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國
周末,照例是我們班組織親子互動的日子。為了密切親子關系,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更加有機地契合,我邀請家長們利用周末參加親子工作坊,一些家長嘗試之后感覺很好,發(fā)動更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參與進來。今天的親子活動以“松鼠找家”作為熱身活動,父母組成大樹,護佑著躲在下面的小松鼠。大家開心地跑著、喊著。別的家庭都嘻嘻哈哈玩得很開心,唯有明明的父母臉色凝重,明明在一棵陌生的大樹下急切地尋找著自己的爸爸媽媽,眼里噙著淚水。這是明明家庭第一次參加親子活動,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仿佛預示著什么,聯(lián)想到最近明明課堂上一些不尋常的舉動,我決定特別關注一下這個家庭。
畫里,孩子去哪兒了
熱身活動后,我請大家拿起面前的畫筆作畫,在畫中展現(xiàn)自己的日常生活場景或內(nèi)心最向往的事情。大家專心地畫起來,都沉浸在自己畫作的意境當中。
我悄悄留意著明明一家,爸爸首先畫完,畫面里一個抽煙的男人在房門口徘徊,一個女人則在房內(nèi)叉腰發(fā)飆,他游離于家庭之外的原因不言而喻。媽媽的畫的是一個婦女依門而望,她在等誰呢?小明的畫讓我鼻子發(fā)酸,寬敞的房間燈光柔和,一家三口一邊用餐一邊看電視——尋常人家的普通畫面,卻是孩子最美好的期盼。
我把夫妻兩人的畫調(diào)換給他們看,他們一言不發(fā)。我想,也許是畫中的信息已經(jīng)足夠豐富,語言已經(jīng)顯得蒼白。我再把小明的畫給夫婦看,他們都陷入沉思。我說:“明明的畫里有爸爸媽媽,你們的畫里,孩子去哪兒了?”聽到我的問話,小明像是猛然受了打擊,淚水奪眶而出,捂著臉跑出去。望著離去的孩子,明明爸媽急切地看了我一眼,滿臉欲說不能的表情,匆匆道別就相跟著追趕兒子去了。
其他家庭的成員看到這一幕,竊竊低語著,大概他們也發(fā)現(xiàn)了明明的家庭有點特別。送別大家后,我仔細研究明明家庭的三幅畫作,一家三口的畫作不約而同圍繞家庭這個相同的主題,這個溫馨的港灣里一定有過大的波瀾。
親子活動之前,我發(fā)現(xiàn)明明已經(jīng)一個月沒有交家庭作業(yè)了,問起原因,他總是說作業(yè)忘在家里了,明天一定不會忘記,可是第二天依然忘記。幾次聯(lián)系明明爸爸和媽媽來學校交流一下,但是他們每次都找理由推脫了。
于是我便邀請他們一家參加親子工作坊,果然發(fā)現(xiàn)了問題。
作文里,孩子訴說心思
在我困惑如何深層次了解明明家庭的時候,語文老師的一篇作文《家》幫我解開了謎底。明明在作文里寫道:
我的家里布滿陰霾,爸爸常年出差,回家后也是沒完沒了應酬,很多次爸爸因為酒后半夜回家跟媽媽爭吵,后來就干脆徹夜不歸,媽媽就在電話里跟他吵,再后來爸爸干脆連媽媽電話也不接了。
媽媽整天怨恨嘮叨,要么在我面前數(shù)落爸爸的種種不是,要么為了一點小事大發(fā)雷霆,有時候干脆懶得搭理我。
我多么渴望爸爸媽媽能夠修好,我可以享受一下在父母跟前撒嬌的幸福。看到別的同學放學的時候有家長來接,看到別的同學有父母來參加家長會,看到別的同學周末有父母陪著去麥當勞,我心里既羨慕又嫉妒,一種自卑感也慢慢在心中滋生。我感覺自己就是個沒人管的孩子,同學用異樣的眼光看我,老師用不同的方式待我,在家里我是個多余的人,在學校也被人歧視。
我決定走一條不尋常的路,故意不寫作業(yè),有意擾亂紀律。我知道不寫作業(yè)老師會告訴家長,這樣爸爸媽媽就會跟我嚴肅地談談,可是等了好久他們也沒有跟我提這件事。于是我就把事件升級,經(jīng)常把同學暴揍一頓,這樣父母就一定會被老師叫到學校,哪怕爸爸到學校把我揍一頓,我也可以讓同學知道,自己不是沒人管的孩子。
讀著孩子和著淚水寫成的這篇文字,我流淚了。我把這篇文章拍下來,轉(zhuǎn)發(fā)給明明的父母,希望對他們有所觸動。
夫妻重歸于好,孩子變開心
很快,我分別接到明明父母的電話,夫妻二人都說兒子的作文讓自己很受感觸,并邀請我做一次家訪,我愉快地答應了。按照約定,我趕到明明家,孩子悄悄告訴我,家里好久沒有這么熱鬧了,聽得我心里一酸。
明明爸爸首先反思自己,他并非不愛家人,對于頻繁的應酬而疏遠妻兒他感到愧疚,但是因為面子不好開口。他自己理解妻子操持家務的辛勞,但還是因為面子不想表達,自己如果拋除大男子主義,事情不會如此糟糕。
明明媽媽告訴丈夫,自己也理解丈夫為家奔波的辛苦,但是一個女人不把自己心里話跟丈夫傾訴又能跟誰說呢?或許自己的方式方法不妥,可是兩個人從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坐下來溝通,問題怎能解決呢?
夫妻溝通不暢,忽視了對兒子的關愛,導致家庭關系失和、孩子情感受挫?,F(xiàn)在,橫在夫妻間的那堵墻被推到,他們對視的目光都不一樣了,明明乖巧地走過來,坐在爸爸媽媽中間。
我拿出一張紙,請一家三口依次下筆同作一幅畫。爸爸首先下筆,畫出一棵大樹,媽媽繪出一所房子,小明畫出一叢叢花草。一家三人一筆接一筆,繪畫成型,畫面里充滿溫馨。我請他們?yōu)楫嬵}一個名字,商議之后,爸爸寫出一個命題——家園。
有家的地方才有愛,有愛的地方才是家,明明有家了。
一周后的一個傍晚,我來到公園散步,在孩子們的嬉鬧聲中,我聽到明明熟悉的聲音,循聲望去,發(fā)現(xiàn)健身器邊明明一家的身影。
明明爸爸看到我,走過來攀談。那天活動完畢回家后,夫妻二人都開始自我反思,他們意識到,家庭是一個講情而不是講理的地方,彼此的抱怨和冷戰(zhàn)影響了家庭應有的和諧與溫馨,導致兒子的叛逆與自卑,尤其是看到我轉(zhuǎn)發(fā)的兒子的作文后,夫妻感到深深地自責和愧疚。自從明明爸爸推掉應酬按時回家、夫妻重歸于好之后,兒子也非常開心。
現(xiàn)在,每天晚飯后,一家三口都要一起散步,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讓家人非常享受。
看到開心玩耍的明明和滿臉慈愛的明明媽媽,看到一臉幸福的明明爸爸,我感覺一身的輕松:只有當父母把孩子真正放在心上,家庭氛圍才會溫馨,親子關系也才會融洽。
我們約定,下個周末兩家一起自駕游,到青山綠水中好好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