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嫣然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zé),須順承?!边@是《弟子規(guī)》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意思是:對于父母的呼喚,應(yīng)及時回答,不能慢慢吞吞;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能拖延;父母的教導(dǎo)我們要恭敬地聆聽;父母的責(zé)備我們要虛心接受,不能讓父母生氣傷心。
雖然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但是足以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孝心。說到“孝”字,我真有些慚愧,以前的我,是個有點刁蠻和任性的孩子,父母讓我做的事,我總是會磨磨蹭蹭,對于父母的批評和教誨,我也經(jīng)常會不耐煩。自從老師教我們學(xué)習(xí)《弟子規(guī)》之后,通過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自己也開始慢慢轉(zhuǎn)變了。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隨便對父母發(fā)脾氣,而是知道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孝心。我會在父母下班回家時為他們遞上一雙拖鞋,奉上一杯熱茶,天冷時悄悄地在父母被子里放進一個熱水袋……雖然這些平凡的小事每次都能使父母露出欣慰的笑容,可是我知道,相對于父母給予我的,我做的還遠遠不夠。今后,我會更加地孝順父母,從每一言、每一行、每一點、每一滴做起。
我非常喜歡《弟子規(guī)》這本書,它不但讓我懂得了應(yīng)該要孝順父母,也讓我明白了如何去孝順父母。
發(fā)稿/沙群
父母寄語:“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永恒的主題。爸爸媽媽希望寶貝做一個注重孝道的孩子,能夠擁有高尚的品德。因為,一個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定能夠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yè)道德,注重孝道,才能家和萬事興,才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