期)2015-09-10 23:53:55
      宾阳县| 仁怀市| 荣成市| 盱眙县| 赤壁市| 江孜县| 萨迦县| 灌云县| 吉水县| 茂名市| 都兰县| 沁水县| 长丰县| 武夷山市| 东乌| 屯昌县| 左贡县| 隆安县| 桃园市| 忻城县| 韶山市| 双柏县| 维西| 青阳县| 永年县| 花莲市| 施秉县| 沾化县| 饶河县| 秭归县| 固阳县| 外汇| 威信县| 宜城市| 岳阳县| 桐乡市| 大荔县| 海门市| 甘洛县| 彩票|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