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秀梅
高考作文閱卷現(xiàn)場討論實錄
閱卷老師1:改了這么多份卷子,真期待多出現(xiàn)一些優(yōu)秀的記敘文??!
閱卷老師2:同感!學生從小就寫記敘文,怎么到高中反而寫不好了?你看,改過的那些記敘文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感情平淡,缺乏細節(jié),千文一面,低幼老套……
閱卷小組長: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學生關(guān)注生活太少,素材積累不夠,不善于選材。遇到非寫不可時,就只能絞盡腦汁,搬出些陳舊俗套的素材來,如父母雨天送傘,半夜跑醫(yī)院等。這樣毫無新意、缺乏特點的素材,當然難以支撐起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章。
閱卷老師3:是啊,要想寫好記敘文,必須在選材上多下功夫啊。
【考綱概述】
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在基礎(chǔ)等級的內(nèi)容方面提出了四點要求: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nèi)容充實,情感真摯。要做到這幾點,就需要有好的材料去體現(xiàn);否則,就只能是內(nèi)容空洞、情感失真、中心模糊的空泛之作??梢哉f,選材的優(yōu)劣是決定記敘文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在寫作中,考生需要在占有大量豐富材料的基礎(chǔ)上,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圍繞中心選出最飽含真情、最細膩傳神、最新穎獨特的材料,合理組織,再拿起生花的妙筆,盡情去揮就,這樣,一篇篇感人的記敘文自然就紛至沓來了。
路 人
天暗了,又下雨了。淅淅瀝瀝的朦朧中,仿佛猛然迷失了自我,我又回到那棵樹下,那個人旁。
而我,只是一個路人。
那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和著放學的鈴聲,邁著輕快的步子,走在一片樹影灑下的斑駁中,偶爾透過樹葉縫隙飄落的一道道金黃,恍惚著我的眼睛,前面滿是一片童話中的朦朧。雖然已經(jīng)是冬季,滿世界卻仿佛披著秋的外衣,儼然沒有冬季的蕭索。一陣風吹過,正涼快呢!
終于,又到了那條街,又到了那棵樹下,又到了該與同行的朋友說“再見”的路口了。
忽然,一個身影闖進了我的視野,騎著三輪車,緩緩地停在我的身旁。直到他走近了,我才看清他的樣子。他歪在破舊的三輪車上,兩條腿不自覺地在車蹬上扭曲著,更像極了他扭曲抽搐的臉,嘴里流出了長長的口水,一雙同樣扭曲的眼睛正死死地盯著我身旁的空地。
他是個殘疾人。
這時,正當我想離開時,那雙黝黑的手掙扎地指著他的目光抓住的那塊空地,嘴里和著口水吃力地發(fā)出“啊——啊——”的聲音。他想干什么?我不解又驚恐地看著他,又疾步走開,生怕他會傷害我。
正巧這時一位大娘從我旁邊走過,順勢蹲下將路沿石邊的空汽水瓶遞給了他。“謝——謝——”我愣住了,這個連一個請求都做不到的人竟然會說話。這時我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
一個人的心是何等的浮躁才會對如此輕微的請求視而不見?一個人的心又是何等虛榮才會對一顆如此純凈的心產(chǎn)生誤解?或許我的心早已摻進這一地飄零的落葉,不經(jīng)意的一陣風就可以被吹得無影無蹤,再也找不到了。
良久,我才想起那位大娘,玫瑰色的背影早已消逝在了火紅飄葉的盡頭。
那人,又盡力坐正,艱難地踏著車蹬,緩緩前行,目光仍在死死盯著每個角落,死死盯在我的心上。
我不必可憐他,因為他在用努力養(yǎng)活自己,他在奮斗,可憐是對他的侮辱。或許,該可憐的是我自己吧。
雨停了。
窗外紅透的楊樹下,一陣蕭索的北風吹過,我不禁打了個寒噤。
我仍是那個樹下的路人。
[范文解析]
本文是以“路人”為話題寫成的一篇優(yōu)秀記敘文。路人,顧名思義,路過之人,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遇到無數(shù)路人,也曾成為別人的路人。路人和路人之間,會產(chǎn)生怎樣的交集?相視一笑,熱心指路,拾金不昧,共用雨傘?抑或是惡語相向,或者只是行色匆匆交錯而過?怎么寫,才能讓這篇文章寫得感人,脫穎而出?本文作者無疑是動了一番腦筋的。
第一,作者回避了大家都可能想到的熱心助人之類的題材,自己獨樹一幟,選擇了“我”路遇殘疾拾荒者時的反應(yīng)作為描寫對象,并將“我”放在“路人”的位置上審視,讓自己靈魂在反省中得到凈化,新穎而深刻。
第二,文章飽含感情,能引起讀者強烈共鳴。文中的“我”面對樣貌扭曲的殘疾人,最初是驚恐逃離,當看到大娘“順勢”的善良舉動后,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作者的懺悔非常誠懇而真摯,加上飽含真情的敘寫,也深深感染了讀者:忍不住也來審視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
第三,人物刻畫生動,心理描寫細膩,讀來真實可信。如描寫殘疾人“他那雙黝黑的手掙扎地指著他的目光抓住的那塊空地,嘴里和著口水吃力地發(fā)出‘啊——啊——的聲音”,直擊人心。文中開頭結(jié)尾處的景物描寫形象地襯托了人物的心理感受,十分傳神。
作者還運用了“誤會法”、“對比法”,將簡單的情節(jié)敘述得曲折有致,可讀性強。
[類文生成]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著意原資妙選材。”記敘文要想寫得妙,材料選擇很重要。那么怎樣選材呢?
一、要選飽含真情的材料。真情實感是連接作者和讀者的橋梁,作文如能撥動閱卷老師情感的琴弦,讓之溢出感動的淚水,自然能得高分??珊芏嗤瑢W總喜歡為別人作傳記,或再現(xiàn)一段影視作品……就是不愿展露自己的喜怒哀樂,不愿與自己來一場心靈的對白!那些缺乏“真我”的文章,讀來味同嚼蠟,是很難感動讀者的。
真情源于真實的生活,要做到“飽含真情”,觸動彼此的心靈,我們不妨寫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真正屬于自己的材料:感人的親情、常青的校園、多彩的社會……用心觀察體味,選擇飽含自己感情的人或事,多一份敏銳,多一點善感,多一些悲憫,寫作時傾注最大的熱情,文字就自然流淌真情,感動人心了。
二、要選細節(jié)傳神的材料??陀^生活是紛繁蕪雜的,但寫作時,一定不能照搬生活,必須去粗取精,選出最能傳神地表現(xiàn)人物、事物特征的材料。魯迅在《祝福》中“畫眼睛”的寫法就很值得借鑒: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只是順著眼”, 再到魯鎮(zhèn)“順著眼……眼光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臨死前偶遇“我”時,“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一雙眼睛,不一樣的眼神,鮮明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遭遇和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形象地表現(xiàn)了祥林嫂被一步步逼到絕境的過程,從而讓讀者更清醒認識到封建禮教吃人的罪惡本質(zhì)。我們在寫作時,也要著力刻畫那些最能傳神的細節(jié),打造文章的亮點。
三、要選新穎別致的材料。新穎,并不是追求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而是要避免老生常談,緊跟時代,與時俱進,選擇有特色的、“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并能表現(xiàn)出新認識、新感受的材料,令人耳目一新。
有的同學選材,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媽媽送飯,爸爸送傘,給老人讓座……這樣的素材早就引起了大家的審美疲勞。其實生活是很廣闊的,同學們視野也要放開闊些。小至內(nèi)心世界,大至社會、時代,用心一定能找到新穎的材料。比如,同樣是“品味時尚”,品味服飾、韓劇之類,就不及寫農(nóng)村大伯登上淘寶電商平臺來得新穎——前者人人都能想到,后者更需要一雙敏銳的眼睛,透過素材去感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文章合為時而著”,關(guān)注社會生活,富有時代責任感的作文無疑更能打動人。比如,同樣關(guān)于“環(huán)?!?,寫一只鳥的逃難,就比直接寫人在環(huán)境污染中的困境更新穎,更能激發(fā)讀者思索。
[有感寫作]
請以“考驗”為題,寫一篇選材新穎、感人的記敘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