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心韻
我喜歡拍攝古老國度的人和生活,喜歡拍攝遠離現(xiàn)代經(jīng)驗的人群。這些國家大都為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國家,在一些世俗場所,比如鄉(xiāng)間、車站、集市拍攝時,我通常用眼神、微笑和簡單英語與拍攝對象交流,如果得到允許,可以請對方移步到合適的背景和光線下,給自己足夠時間思考與調(diào)整構(gòu)圖。在宗教場所,我傾向于長焦抓拍,由于信仰使人們的行為充滿神秘感和儀式感,抓拍通常能最直接地捕捉到人與信仰的自然關系。每次旅行前,我會預先了解不同宗教的美學趣味和文化特征,這樣的準備有助于捕捉到人物最有代表性的狀態(tài)。拍攝過程中,我則更多考慮環(huán)境因素和拍攝者的關系,找到合適的角度,盡可能讓典型人物在典型場景中出現(xiàn)。在世俗環(huán)境中尋找宗教、習俗的痕跡,觀察信仰與生活的滲透,應該是拍攝過程中最讓我感興趣的點。除了人物形象、服飾和姿態(tài)外,神韻、目光往往更能折射出人的精神世界。拍攝人物的精神世界是人文攝影的核心,唯有通過對個體的關照,作品才能在探索宗教、習俗和人的關聯(lián)層面建立獨特視角。
應該說,在傳統(tǒng)始終貫穿著生命的地方,攝影成為一種全然不同的感受。鏡頭中的畫面不僅出現(xiàn)在攝影人的視野里,而且出現(xiàn)在漫長的歷史空間中。通過凝固的瞬間,我們觸摸、理解這個豐富的世界。如果文化內(nèi)涵指涉文化差異,人文攝影的真正意義則在于突破這種差異——透過人類的各種處境尋求跨越語言和文化障礙的人性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