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嬌陽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探索音樂中的美感
關嬌陽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音樂是每個創(chuàng)作者有感而發(fā)的結果,是聆聽者不期而遇的共鳴。不同人對音樂所理解的感受不同,相同的是,音樂會帶給每一個人感動,我們都會在音樂中體會到一種情感。
音樂;美感;聆聽
民族音樂的課堂上,探討過這樣一個話題——“音樂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當然,觀點是有分歧的,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理由。而我認為,音樂的本身并無對錯,好壞高低之分。音樂是每個創(chuàng)作者有感而發(fā)的結果,是聆聽者不期而遇的共鳴。然而,將音樂創(chuàng)作與表演置于專業(yè)的角度來審視,就會有技術水平、感情表達等諸多因素的差異而有了高低之分。許多人用專業(yè)的眼光去分析音樂的結構和聲是否遵循規(guī)則,因此對作曲者和表演者的情感做出判斷和不同的理解忽略了作者最初的情感,因此,欣賞者更應該要注重創(chuàng)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以及留在音樂里的美感。
不是所有的作曲家從出生就在藝術氛圍中成長,他們有的家庭平平父母是平民子弟,在了解他們坎坷曲折充滿悲傷絕望與掙扎的生活環(huán)境和成長背景后,能夠更有效的去感受作曲家們的思想和心情,幫助聆聽者更好的讀到音樂中的美感。
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的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他創(chuàng)作過九首編號命運交響曲。在他開始構思并創(chuàng)作《c小調第五交響曲》的時候是1804年,那是,他已經寫過“海利根遺書”當時,他的耳聾已經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熱戀的情人也因為門第原因離他而去成了加侖堡的伯爵夫人。一系列的精神打擊讓貝多芬處于死亡邊境,但他與命運展開了一場頑強的抗爭。貝多芬就在這一生最痛苦的時期展開了一次創(chuàng)作高潮,旋律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氣勢。接著圓號吹出了命運動機變化而來的號角音調。具有勇往直前的氣勢,引出了溫柔、抒情、優(yōu)美的第二樂章,然后是第三樂章,運用了快板、詼諧曲,是決戰(zhàn)前夕的各種力量的對比,最后,第四樂章快板奏鳴曲式。命運交響曲高亢激昂,催人奮進,在了解了經歷之后再次聆聽,就會在壓抑中體會到更多的情感,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所思所想也都了然。
聽到一首歌時,人們會條件反射的感受到這首歌是好聽還是不好聽,這是多數(shù)人對音樂最初的定義,然而,音樂不單只能用好聽與否鑒別,豐富的音樂世界中,不僅有緩慢悠揚的旋律,還有急促夸張的呼吸等。例如歌劇《費加羅婚禮》中第二幕,是《求愛神給我安慰》。它是十八世紀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鋼琴家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這首曲調純樸、優(yōu)美,旋律自然流暢的詠嘆調。這首曲子是以伯爵要搶占他的男仆費加羅的未婚妻蘇珊娜,當伯爵夫人得知此事時悲痛欲絕的心情為背景,于是滿懷惆悵,內心充滿痛苦,懷疑過去曾有的那些美好時光將永不再來。壓抑在心中的痛苦由于貴族身份的原因而無人訴說,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她只好虔誠地祈求愛情之神的幫助,希望丈夫能夠回心轉意,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或者干脆就讓她死心。這首是謠唱曲,音樂舒緩,旋律曲折,和聲變化豐富,表達了伯爵夫人痛不欲生的心理狀態(tài),訴說著丈夫對她的無情和冷淡,還有渴望美好的愛情。莫扎特用E大調來渲染,那種安靜和憂郁的情調,運用小廣板鋪墊恰好與伯爵夫人心情緊密切合,凸顯了多元戲劇性的感情。
無論是歌劇還是其他音樂,每一份心情與感受都對整個曲子有著不同的貢獻。
眾所周知,夜曲這一音樂體裁本應表現(xiàn)的是靜謐的夜晚,抒情、抑郁的歌唱,音樂中充滿了浪漫的色彩,然而在肖邦離開祖國波蘭后,他筆下的夜曲擺脫了傳統(tǒng)的夜曲程式,加入了更多的即興發(fā)揮。肖邦的夜曲中,有時融入了對祖國的情感寄托,有時是內心深處的低吟,在無限的眷戀、熱愛和無奈的恨意、怨念糾纏中,使得全曲的音樂內容表現(xiàn)更為的多樣化,常常能完美的同時突顯抒情、熱情、唯美。肖邦處于自己真摯的情感表達需要,打破了夜曲固有的A-B-A的三段體結構,他與其他作曲家一樣,開啟了具有個人特點,獨一無二的音樂之路。
欣賞者只需聽從內心,去尋找自己喜歡的,認為美的音樂,找到情感深處最動人心的共鳴,便是對音樂最真摯的接納。任何一部音樂作品,不論人們認為它偉大還是渺小,都是以為作曲家經過精心結構下的生命訴說,傾注了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情感狀態(tài),彰顯了他們藝術審美和感官享受。當作品呈現(xiàn)在聽眾面前,伴隨著褒貶不一的認知,無論是名不見經傳的畢業(yè)生,還是作曲家,大概都會因為期待被認可,而承受這極大的壓力和考驗。從美的角度去感受音樂,是十分必要的,用接受、包容的態(tài)度去認知,往往更容易、更客觀地了解被研究對象,大大減少了誤判的成分。
不論從音樂專業(yè)的角度分析方面,還是出于對音樂熱愛和膜拜,尋找音樂的美感都是極為重要的。
“知我者稀,擇我者貴”,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一定也不同,但我們有共同的特點就是用心去創(chuàng)作和抒發(fā)真情實感,音樂沒有誰偉大誰渺小,為之感動的就自然是美感是收獲。
J601
A
1005-5312(2015)05-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