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志
長安知交寥寂,與歐陽臨川相得甚歡。歐攝篆延長,余作詩送之[1]
禪心曾學(xué)病維摩,此去休憎吉莫靴。且喜放衙秋塞外,放衙人少亂山多[2]。
《霓裳》詠罷唱《銅鞮》,騎馬咸陽烏夜啼。今日瀟湘花欲笑,鳳凰巢定好雙棲。臨川家于楚,成進士后即來秦中,思家頗切,故戲之。[3]
[校記]
[1]此詩見《詩集》卷八,四首,此錄有異文之手稿第二、三首。手稿題初為《今初至長安知交絕少,與同候補官歐陽臨川相得甚歡。歐攝篆延長,余作詩送之》。
[2]“放衙”《詩集》為“訟庭”。
[3]“臨川”等小注《詩集》無。
途中雜詩[1]
行行重行行,游子甘遠道。丕豹已投秦,廉頗終憶趙。我親雙白發(fā),七十已衰老。孤甥與弱弟[2],梨栗不能飽[3]。姊既女龍寡,妹亦諸家棗[4]。妻淚幾時干,妾顏為誰姣?[5]置家在古杭,買山在江表。有書蠹勿除,有園花不掃。男兒抱大志,家業(yè)原難保。但問馬少游,名心已了了。出山泉不清,在家貧亦好。此意豈不知?此味吾猶曉。所爭一念差,悔之苦不早!抽刀斬亂麻絲,余緒猶繚繞。
[校記]
[1]此組詩手稿原四首,《詩集》卷八為三首,題異為《意有所觸得詩三首》。此錄有異文之手稿第二首,《詩集》亦為第二首。
[2]“孤甥”句《詩集》為“暮鷚與么豚”。
[3]“梨栗”句《詩集》為“牙牙尚文葆”。
[4]“諸家棗”《詩集》為“諸姑藐”。
[5]“妻淚”等兩句《詩集》無。
寄姬人方氏六首[1]
一枝花對足風(fēng)流,何事人間萬戶侯!生把黃金買別離,是儂無賴是儂愁。[2]
空教海上憶朝云[3],走馬邯鄲日未曛。剛把閑情要拋撇,遠山眉黛又逢君。
[校記]
[1]此組詩手稿六首,見《詩集》卷八,題異為《寄聰娘》,雖亦六首,但有兩首不同,參見集外詩。此錄有異文之手稿與《詩集》第二、五首。
[2]“無賴”《詩集》為“薄幸”。
[3]“空教”《詩集》為“思量”。
溫泉[1]
華清宮外水如湯,洗過行人流出墻。一種溫存好性情[2],不知千古有炎涼[3]。
[校記]
[1]此詩見《詩集》卷八。
[2]“一種”句《詩集》為“一樣溫存款寒士”。
[3]“千古”《詩集》為“世上”。
楊太尉墓[1]
關(guān)西清節(jié)古儀型[2],華表經(jīng)過馬暫停。七冢序依昭穆位,一墻秋與華山青。中牢遣祭悲身后,大鳥臨喪愧漢廷。惆悵東都好耆舊[3],白頭腸斷夕陽亭[4]。
[校記]
[1]此詩見《詩集》卷八,題異為《楊震墓》。
[2]“關(guān)西”句《詩集》為“關(guān)西夫子久心傾”。
[3]“惆悵”句《詩集》為“可惜蒼茫云樹里”。
[4]“白頭”句《詩集》為:“無人能指夕陽亭?!?/p>
舟行黃河至楊家口,為逆風(fēng)吹擱淺處,宿沙中三日[1]
謂行不見青山移,謂泊不見蘆花岸。黃河心里一船停[2],離人日對煙波嘆。離人思歸眼欲花,秦官萬里走風(fēng)沙。江妃何事偏投轄,坐留遠客不歸家。來去紛紛墜眼前,飛檣過艦如云煙。此船萬斛莫輕舉,要等長風(fēng)力動天。
[校記]
[1]此詩見《詩集》卷八,題異為《舟至黃河楊家口,為逆風(fēng)吹擱淺沙中三日》。
[2]“?!薄对娂窞椤皺M”。
戲馬臺吊宋武帝[1]
身披衲襖博千場,萬馬登臺劍有光。一逐水仙歸大海,三擒天子出咸陽。白紗帽熱金甌小[2],麻葛燈懸太廟涼[3]。可惜雄心當(dāng)暮齒,關(guān)中老父易沾裳。
[校記]
[1]此詩見《詩集》卷八。手稿題初為《過戲馬臺吊宋武帝》,《詩集》刪“過”。
[2]“熱”《詩集》為“急”。
[3]“麻葛”句《詩集》為“野葛燈懸玉燭忙?!?/p>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