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輝珍
語文教育的過程,應該是詩一般審美創(chuàng)造的心靈感應和情緒感染的過程。因此,語文課應該充滿詩意,充滿靈氣。那么,怎樣才能進行詩意的語文教學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在和諧氛圍中營造課堂詩境
創(chuàng)設詩意教學氛圍,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思維活動場所,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在愉快、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如課文《識字5》:“沙灘、貝殼、腳丫、海風、海鷗、浪花、珍珠、魚蝦、海帶、港灣、漁船、晚霞?!苯虒W時可播放有關大海的課件,讓孩子們邊看美麗的大海晚景圖,邊配以《漁舟唱晚》的音樂,此時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那美麗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大海:“夕陽西下,孩子們光著小腳丫,歡笑著涌向軟綿綿的沙灘,時而盡情地奔跑,時而撿起一顆顆美麗的貝殼……”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用多媒體出示的意境,使課堂像水墨畫一樣充滿意蘊,像散文詩一樣靈動優(yōu)美,讓學生在詩意的教學情境中一起享受著語言文字的精彩與美妙。
二、在文本對話中激發(fā)課堂詩情
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在詩意課堂中,怎樣引領學生在走進文本的過程中,讓學生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讓師生的思想時而在文本中棲息,時而又暢游四方。
1.感悟、品味、想象,與文本進行詩意對話。
春光明媚的語文課堂上,我和學生們吟詠著葉紹翁的《游園不值》和志南的《絕句》這兩首詠春的千古名詩,真是如沐春風?!罢匆掠麧裥踊ㄓ辏得娌缓畻盍L。”多么絕妙的詩句!“‘杏花雨’作何理解呢?”頃刻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議論紛紛。片刻后,一學生從容答道:“‘杏花雨’就是清明時節(jié),杏花開放時下的雨?!庇忠粚W生答道:“在和風細雨中,開得早的杏花散落,在空中曼舞,如同下著一場花瓣雨,當然就是‘杏花雨’了?!倍嗝雌婷畹母形颍《嗝椽毺氐睦斫?!學完兩首古詩后,我又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編輯老師為什么要將這兩首古詩安排在一起讓我們來學習呢?”話音剛落,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七嘴八舌議論起來:“那是因為這兩首都是描寫春景的古詩,而現(xiàn)在又正值春天……”“看來,大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了。那么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教室里起先是一片靜默,接著便炸開了鍋?!袄蠋?,我發(fā)現(xiàn)葉紹翁寫的是晴天,志南和尚寫的是雨天?!薄袄蠋?,我發(fā)現(xiàn)葉紹翁是去游園,而志南和尚游的是整個大自然?!薄袄蠋?,我還發(fā)現(xiàn)葉紹翁是走著去的,志南和尚是坐船、拄著拐杖去的。”……此時的課堂,思維的火花在碰撞,智慧的清泉在流淌。
2.重組創(chuàng)造,與文本進行詩意對話。
在新課標的理念下,我經(jīng)常思索:教材中那一句句浸滿著情與愛的字符,一個個如詩般溫馨美麗的故事,在我營造詩意課堂時,將以怎樣的方式流淌進現(xiàn)在孩子的心靈,以激起他們的情感體驗呢?我該怎樣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和運用文本呢?帶著這樣的思索我在執(zhí)教《白鷺》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情感,將原文中描寫白鷺外形美的一段話一字不漏地改用詩歌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
那雪白的蓑毛 增一點兒則嫌長
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 減一點兒則嫌短
那鐵色的長喙 素一點兒則嫌白
那青色的腳 深一點兒則嫌黑
因為呈現(xiàn)方式變成了詩,又加上我給學生配上了優(yōu)美的樂曲,學生的情感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很快地學生從多種方式的朗讀中感受到文中蘊含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妙的詩境,白鷺外形的美麗和詩意早已植入了孩子的心靈。
三、在人文評價中譜寫課堂詩意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語言十分重要,往小里說,它能影響課堂教學氣氛和活動,往大里說,它有時能影響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教師更要探索出基于學生發(fā)展理念基礎上的評價風格——人文評價。
1.贊美激勵——升華學習情感。
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的課堂,就是一個充滿情意和激勵的課堂?!澳闾岬膯栴}老師都沒有想到,是個小思想家?!薄澳愫屠蠋熛氲揭黄鹑チ?,是老師的知音?!薄澳阌幸浑p慧眼?!薄澳愫茏⒁鈨A聽別人的發(fā)言,這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也是對發(fā)言同學的尊重!”這些贊美如溪水潺潺,在課堂上如詩般流淌。
2.點石成金——錯誤也是資源。
在教學《荷花》時,一名同學把“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讀成了“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長出來”,有學生馬上指出了他的錯誤,因為有好多老師在聽課,那名學生有點臉紅了。這時,我靈機一動,不失時機地從學生的評價中引出了一個詩意片段。師:老師猜想你把“冒”讀成“長”,肯定有原因,你愿意告訴大家嗎?生(點點頭):我們平時都是講植物長出來,我是習慣成自然了。師:是??!你的習慣成自然傳遞給了我們一個信息——作者在這里為什么要用“冒”而不用“長”,請大家想一想。生:“冒”字可以讓我們感覺到荷花是精神抖擻、生機勃勃地生長著,比“長”字更有活力。師(含笑):太好了,一個“冒”字,不但把荷花寫活了,而且使白荷花變得更美了。一字之差,但蘊含的意韻卻不相同,我們讀書可得細心、正確喲。(那名學生一個勁地點頭,此時無聲勝有聲)
四、在自我創(chuàng)作中提升課堂詩趣
詩意的語文還應重視課外練習的設計,應以課文內(nèi)容為引線,聯(lián)系實際,進行拓展,引發(fā)學生對相關人、事的聯(lián)想,升華獨特的情感體驗和閱讀感受。
如教完《秋天到》一首短詩后,我讓學生學著創(chuàng)作兒童詩,沒想到學生的潛力是那么大,課上涌現(xiàn)出了不少“小詩人”。
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學生在這里煥發(fā)著生命賦予他們的迷人光彩;這才是充滿詩意的語文課堂,在預設的目標下有了學生們的詩意棲息;這才是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在這里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學生思維拔節(jié)的美妙聲音。
作者簡介:江蘇省丹陽市丹鳳實驗小學語文教師,丹陽市教學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