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筑生
臺灣光復節(jié)是一個不該被遺忘的重要的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70年前的這一天,臺灣脫離被日本殖民50年的苦難日子,重回祖國的懷抱。這是一個多么意義非凡的日子!
臺灣光復是基于對日本抗戰(zhàn)的勝利,對日本抗戰(zhàn)是中華民族歷史中最悲壯、最慘烈、最光榮的史詩。我們與當時日本的國力、軍力的懸殊,是遠遠超過想象的。但我們全國軍民“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南西北”,團結一致抗日,靠堅決抵抗、不屈不撓的戰(zhàn)斗意志,最后終于獲得抗戰(zhàn)的勝利,洗雪了自甲午戰(zhàn)爭以來我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收復了所有被日本侵占的土地。
這段歷史不容被湮沒埋葬,必須盡一切力量讓人們銘記在心。
距今兩甲子前的1894年,日本向中國不宣而戰(zhàn),突襲清朝北洋海軍,這就是歷史上的甲午戰(zhàn)爭,清廷戰(zhàn)敗,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臺灣的命運。
清廷戰(zhàn)敗后被迫訂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造成臺灣、澎湖被割讓,使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
日本在統(tǒng)治臺灣初期,臺灣人為了抗拒日本的高壓統(tǒng)治,風起云涌,前赴后繼,發(fā)起了噍吧哖事件、北埔起義、羅福星起義等一百多次以各種飛蛾撲火的方法武裝對日抗戰(zhàn)。日本則展開了毫無人性的集體屠殺。依《日本警察沿革志》記載,自1895年5月29日日軍入侵臺灣,到1916年5月1日西來庵革命事件止的21年間,日軍集體屠殺了40萬臺灣人,這約占當時臺灣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這種屠殺超過了任何社會所能承受之重,但這些抵抗無力改變日本人無情的統(tǒng)治。
直到78年前,日本又以同樣的手法制造盧溝橋事變,我們經(jīng)過8年浴血抗戰(zhàn),付出慘痛而高昂的代價,終于獲得對日抗戰(zhàn)的勝利,洗雪了自甲午戰(zhàn)爭以來我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1943年底,中英美三國領袖在開羅舉行會議,會中決定將日本在中國所奪取的土地,東北四省及臺灣、澎湖歸還中國。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0月25日,我國政府在臺北中山堂接受日軍投降。淪陷了50年的臺灣,又重回祖國的懷抱。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蔽覀円獙λ性?jīng)參與這場戰(zhàn)爭的老兵,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謝意,沒有他們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zhàn),我們今天無法在此地昂首闊步地享受勝利的果實。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這段歷史不容湮沒,我們冀盼有一個隆重盛大的慶?;顒樱€給這個節(jié)日應有的尊嚴與尊重。
(作者為臺灣陸軍官校校友總會會長、退役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