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濤
摘 要:目前《人力資源管理》實訓教學中存在教學組織方式、內(nèi)容與理論教學落差過大、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資源稀少、陳舊、缺少真實工作環(huán)境下的實際操作訓練等問題,所以,應將形成循序漸進的組織方式與教學方法體系、豐富實訓教學資源、選拔培養(yǎng)骨干學生團隊、增加認知實習環(huán)節(jié)作為改進思路。此外,作為保障措施,還需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加強實訓指導能力,組建骨干教師團隊,完善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以及編撰專門的實訓教材和指導書。
關鍵詞:實訓教學 組織方 教學方法 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b)-0109-02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Ideas About Practical Training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in Tao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Henan, 473004,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erence of organization way and content compare with theoretical teaching is too large; The teaching mode is monotonous; teaching resources are scarce and old; lack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under real working conditions in todays Practical Training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so it should introduce some ideas to improve it, such as form gradual organization way and teaching method system ; increase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select an train the backbone team of student; add the sector of cognitive practice. In addition,as the safeguard measures,it should give the teachers some necessary training,strengthen their guide abilities of practical training ,form the backbone teacher team,improve teaching conditions,and resources,compile the special teaching material and guide book of practical training.
Key Words: Practical training;Organization way;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sources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普遍開設了實訓教學。由于實訓教學組織的復雜性、對學生和教師能力的要求較高以及教學經(jīng)驗和客觀條件的欠缺等原因,《人力資源管理》實訓教學還存在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所以,有必要探析其改進思路。
1 《人力資源管理》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實訓教學組織方式、內(nèi)容與理論教學落差過大
現(xiàn)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訓教學一般采取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團隊”,甚至模擬企業(yè)人力資源部門的架構,讓學生擔任“部長”、“秘書”等虛擬職務的組織方式,采用的教學內(nèi)容以案例為主,要求各個小組或團隊完成案例中規(guī)定的各種任務或回答案例問題,并進行集中展示和討論。這實際上是試圖將美國哈佛商學院MBA教育的案例教學模式移植到中國的課堂上。哈佛商學院案例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學員都具有相當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和工作經(jīng)驗,所以,他們在案例教學中能很快進入組織角色。而中國的本、專科學生,大多數(shù)在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上基本還處于“空白狀態(tài)”,再加上學生在理論教學中習慣接受的通常是單向灌輸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一旦進入新的教學組織模式,由于對自己在小組、團隊或“部門”中的角色缺乏了解,很長時間會無所適從。這導致實訓教學的大量時間被小組或團隊的角色適應與磨合占用,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此外,在實訓教學中直接照搬MBA教學案例,特別是國外MBA案例,往往效果不佳。這不僅是因為此類案例的社會文化背景與國內(nèi)差異巨大,內(nèi)容冗長復雜,更主要的是分析此類案例所需要的知識與《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教學內(nèi)容存在明顯落差,即使學生把理論知識學得很扎實,面對此類案例依然會不知從何入手。再加上教師本身往往也對MBA案例教學缺乏了解,指導經(jīng)驗不足,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適合于學生特點的、能讓學生接受的案例和指導方法,也很少對現(xiàn)成的MBA案例進行必要的修改,所以對于這些復雜的大型案例,教師也常常難以理解和駕馭。因此,在實訓教學中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學生對實訓案例感到很新奇,抱著很高的期望,討論發(fā)言也很積極,但大多數(shù)人的發(fā)言往往缺乏針對性與系統(tǒng)性,展示和討論長時間難以走上正題。而教師面對這種情況,時常也束手無策。
由此可見,由于在組織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上與理論教學落差過大,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訓中照搬MBA式的案例教學是不合適的。要想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必須解決實訓教學如何在組織方式、教學內(nèi)容上與理論教學更好銜接的問題。
1.2 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資源稀少、陳舊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對于實訓教學往往一開始期待很高,討論、參與也很積極,但越到后面,學生的反應就越是消極,以至于實訓課上得越多,學生缺勤率就越高,甚至最后連作業(yè)、報告都要教師再三催促才肯上交。而且,通常是剛開始上實訓課的第一屆學生反應最積極,第二屆、第三屆的學生就越來越消極。究其原因,首先是實訓課采取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目前實訓課的教學方式要么是布置案例或任務,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準備,然后在課堂上展示,教師點評總結,學生上交報告;要么是利用實訓室里安裝的KJ人力資源管理模擬軟件,教師指定某個模塊,要求學生上課時通過軟件的操作界面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對于前者,如果教學中反復多次使用,學生很快就會失去新鮮感,進而覺得分析案例比應付理論教學的作業(yè)更“麻煩”。至于后者,在學生看來和在網(wǎng)吧里玩電腦游戲差不多,而且KJ軟件遠不如游戲有吸引力,所以很快也會失去興趣。
其次,目前實訓教學資源十分稀少,形式也很單調(diào)。教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客觀條件缺乏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不能及時補充、豐富教學資源,這使得教師即使想采取更靈活、生動的實訓方式,也會因資源缺乏而無力實施。所以在教學中往往是幾個案例、一套軟件、幾個任務反復使用,前一屆用完后一屆接著用。學生若有心“應付”實訓,甚至不用來上課,最后只要把高年級的報告拷貝一下、略作修改就行了。
事實證明,實訓教學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離不開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經(jīng)過精心選擇的教學資源庫或案例庫,也離不開靈活多樣、富有啟發(fā)性和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體系。
1.3 缺少真實工作環(huán)境下的實際操作訓練
一般經(jīng)過實訓教學后,學生基本可以熟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基本工作技能,如設計、填寫各種表格、問卷、組織各種調(diào)查、測評活動的基本程序等。但許多畢業(yè)后真正搞人事工作的學生反映,在走上工作崗位的最初階段,仍然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熟悉、適應工作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因此只能完成最簡單的工作,一旦領導布置稍微復雜些的任務,即使實訓課上反復練過,照樣會手足無措,好像學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都用不上,工作效果反而遠不如許多低學歷的老員工。這說明實訓教學雖然可以讓學生體驗相對真實的工作流程、任務、問題等,但企業(yè)中高度復雜而具體的工作與人際關系環(huán)境,在學校里是模擬不出來的。而人力資源管理又是最需要和一個個真實的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作,因此對于學生,缺少了進入企業(yè)、在真實工作環(huán)境下的實際操作訓練,實訓就是不完整的。
2 《人力資源管理》實訓教學改進的思路
2.1 形成循序漸進的“階梯型”實訓組織方式與教學方法體系
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理論教學首先要為實訓打好基礎、做好準備,為此,應調(diào)整理論教學的組織方式與方法??梢约哟罄碚摻虒W中案例分析的比重,有針對性地將經(jīng)過仔細挑選加工、內(nèi)容生動靈活、短小精悍的多媒體或視頻案例引入理論課,根據(jù)學生的反映和接受能力,由淺入深地設計案例問題讓學生當堂討論。討論分析課堂案例時,應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讓學生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逐步適應新的教學組織方式,這樣就可以把小組或團隊的磨合過程提前進行,同時也能鍛煉教師和學生對于實訓教學內(nèi)容和組織方式的適應與駕馭能力,以便為在實訓課上面對更為復雜、要求更高的任務做好鋪墊。
其次,實訓教學也應根據(jù)學生和教師的適應能力以及理論課的內(nèi)容,調(diào)整組織方式與教學方法。在實訓課的開始階段,要盡量選擇較為簡單、有吸引力的案例和任務,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課堂點評,在以后的教學中再視學生的接受程度適當加重難度,逐步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
在此基礎上,理論課和實訓課的組織方式與教學方法要逐漸摸索形成一套互相承接配合的體系。這樣既可以使二者緊密銜接,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實訓教學方法實現(xiàn)多樣化。
2.2 依靠學生和教師兩方面的力量,豐富實訓教學資源并使之成熟化、條理化
教師應在平時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收集、整理實訓案例和任務,并能夠在課后根據(jù)教學效果,對案例不斷進行加工完善,使之逐漸成熟,還要注意總結積累教學經(jīng)驗,使寶貴的教學資源能夠通過合適的方法用在恰當?shù)牡胤?,使其發(fā)揮最大效能。同時,也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教學資源的收集整理。事實證明,年輕學生雖然缺乏實踐經(jīng)驗,但對于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新問題、新方法常常比年長的教師更具有敏銳性和悟性。只要能有效激發(fā)其積極性,他們時常能找到更典型有趣的案例,能發(fā)掘管理軟件更復雜高端的功能,甚至能把案例講解得比老師還好。所以,應當及時把學生在實訓中的成果和閃光點記錄、整理下來。
經(jīng)過長期收集、整理的成熟教學資源和經(jīng)驗,最終應當使之條理化,形成能夠有力支援教學實踐的案例庫、課件庫和教法庫。
2.3 注意選拔培養(yǎng)骨干學生團隊
骨干學生團隊是支撐實訓教學的重要力量,同樣的教師和教學內(nèi)容,有沒有骨干學生團隊的支持配合,實訓效果大相徑庭。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選拔出表現(xiàn)積極、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并把他們組織起來,在實訓中通過他們與教師形成有效互動,帶動其他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可以使這些優(yōu)秀學生的能力與經(jīng)驗得到進一步提高,為參與更高層次的實訓做好準備。
2.4 增加必要的專業(yè)認知實習環(huán)節(jié)
為彌補缺乏實際操作訓練的缺陷,實訓教學應在一般課程結束后,增加必要的專業(yè)認知實習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應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所有學生都應參加的到校外實訓基地的實習,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一般性地了解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和任務,進一步熟悉基本技能。二是選派優(yōu)秀骨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招聘甄選、職位評價與設計、工作分析與定崗定員等較為復雜的人力資源管理校企合作項目,讓他們進一步掌握高端職業(yè)技能,積累工作經(jīng)驗,為他們今后從事真正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做好準備,并通過他們的工作表現(xiàn)將實訓教學的效果真正體現(xiàn)出來。
3 實訓教學改進的必要保障措施
3.1 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加強實訓指導能力
可以選派優(yōu)秀骨干教師到企業(yè)掛職鍛煉,積累實踐經(jīng)驗,或接受高水平的MBA案例教學培訓。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讓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對年輕教師進行業(yè)務指導,幫助他們掌握實訓教學的組織方法、指導技巧以及收集、整理、完善教學資源的技能。
3.2 組建骨干教師團隊
應要求承擔《人力資源管理》實訓教學的教師定期討論、交流教學經(jīng)驗,研究教學方法,及時整理、完善教學資源,并為他們提供相關便利條件。在此基礎上要逐步形成有能力不斷提高實訓教學水平的骨干教師團隊。
3.3 切實完善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
應加大投入,切實完善實訓室、多媒體教室等硬件設施,及時購置、更新KJ人力資源管理模擬軟件和相關專業(yè)書籍等,幫助教師團隊整理形成案例庫、課件庫等教學資源,并切實重視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為學生參與校企合作項目提供方便。
3.4 編撰專門的實訓教材和指導書
可以考慮在條件成熟時,依靠骨干教師團隊,在充分總結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將成熟的案例、教法等經(jīng)過優(yōu)化、整理,編撰出專門的實訓教材和指導書,作為保障和進一步改進教學效果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羅金華,王周火,童石榮.地方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改進研究[J].科技資訊,2013(4):208.
[2] 陸源.淺談如何提高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質(zhì)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4(9):123,125.
[3] 陳韓梅.人力資源管理模擬實訓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15):74-75.
[4] 彭良平.基于工作過程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訓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