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鵬
(東北財經大學,遼寧 大連 116000)
聆聽信仰的聲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聽課體會
劉佳鵬
(東北財經大學,遼寧 大連 116000)
當社會主義的宏偉篇章緩緩地向我們打開,一次聆聽,一種心靈的碰撞,一次回眸,一種思想的激蕩……
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歷程,是非凡的,也是波瀾壯闊的,近五百年里,無數先驅、先哲、先賢、先烈、先輩無私奉獻,才有了社會主義在曲折中不斷的前進。追本溯源,“社會主義”一詞源于拉丁文,1831年,“社會主義”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圣西門學生所創(chuàng)辦的法文雜志《環(huán)球》中,原意是“集中的,合伙的,反對個人主義的”。1832年,歐文的學生創(chuàng)辦的報紙《平民社報》中提到了“社會主義”,這也是“社會主義”一詞第一次以英文的形式出現。正如同孔子的學生為了宣傳孔子的思想學說而編著《論語》一樣,圣西門和歐文的學生創(chuàng)辦報刊自然也是為了宣傳各自老師的思想學說。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這個充滿著智慧的詞匯在西歐廣為流傳,不得不說,這有各位先師和他們的高徒的功勞。而對于我們而言,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主義”是時代的印記,父母那一代,經歷文化大革命的動蕩,經過批林批孔的風波,一聲聲紅歌嘹亮,一面面紅旗招展。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是《共產黨宣言》,這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由馬克思執(zhí)筆寫成,1848年2月在倫敦第一次以單行本的方式問世?!豆伯a黨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沒有一本書能與《共產黨宣言》相比,被認為是“毫無疑問的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用”。政治家、科學家、軍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變歷史的進程,而《共產黨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建立在笛卡爾思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圖思想武裝起來的游擊隊,或者以黑格爾的理論為指導的工會組織。
共產主義經歷了五個發(fā)展時期:
第一個時期1516年-1844年,這是空想社會主義時期。這一時期又分為三段,第一段是16世紀初到17世紀初,稱之為早期空想社會主義時期,英國人莫爾撰寫了一部《關于最完美的國家制度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由此莫爾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鼻祖,與此同時,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和安德里亞的《基督城》也是代表這一時期的著作。第二段是18世紀空想平均共產主義時期,代表作品是《自然權利》。第三段是三大空想社會主義時期,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
第二個時期1844年-1917年,這是科學社會主義時期,相對于空想社會主義而言,階級立場、政治立場、哲學立場的轉變,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是社會主義,十月革命后,列寧把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稱為社會主義。馬克思認為英法德美這四國應聯合起來把資本主義推翻,共產主義應首先在這四國取得勝利,然而,事實是……
第三個時期1917年-20世紀40年代末,蘇聯單獨搞社會主義,最初是的確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在后期建設中矛盾凸顯,內憂外患,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蘇聯模式顯現出來不標準不典型先天不足的缺陷,這樣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是畸形的社會主義模式,這也值得還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我國反思。
第四個時期20世紀40年代末-80年代末,社會主義改改停停時期,這一時期比較典型的是南斯拉夫模式,這是有別于蘇聯、中國、瑞典的社會主義模式,南斯拉夫改革主要通過實行自治制度,南共認為巴黎公社是理想的、標準的模式,但南斯拉夫模式最終也失敗?!安祭裰骸睂е氯藗儗μK聯的“列寧—斯大林”模式的失望,人們清醒的認識到在蘇聯控制下的社會主義不允許有民主的存在這一殘酷的現實。
第五個時期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我國是從日本人那里知道了“社會主義”,陳望道翻譯的第一本中文版的《共產黨宣言》。1982年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對這一論斷形成了一系列科學觀點,制定一系列具體政策和措施,我們經過幾代人不斷的努力和探索,才逐步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歐洲共產主義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可以走的路有兩條:獨立自主和民主和平,這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的主張。代筆的國家有西班牙、意大利、法國、葡萄牙、俄國、烏克蘭。
民主社會主義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黨的主張,思想理論基礎很多元,包括馬克思主義、黑格爾思想、基督教。它認為共產主義專制,但那不完全否定馬克思主義,主張政治民主、經濟民主、社會民主、國際民主,提倡自由、民主、公正、人權。政治民主要求實行多黨制,在多黨制的基礎上權力要分散,即三權分立;經濟民主要求實行計劃管理,工人對企業(yè)的管理要有自主權;社會民主則要求保障人的從生到死一系列權利;國際民主則是主張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發(fā)展體系,發(fā)達國家要幫助不發(fā)達國家。
烏托邦是存在于理想信念中的,然而,在現實中,的確有成功的烏托邦,也就是以色列的基布茲,這是現實中的神話,是讓無數人向往的天堂?;计澥且陨谢鶎泳哂猩鐣髁x性質的生產組織形式,是基督徒們這一特殊群體在以色列這一特殊的國度中對理想社會的探索性的實踐活動,盡管基布茲在開創(chuàng)之初具有強烈的自發(fā)性、濃厚的民族性和直接的目的性,但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fā)展完善和自我更新,它已經從一種樸素的思想觀念轉化為一種代表著人類未來理想的思想體系,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一代筆著新教精神的作品,很好的詮釋了新教國家的思想和信仰,德國就是典型的新教國家,而猶太人認為自己是高等民族,是任何其他民族無法比擬的,歐洲其他國家迫害猶太人,這更加劇了猶太人對其他民主的蔑視。以色列是1948年建國,在建國的第二天就發(fā)生了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所有的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打以色列,猶太民族經歷了那么久的流浪,建國實屬不易,而能成為發(fā)達國家更是不易,它的發(fā)展就在于基布茲,人們勤勞工作,節(jié)儉生活,不自私自利,衣食住行全免費,基布茲能存在,因為歷屆執(zhí)政黨的支持,并不涉及任何利益關系??梢哉f,看一個國家是否發(fā)達,就看這個國家的農業(yè)、農村、農民,我想,這也是我黨一直以來都很重視三農問題的原因。基布茲作為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思潮,與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社會主義等是相并列的,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用于指導我國的農業(yè)現代化建設尤其是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回眸世界社會主義非凡的發(fā)展歷程,會增強我們的社會主義信心、信念和信仰,借鑒現代烏托邦基布茲的成功形態(tài),會推進我國的特色新農村建設。聆聽信仰的聲音后,展望中國夢的美好未來。
G642
A
1671-864X(2015)05-0074-01
劉佳鵬(1990-),女,漢族,黑龍江省,在讀碩士研究生,東北財經大學,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