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用“潔白”來形容天然珍珠的色彩,但事實上,珍珠的顏色有很多種呢。菲律賓西南部的蘇祿海域有一座小島,那里的海水中生活著一種奇特的金唇貝,可以孕育出璀璨耀眼、異常珍貴的金色珍珠。
珍珠并非是天然的寶石。珍珠是這樣形成的:外界的小顆粒異物進入蚌殼中,它們就會感到不舒服,為了排除這種異物刺激引起的不適,蚌殼本能地分泌出珍珠質,把可惡的異物一層一層包裹起來,時間長了,就形成了一顆顆晶瑩可愛的珍珠。由于每次包裹的珍珠質層非常非常薄,一粒珍珠由幾千層珍珠質包裹疊加而成,因此,珍珠一般需要3年~6年的時間方能形成。
珍珠的顏色主要是由其母貝分泌的珍珠質的顏色決定的,最常見的白色珍珠是由分泌白色珍珠質的蚌殼孕育的,而生活在蘇祿海域的金唇貝則會分泌出金色的珍珠質,從而孕育出了金色的珍珠。
現(xiàn)在,自然環(huán)境下生長的金唇貝所生產的金色珍珠的數(shù)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人們在蘇祿海域建起了很多珍珠養(yǎng)殖場。
養(yǎng)殖珍珠,其實就是在養(yǎng)殖蚌殼。養(yǎng)殖場孵化室里放著幾個1米多高的玻璃缸,每個缸里住著無數(shù)只比芝麻粒還小的金唇貝幼體。它們附著在黑色的繩子上,每天享用著生物學家為它們調制的美味“飯菜”,一天4餐,一餐也不能少。
金唇貝幼體在孵化室里度過2個月后,就被裝進特制的籠子,放入特定的海域中生活?;\子一般吊在水面下10米~18米的位置。約14個月后,這些蚌殼就“成年”了,開始擔負起孕育珍珠的使命。
此時,養(yǎng)殖人員會將金唇貝從海水中撈出來,放入水池中,通過調節(jié)水溫的方式讓它們自愿“張嘴”,再將精心挑選的珍珠內核植入它們體內。接下來,它們又會被送到海水中生活。此后的幾個月里,養(yǎng)殖人員每天都要到水下去幫金唇貝們翻身,以確保它們分泌的珍珠質能夠均勻分布在珍珠內核表面。否則,由于重力作用,珍珠很可能會長成水滴的形狀。
之后,養(yǎng)殖人員還要時常用X光對金唇貝和珍珠做“全面體檢”。除檢查母貝的身體是否健康外,更重要的是看珍珠是否還留在蚌殼體內,因為,有些“淘氣”的蚌殼會把珍珠吐出來。
金唇貝的身體狀況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體內的“珍珠寶寶”。從金唇貝幼體孵化出來到珍珠收獲,一般需要5年時間。其間,它們所享受的“護理服務”多達322次,但即便如此,它們的成活率仍很低。孵化出來的金唇貝中,僅有千分之十二能活到植核階段,而其中最終能孕育出金色珍珠的金唇貝也只有千分之十。
據(jù)當?shù)刈畲蟮恼渲轲B(yǎng)殖場場主布拉內萊克介紹,并非每一只母貝都能產出符合銷售標準的珍珠,高品質的金色珍珠則更是少之又少。自他的養(yǎng)殖場創(chuàng)建以來,他所經手的珍珠超過2 000多萬顆,然而,真正堪稱完美的金色珍珠可能也就兩三顆。
有人說,珍珠是蚌殼的眼淚,蚌殼是在用寂寞和痛苦的眼淚為人類奉獻圣潔的、無瑕的珍寶??戳舜宋?,你應該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