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思喬 趙詩秋
我們這個7人團隊,是第二十屆世界氣候變化峰會(COP20)中唯一的高中生隊伍。
世界氣候變化峰會是全球性的,最被世界關注的,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大會。
2014年12月,我們來到秘魯首都利馬,這座被譽為南美洲花園的美麗城市,幫助組織本次大會。來自全世界192個國家及地區(qū)的政府官員、NGO組織代表、環(huán)保愛好者齊聚秘魯,為下年度的全球環(huán)境保護出謀劃策。
無論是親戚朋友,還是老師同學,當他們聽說我們7個同學同時得到“COP20"工作人員兼參會代表資格的時候,都無一例外地問了我們同一個問題:“唉?你們怎么被選上的啊?
我們7個同時入選的同學都出自同一個學校,更重要的是,我們還都隸屬于同一個環(huán)保社團。這個社團的全名叫“中學生模擬綠色法庭英文辯論社團”,在青年環(huán)保平臺上非常有影響力。社團的建立者是我們的6位學長和學姐,現(xiàn)在,他們分別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以及康奈爾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
○臨行前的準備不只是一張機票
“COP20”的舉辦地點是秘魯?shù)氖锥祭R,沒有參加大會的經(jīng)驗+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必須提前做好一切準備!
從收到通知說我們被錄取了的第二天中午,我們幾個同學就在—起開了個緊急小會。這一開會可不要緊,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很多我們需要準備的東西。比如大會的資料是否齊全,如何角軍決語言問題,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量是否充足,秘魯?shù)娘L俗學習等等……
把所有待解決的問題都列在單子上以后,著實把我們驚嚇到了,原來我們還欠缺這么多!于是我們決定,每周末都要開一次會來解決這些問題。
在接下來的八九周內,我們7個人輪流做presentation(報告),一起學習了每一屆“COP”的舉辦過程和成果,攻讀了UNFCCC(《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查詢了秘魯風俗的資料,買好了所有做活動所需的備品,還請美國杜克大學的環(huán)保專家為我們進行遠程視頻授課,使我們熟知有關環(huán)境科學的各方面知識。
為了盡快掌握并可以熟練運用這些知識,我們還特意辦了幾次英文辯論會。特別的是,我們的辯論會每一小節(jié)就會正反方論點互換。剛剛還面紅耳赤地試圖向對方證明人類做了多少有害環(huán)境的事情導致了全球變暖的發(fā)生,轉眼又要列出一大堆可以證明全球變暖屬于正?,F(xiàn)象的有關歷史數(shù)據(jù),真是太“精分”了!就這樣,經(jīng)過了八周的準備,終于到了啟程前往秘魯?shù)娜兆印?/p>
○微博營銷成了首個任務
落地第二天,無暇參觀秘魯風情,我們便迅速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當中。
作為志愿工作人員中唯一的中國團隊,我們身上承擔的重擔可不是—星半點,這些工作使我們的秘魯之行忙碌而充實。
第一天,我們充滿期待地從酒店出發(fā),見到了傳說中的“Voices for Climate"大會場。"Voices for Climate",中文名“氣候之聲”,是這次"COP"大會舉辦國為國內外的訪者提供的交流場所,—進門就是一個畫滿綠色土著人形象的大型圓頂帳篷,綠色氣息瞬間撲面而來。
很快,接引人員帶我們去更衣室換上了正裝,這意味著我們要開始正式工作了。今天的主要任務是做媒體宣傳的預備工作。媒體宣傳?聽上去好高端,其實就是注冊微博帳號,設 定主題,發(fā)表微博,努力成為V認證用戶。每一件都是做過的事情,只不過今天做起來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和心情。
為了拉粉絲,我努力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我們的公共賬戶,發(fā)朋友圈,發(fā)微博,發(fā)空間消息,甚至在會場中穿行,向來看展館的人們和志愿者們推薦,幫助他們注冊并關注我們的賬戶。
看似簡單的工作,做起來卻并沒有那么容易,就拿向人們推薦微博這點來說,這邊大多數(shù)人們都不會使用新浪微博,且只會說西語和一點點英文,所以我們面臨的困難不但有—點點推銷員心理的尷尬,還有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等問題。
幸運的是,隨著越來越投入的工作狀態(tài),向人們推銷自己的賬戶這件事情越做越順利,一天下來,為微博拉粉的同時,我們還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交流了很多(雖然一般都是連比劃帶說英文),收獲頗豐。
次日早晨,我剛到office就被安排去做視頻剪輯。
這是我第—次用ios系統(tǒng)剪輯視頻,最開始的時候還很生疏,經(jīng)常做錯要撤銷步驟,等做好五六個視頻過后便越來越熟練了,操作起來簡直易如反掌,這也算是我到這之后get的新技能吧,哈哈!
在這里工作,每天下午1-3點是休息時間。見休息時間比較長,我吃完飯后趁機去參觀了展館。山、水、能源、森林,一個個主題展館目不暇接。走過一圈之后,很難不贊嘆這個展館設計者思維的巧妙和細膩。趣味性與專業(yè)內容完美結合,讓來訪者既愿意認真讀、看,了解環(huán)保知識,又不會感到枯燥。
晚上離開會場時已是10點,忙碌了一天,可我們卻并不覺得身心疲憊,反倒為這—整天的收獲感到喜悅。
○紀錄片“大大”的高冷與溫柔
這些天有一件大事,就是要準備美國華裔導演John Liu(約翰·劉)在“COP20”期間的酋個論壇會。
劉既是導演又是生態(tài)學者,那時他正在為本次大會拍攝紀錄片《氣候之聲》,他將用鏡頭記錄下12月3日參加會議者針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協(xié)議的討論與相關實證。參加會議的人員包括環(huán)境專家、秘魯當?shù)氐纳鐖F領袖、商界要人、世界各國政要以及有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世界抱有強烈期望的普通百姓。
劉說:“我們拍攝這部紀錄片的目的是因為我們確定,全球聯(lián)手來減輕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危害是有益于保證地球上每個個體的權益的?!稓夂蛑暋返哪康氖峭ㄟ^人類的聲音將恐懼轉化為機遇,去應對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最大挑戰(zhàn)。”這便是他拍攝紀錄片的目的。
劉的上一部紀錄片《綠色黃金》(Green Gold)于2012年上映,并在當年的第20屆聯(lián)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大會上進行了展映。我一聽他要來,心里興奮無比,要見到心目中的“大大”了!
因此,當總監(jiān)督lan問起誰會做PPT的時候,我沒多想就自告奮勇地去了。真正開始做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問題多多、困難重重。
制作的想法經(jīng)常被臨時改動,操作系統(tǒng)不同帶來了不少麻煩,與操作員語言溝通上的問題都為PPT的制作和播放增添了不少難度。
可是論壇一開始,我瞬間就覺得自己茶飯不思做出的成果是值得的。這應該就是參會者和大會準備者心情的差異。我對這份工作的責任心越來越強,看到參會者的熱烈反應,瞬間覺得之前的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論壇上,劉和他的朋友們談了很多他們關于氣候的看法以及他們的經(jīng)歷與成就,我聽的時候固然有震驚有敬佩,可整個論壇讓我感觸最大的還是開頭時播放的視頻,那是劉耗時20年拍成的紀錄片,其場面壯觀程度無以言表。
我自動腦補了一下20年拍攝所需要的毅力和精力,不由得肅然起敬。不過,劉對我們這些志愿者并不熱情的態(tài)度讓我們很是心傷,但是不得不承認,有資本才可以高傲。
○與環(huán)保大神的社交之道
在我們待在秘魯?shù)?0天之中,本次大會的分論壇一共舉力、了3次世界級環(huán)保專家的討論會,每次會議我們都沒落下,感悟特別深,這些才是全世界為環(huán)保做貢獻最多的人。但是我們真正的任務是在每次討論會開始之前去邀請這些人到論壇進行討論,并以互換名片的方式邀請討論會的聽眾。
邀請這些人之前都是超級緊張的,雖然我們的英語還不錯,但是那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而且這里大多數(shù)會英語的人都帶著西班牙口音,交流很費勁。
為了解決麻煩,我們找到當?shù)刂驹刚邘兔?,這里的當?shù)刂驹刚哂幸恍┯⑽牟诲e的,我們問他們:“能不能把我們說的話用西班牙語告訴來參觀的各界人士,再把他們的答復告訴我們?”他們都爽快地答應。
我們試圖邀請的都是世界各地的政要、領導、優(yōu)秀的環(huán)保主義者……,所以困難是肯定的。
剛開始進行邀請的時候,我們說話直結巴,對方都不理解我們在說什么,還好志愿者們幫我們結了圍。熟能生巧之后,我們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會邀請別人,最后在我們的努力下,三次討論會座無虛席。
我們合作了三次,對彼此產(chǎn)生了感情,互相留了聯(lián)系方式,一起拍了很多照片也談了很多。
○在利馬的草地跟全世界的人一起舞蹈
我們在去往秘魯之前就計劃好了,要在大會中展現(xiàn)中國風采。
選定場地后,我們決定在第9天會場外邊正對著的草坪上舉行宣傳活動。因為每天都很忙,常常凌晨一兩點鐘才睡覺,所以我們在第8天晚上才擠出時間做準備。我們分工合作,一部分人制作海報,一部分人設計舞蹈。
設計海報的組2有內部分工,武紫晶負責畫草稿,王世豪、趙昱鑒一起涂色。終于在麥晨2點完成了所有工作。
第二天,在去草坪的路上就被許多路人行了“注目禮”,因為我們是 整個大會工作者中僅有的中國面孔,還穿著印有“I LOVE CHINA”(我愛中國)字樣的衣服。
抵達草坪后,我們先播音樂吸引大家的注意,等到圍觀者多了起來, 兩個女生開始跳舞,吸引了更多的人來。接著,我找來當?shù)刂驹刚邘椭覀兎g,告訴大家中國對環(huán)境保護做的貢獻,邀請大家在我們做的海報上簽名,宣誓保護環(huán)境,之后還關注了我們的官方Facebook。
參會者對于我們的活動都非常熱情,還和我們跳 舞的兩個女生一起跳起來。一直到要返回酒店的肘我們還在被要求合影。能夠把中國文化加入到了本大會中我們都非常開心,終于讓與中國千里之隔的秘魯也有機會了解到,我們也在為環(huán)境保護做出努力。
35小時的折騰完畢,我們總算回到了大祖國的懷抱。
飛機一落地我們就感受到了北京霧霾的強悍,用趙詩秋的話說那便是“一下飛機就被嗆一口,十秒鐘開始咳嗽,十分鐘嗓子就啞了”。
我們意識到,雖然形式上的會議結束了,但是需要我們做的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認識到我們如果再不做些什么,年輕人如果再不做些什么,地球就真的會被我們親手毀滅。
○誰是下一個主講人
除了對自己有高要求,我們還想出了一些切合實際的辦法去影響他人。
回國之后,我們將現(xiàn)有的模擬綠色法庭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每周兩次的活動時間,—次是大家坐在一起輪流做“主講人”與大家分享關于綠色與環(huán)保的相關話題,可以是自己對環(huán)境保護的想法,可以是最新的各國環(huán)境保護政策,可以是對未來的環(huán)境設想……另一次是實地考察,我們會去污染源采訪當?shù)氐木用?,去田野調查、取樣。
我們堅信的是,環(huán)境保護在我們的生命中是一項永久的事業(yè)。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社團,一起肩負起環(huán)境保護的重任,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使地球有—個更綠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