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迪
大自然有很多鏡面,比如湖面,比如貓的眼睛。在包羅萬象的色譜詞典里,卻有這樣一個最不準(zhǔn)確的色彩,人們叫它“Chatoyant”,意思是光澤的、變化的,源自形容貓眼光澤的詞語,是指具有色調(diào)變化或光澤的物體,也包括閃爍、發(fā)射的現(xiàn)象,例如高級寶石或具有彩虹色光耀的布料。但這并不是那么好理解,因為變化的顏色到底是什么顏色?它的色值又該是什么樣的呢?于是人們給它起了個詩意的名字,叫“彩虹色的光耀”,并最終確定這個顏色的色值,是用人們腦海中類似金屬光澤的那個集大成的顏色作為代表,它看起來像是人們熟悉的鏡子,或者是金屬板、寶石等等。而這個顏色并不能代表Chatoyant本身,它永遠是在變換著的。
它什么顏色都不是,因為它甚至無影無蹤;而它又什么顏色都是,因為它囊括了任意一種。沒有辦法用什么概念來概括它、定義它,因為它是無形的。這顏色轉(zhuǎn)瞬即逝,也許能看到幾種,也許只能看到一種,而看到的那一眼或許就變成了永恒。所以許多藝術(shù)家為這種顏色傾倒,雖然他們自己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暫且把它定名為“銀河”。有無數(shù)的設(shè)計來自他們對于銀河的探尋和渴望,并且對它的美想要毫無節(jié)制地保留。他們用各種各樣的金屬涂層、反光材質(zhì)來模擬這樣的變幻,而不只是把看到的照實染成死板的圖案。設(shè)計師Iris van Herpen在這幾季都向人們展現(xiàn)出了她對銀河系的理解,用層層疊疊的反光材質(zhì)來模擬這個宇宙:“它的顏色如同燒過的金屬——這些顏色溫和,但又如此強烈。”她說。也許看到那些反光材料投射出的無窮色彩,我們總覺得那是酷炫的,神秘的,因為它是如此閃亮,每個角度又都是如此不同,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捕捉到它的每一面。就算人們幻想出各種各樣好像銀河系光芒的顏色并把它們?nèi)驹诟鞣N各樣的材質(zhì)上,也仍舊沒有辦法比擬出這片宇宙的真實。而鏡面反射出的彩虹色澤,雖然只能代表這浩瀚光耀的千萬分之一,但卻可以讓人們用肉眼來贊嘆它。而人們只是這樣欣賞著,卻又不知道下一次能一睹它迥然不同的光耀,會是什么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