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田
關(guān)于希臘這一次的債務(wù)之爭,已經(jīng)超越了單純的財務(wù)方面的討價還價,牽涉到政治、地緣、意識形態(tài)、戰(zhàn)爭、歷史方方面面。希臘是歐盟、北約成員國,也是東正教國家,這一點和俄羅斯是一樣的。而且研究歷史的學者通常是以亞得里亞海,也就是意大利和希臘之間的海為界,把世界分成東方和西方,在歐洲人他們自己的心目中,希臘是東方世界。再從地理上來看希臘,希臘有全歐洲最長的地中海海岸線,北約通往中東的海軍基地就在希臘的克里特島上,意味著希臘是一個有著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的國家。有傳言希臘正在跟俄羅斯暗地里談判,俄羅斯可出錢幫助希臘擺脫困境,開出兩個條件,一是建天然氣管道,打通土耳其跟歐洲一線,二是要在希臘租用海軍港。想想這是很諷刺的事,希臘一個北約國家,敞開大門讓俄羅斯來建軍港,如果真的走出那一步,我想希臘跟歐盟也是徹底撕破臉了,到時肯定會背上見錢眼開、背信棄義這些罵名。但是再想想,歐盟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嗎?就算歐盟真的豁出去了,不管了,美國也是不允許的。
很多人說,借錢就得還,還不出來那就得自己緊巴巴過日子嘛,有什么好說的呢。希臘到目前也沒說不還錢,只是說不接受歐盟給開出的方案。他們覺得歐盟的方案不能對癥下藥幫助希臘改善經(jīng)濟,甚至會適得其反。一方面,希臘很少有大企業(yè)、工廠,很多都是家庭作坊,小商店,小飯館,國家官僚又腐敗,一筆錢進來了,最后沒法讓中小經(jīng)濟體獲利,希臘現(xiàn)在更希望更需要有大機構(gòu)公司工廠入駐,幫助希臘解決就業(yè)。另一方面,歐盟給出的條件要希臘旅游消費VAT從當前6%到13%的水平上升到23%,而意大利、西班牙旅游VAT也不過7%、8%的水平,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希臘不接受大幅上調(diào)旅游消費VAT也有他們的道理。
現(xiàn)在的希臘非但不配合歐洲銀行給出的緊縮財政計劃,而且還民粹主義高漲,坊間流傳德國其實根本沒有安心要讓希臘經(jīng)濟好,這樣德國好以低廉價格傾吞希臘的國有資產(chǎn),從電訊公司到機場。現(xiàn)在希臘的很多機場都有德國公司的股份 。希臘人感嘆德國收購著希臘的機場,俄羅斯覬覦著希臘的鐵路,中國蠶食著希臘的港口,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在歷史上,希臘先賢的智慧曾像夜空中的明星閃亮在人類矇昧的認知世界里。可是即使在希臘最輝煌的時代,它都從來不是一個政治上的強者。來自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縱馬馳騁靠軍事力量收編了廣大的亞歐地區(qū),并開啟了之后長達3個世紀的希臘化時期,但是它留下的政治遺產(chǎn)是微薄的,那也是為什么,在亞歷山大運隕巴比倫以后不久,亞歷山大帝國也就分崩離析了。后來希臘成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十五世紀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消滅,希臘又被納入了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一直到十九世紀初的民族獨立運動才獲得獨立。再后來到了二戰(zhàn),被德國納粹占領(lǐng),二戰(zhàn)過后又爆發(fā)內(nèi)戰(zhàn),一方面是英美的支持,一方面是蘇聯(lián)及南斯拉夫的支持。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了,希臘想起來找德國理賠,1953年簽了一份倫敦協(xié)議,擬定東西德國統(tǒng)一以后再商議對希臘的戰(zhàn)爭賠款適宜,可是關(guān)于德國對希臘的戰(zhàn)爭賠款,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雙方滿意的說法,德國方面的回應(yīng)是,希臘的聲索缺乏法理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