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花木蘭》中有一段廣為流傳的唱詞,叫《誰說女子不如男》,細數(shù)女子為家為國所做的貢獻,呼喚男女平等,幾十年來激勵了無數(shù)女性自尊自立、奮發(fā)圖強。但如今,情況好像發(fā)生了顛覆性變化,中小學里,男孩不僅學習成績比不過女孩,而且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娘娘腔”,言行舉止缺少男子漢氣概,穿衣打扮也越來越女性化。人們驚呼,“男孩危機”來了!本期,我們邀請教育專家、心理學教授林秋生先生,與家長朋友們共同探討“男孩危機”的成因以及破解之道。
陰盛陽衰,客觀存在
蔡曉萍(9歲男孩的媽媽):我兒子上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光看分數(shù)是不錯的,每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可是一排名次,卻從來沒有進過班級前10名。開家長會的時候我仔細看了成績榜,發(fā)現(xiàn)前10名全是女生。男生中,我兒子的成績是最好的。別的家長也說,現(xiàn)在的小學是女生的天下,男生比不過女生,連班委都當不上。
鐘其益(17歲男孩的爸爸):中學的情況也差不多。我兒子今年上高二,每次考試,班里前10名頂多有兩名男生。至于我兒子,成績僅在第20名左右徘徊。更讓人憂慮的是,我發(fā)現(xiàn)兒子舉手投足扭扭捏捏的,不陽剛,像個女孩子。老師告訴我,現(xiàn)在的男生不像男生,女生倒是做事雷厲風行,經(jīng)常指使男生做這做那。我認為,男孩子就是男孩子,就算學習成績不拔尖兒,做人要有點男子漢的氣概,不然將來怎么在社會上立足?
主持人:我來分享兩組調查數(shù)據(jù)。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xiàn)狀調查》課題組對2萬名小學生進行的調查發(fā)現(xiàn):成績優(yōu)秀的男孩、女孩比例分別為45.35%和52.11%,女孩比例明顯高于男孩;學業(yè)水平為“良”“中”“差”的學生中,男孩比例均高于女孩,且在學業(yè)水平“差”的學生中,男孩比例超過女孩兩倍以上(男65.33%,女27.56%)。教育部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全國普通本、??茖W校在校生中,女生占比為51.74%,比男生多857672人。這是高校女生數(shù)量連續(xù)第5年超過男生,而且差距越拉越大。由此可見,中小學甚至大學,陰盛陽衰的局面已經(jīng)形成。請林教授談一談,除了學習成績,男孩還在哪些方面落后于女孩?
林秋生(教育專家、心理學教授):首先我要說明,男孩陽剛、女孩陰柔是人的自然屬性,與倫理和道德無關,家長不必對此抱有成見,對具有女性特征的男孩和具有男性特征的女孩都不要歧視。的確,中小學中,男孩不如女孩的現(xiàn)象是客觀存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學業(yè)方面。剛才兩位家長和主持人都談過了,不再贅述。
第二,體質方面。從1985年開始,全國性兒童青少年體質監(jiān)測工作從未間斷過,數(shù)據(jù)顯示,20多年來,我國男孩的體質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他們比以前更高了,更重了,但在肺活量、速度和力量,以及視力指標上連年下降。近年來,征兵工作面臨熱情高、體質差、合格率低的尷尬狀況就是男孩體質危機的具體表現(xiàn)。
第三,心理方面。許多男孩身陷心理危機,在各種成長熱線、咨詢機構中,需要幫助的男孩往往多于女孩。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沉溺于網(wǎng)絡。在多動癥、學習障礙、智力障礙、自閉癥等兒童青少年階段常見的心理疾病上,男孩的發(fā)病率遠高于女孩。
第四,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男孩的社會適應也不容樂觀。毋庸諱言,男孩是一個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的群體,在工讀學校、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男孩的數(shù)量要遠遠多于女孩。
男孩危機,教育失策
楊斌(16歲男孩的爸爸):我是堅決擁護素質教育的,但我沒時間管孩子,只好由孩子的爺爺奶奶帶。在二老的溺愛下,我兒子都上高一了,身高超過了我,卻從來沒有獨自乘過公交車!爺爺奶奶怕人販子把他拐走。我耐心地勸二老,孩子大了,要學會放手,他們就跑到音像店買來黃勃主演的打拐電影《親愛的》DVD,舉輕若重地放到我面前,說:“看看吧,萬一出事有多麻煩!”有一個周末,我?guī)鹤尤ビ螛穲鐾?,他居然不敢坐過山車!快把我氣死了!請問林教授,男孩危機是怎么形成的?老人溺愛算不算原因之一?
林秋生:我的同行們普遍認為,造成男孩不如女孩現(xiàn)狀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現(xiàn)行教育模式忽視了男孩特點。男孩的學習成績、體質、心理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所面臨的重重危機都與現(xiàn)行教育模式有密切的關系?,F(xiàn)行教育模式忽視了男孩與女孩不同的學習方式。與女孩不同,男孩更傾向于以運動、實驗操作、使用計算機、參與體驗的方式學習。
第二,男孩身體發(fā)育落后于女孩。研究證實,從胎兒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發(fā)育上都落后于女孩,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才能真正追趕上女孩。英國學者的量化研究指出,在11歲時,男孩的口語能力、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發(fā)育水平分別比女生晚11個月、12個月和6個月。研究還表明,在自制力和語言發(fā)展上,男孩的落后尤為明顯。
第三,家長呵護過度。男孩危機現(xiàn)象與當下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加上重男輕女的家長為數(shù)不少,所以男孩在家都跟眼珠子似的,養(yǎng)得太嬌氣了。獨生子女政策的確是重要原因,嬌生慣養(yǎng)使男孩運動量嚴重不足,肥胖或瘦弱,缺少男孩陽剛氣質。
程雪燕(13歲男孩的媽媽):這么說,陰盛陽衰是中國特有的現(xiàn)象?
主持人:不,陰盛陽衰現(xiàn)象不僅在中國很突出,而且是一種國際現(xiàn)象。美國教育部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早在2009年,美國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獲得大專學位、學士學位、碩士學位甚至是博士學位的人數(shù)都超過男性,女性獲得了57%的應用科學學士學位和58%的碩士學位。2014年3月,英國大專院校招生服務機構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英國國內申請大學的學生中,女生比男生多出8萬人,而且這一趨勢還將繼續(xù)。
破解之道,父愛回歸
林秋生:盡管陰盛陽衰現(xiàn)象在世界范圍內存在,但不意味著不需要改變。男孩性格中缺少陽剛,有可能形成人格障礙,長期落后于女生更會對男孩的自信心構成威脅,所以,家長應該有所作為……
馮敏琪(14歲男孩的媽媽):國家的教育模式不改變,恐怕男孩永無出頭之日??!小升初、中考、高考,就像三座大山,壓得男孩抬不起頭來,倒讓聽話、善于死記硬背的女生占了便宜。
主持人:您這樣說太片面了,抱怨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請林教授接著說,家長可以有哪些作為?
林秋生:家長至少可以在以下五個方面有所作為:
第一,多帶男孩進行戶外活動。小學階段,男孩前額葉的發(fā)育速度比女孩慢,表現(xiàn)為規(guī)則意識和控制能力不如女孩,直到高中階段,男孩這方面的生理發(fā)育才能趕上女孩。這是客觀存在,家長要有耐心。另外,家長應多帶男孩進行戶外活動,引導男孩用體驗的方式學習,這方面,很容易看出男孩比女孩強,也有助于男孩增強自信心。
第二,家長別當傳話筒,要當過濾器。調查顯示,當孩子面對家長施加的壓力時,女孩選擇“和父母溝通,尋求理解”和“向同學傾訴”的比例明顯高于男生,而男孩選擇“反抗父母”和“忍耐”的比例明顯高于女孩。這表明男孩較少主動跟父母溝通,因此,面對家長提出的要求或給予的壓力,要么反抗,產(chǎn)生親子沖突,要么沉默忍耐,不利于身心健康。平心而論,家長向孩子施加壓力,多半是老師要求的。男孩在學校惹事或表現(xiàn)不夠優(yōu)秀,老師往往向家長告狀,甚至把家長叫到學校訓斥一頓。這時候,家長首先要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簡單粗暴地打罵孩子,最好過濾掉負面信息,對孩子多鼓勵。通常,男孩到了高中會在學習上開竅,尤其在理科方面表現(xiàn)出超過女生的理解力。所以,家長不必心急。
第三,評價孩子不能僅用學習成績。調查結果顯示,在學習動機、課外閱讀和學業(yè)成績三個學習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況均比女孩差。面對成績較差的子女,父母常采取消極的教育方式,難免會使用否定、批評的言辭,甚至動粗,不給子女解釋機會。當孩子發(fā)脾氣時,父母采取“冷靜處理”和“耐心詢問”的比例,隨子女學業(yè)水平逐漸降低而降低,而選擇“訓斥”和“忍不住動手”的比例,則隨子女學業(yè)水平的降低而升高。孩子性格不同、特長不同,成長的道路也不同,家長僅用學習成績來評價孩子是不公平的。
第四,引導孩子抵御影視作品中的低級趣味。鼓勵和炒作男性“女性化”之風是一些影視作品用來吸引觀眾的噱頭,男孩若不辨優(yōu)劣,一味模仿,很容易陷入誤區(qū)。這方面,最明顯的特征是男孩的發(fā)型、服飾女性化,家長應特別注意糾正。當然,在糾正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天真。
第五,爸爸應多參與家庭教育。調查顯示,有女性化特征的男孩,70%以上是媽媽帶大的,爸爸很少管孩子,而有爸爸較多陪伴的男孩,極少出現(xiàn)女性化特征。男孩的陽剛是自然屬性,但陽剛的舉止卻是后天習得的,既是習得的,就需要一個榜樣。如果爸爸經(jīng)常不在身邊,男孩向誰學習男子漢氣概呢?他只好向媽媽學習女性的陰柔氣質。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探討的是“男孩危機”,不是“男人危機”,也就是說,男不如女現(xiàn)象僅存在于教育階段。成年后,男女智力水平相當,陰盛陽衰現(xiàn)象便不存在了。因此,有男孩的家長不必垂頭喪氣。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