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強
【摘要】本文通過對12.29事故L2#、L1#鋼柱、蓮東的七組雙線路腕臂鋼柱的受力分析、計算,說明了12.29事故L2#倒下的原因。
【關(guān)鍵詞】鋼柱為什么倒下
2012年12月29日,某段剛立上30余天的L2#鋼柱在大風中倒下,砸到了正在通過的某次客車,造成了國內(nèi)鮮見的接觸網(wǎng)鋼柱傾倒事故。L2#鋼柱為什么時候會倒?與其負載完全相同的L1#鋼柱為什么不倒?到底出了那些錯誤,才最終導致L2#鋼柱的倒下?讓我們來認真的分析一下吧。
1、L2#鋼柱的倒下
1.1 現(xiàn)場簡介
因為公路下穿鐵路,要頂進2孔60米的箱式橋,采用預先在橋頂進方向立兩個雙線路腕臂柱的方式,進行施工期間的上、下行接觸網(wǎng)過渡。
談一談GX型鋼柱,GX-整體的軟橫跨鋼柱,當時我國還沒有15米以上的熱鍍鋅槽,采用兩段式分段熱鍍鋅,然后焊接,焊接部位熱噴鋅補鋅,這種生產(chǎn)工藝是90年代后期到07年的生產(chǎn)方式,這不是某種特殊用途的鋼柱。其性能完全等同于現(xiàn)行的國際軟橫跨型G型格構(gòu)鋼柱。
1.2 現(xiàn)場兩個鋼柱型號
L2#鋼柱采用的型號是GX250/13;L1#鋼柱采用的型號是GS250/13,由此我們知道,L2#鋼柱選用的型號明顯是錯了!應當用GS250/13型!
選錯了型號就一定會出事嗎?蓮東的七組雙線路腕臂為什么從95年一直用到04年,為什么不出事?
2、L2#鋼柱的負荷計算
2.1 L2#鋼柱與L1#鋼柱的負荷
負荷示意圖:
2.2 負荷計算
考慮的負荷:吊柱自重(150)、雙線路腕臂自重(450)、懸掛自重(210)、支撐裝置自重(190)
2.3 總負荷和總負荷產(chǎn)生的水平力
吊柱自重產(chǎn)生的水平力:F1=11.5*150/4.2=410.7KG
支撐裝置自重產(chǎn)生的水平力:F2=10*190/4.2=452KG
懸掛自重產(chǎn)生的水平力:F3=8.5*210/4.2=425KG
雙線路腕臂自重產(chǎn)生的水平力:F4=6.5*450/4.2=696.42KG
合計作用在雙線路腕臂上的水平力為1984KG,也就是說拉桿的水平拉力為1984KG。
2.4 支柱負荷
該支柱在此處能承受的水平力為250KN*M/13M=19.23KN,由此我們看到基本負荷已經(jīng)超出了支柱的額定負荷!
2.5 雙線路腕臂主角鋼負荷
核算這個長1.25米的L63*5的角鋼的受力:
該角鋼能夠的額定負荷:2*235*(63*63*5+5*5*58)/625=16013.84(N)該角鋼能夠的極限力:2*380*(63*63*5+5*5*58)/625=25894.72(N)
2.6 L2柱主角鋼超額定負荷
從前面計算,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因為沒有超過主角鋼的極限負載,當時所有負荷也“順利”的進行了加載,也證明了在靜態(tài)時支柱是是能夠承受的!但是,接觸網(wǎng)是處在室外的,還有風、冰、震動等負荷我們沒有考慮,特別是震動、風擺等,在受到這些綜合力長時間作用的情況下(主要是產(chǎn)生的扭力),風、震動、扭動力的作用下,對兩個主角鋼的作用,是一個加大,另一個減少,這樣,雙線路腕臂的負荷在極端情況下幾乎是全加在一個主角鋼上了,通過前面的計算,我們知道:這時主角鋼已經(jīng)超過了額定負荷!經(jīng)過反復扭動、沖擊,在12.29現(xiàn)場7級大風面前,L2鋼柱真正是疲勞了!
3、L1#鋼柱為什么不倒下
L1#鋼柱的安裝結(jié)構(gòu)、現(xiàn)場情況和L2#鋼柱完全一樣,不一樣的是L1#鋼柱采用的型號是GS250/13,一個S和X的不同造成了兩個不同的結(jié)果!下面我們也來分析一下吧。
3.1 L1#鋼柱的負荷
無疑,從前面的計算我們知道:L1#鋼柱的負荷也是超過了額定負荷!其負荷也是雙線路腕臂上的水平力為1984KG,拉桿的水平拉力為1984KG
3.2 L1#鋼柱主角鋼的額定負荷
但GS250/13鋼柱在雙線路腕臂底座處的主角鋼是L80*80*8的!
該角鋼能夠的額定負荷:2*235*(80*80*8+8*8*72)/625=41967.616(N)
該角鋼能夠的極限力:2*380*(80*80*8+8*8*72)/625=67862.528(N)
3.2 L1#鋼柱的結(jié)論
由此可知,雖然L1#柱受力超過了鋼柱額定負荷,但其主角鋼的受力沒有超過主角鋼的額定負荷,它的一個主角鋼就能承受雙線路腕臂兩倍的負荷!所以L1#鋼柱在風中依靠安全系數(shù)的支撐下渡過了12.29,而它的同伴L2#在強風的威嚇聲中低下了頭。
4、蓮東的七組雙線路腕臂柱
4.1 焦枝線蓮東車站的七組雙線路腕臂
在候月線電氣化開通時,在太行山山口處的焦枝線蓮東車站有七組雙線路腕臂,采用的支柱型號為G25/15(單位:噸/米),開通前就發(fā)現(xiàn),因為沒有采用雙線路腕臂鋼柱,鋼柱局部有變形!安全風險著實令人擔憂,其安裝結(jié)構(gòu)如下圖所示:
4.2 蓮東鋼柱與L2#鋼柱的比較
從上表,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
4.2.1 蓮東柱比L2柱雙線路腕臂的受力結(jié)構(gòu)要好的多,(蓮東柱高、且雙線路腕臂安裝的低,雙線路腕臂也短)。
4.2.2 蓮東柱比L2柱懸掛的負荷要輕的多:幾乎沒有支持裝置、還有一支懸掛在近支柱側(cè)、折算到受力三角形上就只有原來的3.5/9的負荷了。
4.2.3 蓮東柱比L2柱雙線路腕臂重量要輕:蓮東柱是雙63型槽鋼,L2柱是400*400*5的方管鋼。
4.2.4 蓮東雙線路腕臂后有5支懸掛的軟橫跨,提供了近610公斤的水平拉力,這個拉力和雙線路腕臂的水平力方向相反,抵消了很多負荷,L2柱什么也沒有,應當說加個拉線受力情況會好很多!
4.2.5 蓮東處于太行山的風口處最大12級風,比L2柱處的7級大風要強勁的多。
5、結(jié)論
5.1 蓮東的七組雙線路腕臂,從95年安全運營到04年,是有認真、充分的計算、分析確定的,其負荷是在額定負荷以內(nèi)的,局部主角鋼型號也在額定負荷以內(nèi),只是鋼柱型號不對,雙線路腕臂型鋼柱,主角鋼對雙線路腕臂的震動、扭動抵抗力不足,造成了局部變形。多年的實踐證明,對鋼柱進行局部加強措施以后,是安全可靠的。
5.2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蓮東雙線路腕臂與鋼柱是軟連接(單、雙耳連接方式),連接的緩沖空間較大,在風、震、扭動力的作用下有一定的緩沖作用;而L2柱是硬連接,在風、震、扭動力的作用下,對兩個主角鋼的作用力,是直接的一加一減,瞬時的沖擊扭力無緩沖,這對鋼柱主角鋼的受力非常不利。
5.3 L2號鋼柱出事是必然的,最大的錯無疑是鋼柱型號的錯!其次是一系列的加重負荷的結(jié)構(gòu),如:可以近端定位的而用成了遠端定位;支柱基礎沒有增高;雙線路腕臂沒有降低;拉桿本應當直接裝在橫向承力索安裝孔,而用外了包式底座;本可以直接在雙線路腕臂上進行懸掛,而采用了立柱懸掛方……等等。
5.4 L1號鋼柱沒有出事是幸運的,但其中也有必然的因素,畢竟L1#鋼柱的負荷是超過了額定負荷!但GS就是專門用于雙線路腕臂的鋼柱,其主角鋼是比G型鋼柱大多了!
參考文獻
[1]電氣化鐵道接觸網(wǎng)零部件標準[M].TB/T2075.
[2]郭富強.《淺談接觸網(wǎng)站場改造及過渡工程施工》[J].西鐵科技,2000(2):27-31.
[3]郭富強.《淺淡接觸網(wǎng)鋼柱基礎》[J].西鐵科技,2003(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