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濤
編輯:林晨
“安全感”這個詞在戀愛中的出鏡率很高,它可以是姑娘接受一個人的理由,也可以是姑娘拒絕一個人的理由,它讓男人們聞風喪膽,不明覺厲。究竟,女人口中的“安全感”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
歸屬感越強,便越缺乏安全感(小)
“安全感,就是你強烈地覺得他離不開你;歸屬感,就是你強烈地覺得你離不開他?!倍嗄昵翱吹搅藰芳卫蠋煹倪@句話,然后,就永遠地記住了它。這是我所見過的對“安全感”的最好的定義。
但通過比較這兩個定義,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安全感和歸屬感,其實是有點矛盾的,很難兼得。一般來說,你越愛一個人,就越會覺得你離不開他,因而,歸屬感也就越強;但同時,你越愛這個人,越離不開他,便越會擔心他不愛你,或者,擔心他不會像你愛他那樣投入地愛你,因此,你便越不敢斷定“他離不開我”。所以說,歸屬感越強,安全感便越弱。很少有男人能夠同時滿足女人的這兩種需求。
有不少女人,一方面追求穩(wěn)定,指望從男人身上獲得“安全感”;另一方面,卻又追求刺激,指望男人能給她制造出一種浪漫感覺??墒牵軌蚪o予你們安全感的男人,通常都是一些有責任心的、本分的甚至是“老實巴交”的人;能夠給你們帶來刺激和新鮮感的男人,往往是一些很喜歡折騰很會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甚至是缺乏責任心、擅長招蜂引蝶的“壞男人”。那些有魅力的、可愛的男人,是讓你們很不放心的,因為,你們總是認為,別的妹子也會對你的男神虎視眈眈。
男人若不擅長調(diào)情,會被女人瞧不起;但男人若太會調(diào)情了,女人肯定沒有安全感。結婚前,如果男人沒房,女人沒有安全感;結婚后,如果女人突然發(fā)現(xiàn)男人竟然背著她有很多套房子,那她更加沒有安全感。因此,無論是情調(diào),還是財產(chǎn),都有可能是對安全感的極大威脅。
性生活能和諧嗎?(小)
前段時間,一個女讀者問我:你對“找老公不能找太帥太俊的,否則以后容易出軌或者被勾引”這個觀點怎么看?
我一看到這種混賬話,就氣不打一處來,并立即做出重要批示:“Too young too naive。缺乏安全感的女人,無論嫁給誰,都是錯的。你自己非要疑神疑鬼,關老公什么事?為了所謂的‘安全’,就故意選個丑的沒魅力的,不可悲嗎?”
全世界最流行的婦科病就是缺乏安全感。
對所有的男人都不信任——被一個壞人傷害過之后,就不再信任任何好人,典型的濫殺無辜。在這些女人看來,男人身上的男性魅力,就是一種原罪。不管你是否真的不忠,她們都會先入為主地對你進行有罪推定。相反,在她們的心目中,能帶給她們安全感的,是一些比較“挫”的男人。(這個“挫”,不是外人眼中的“挫”,而是她們自己眼中的“挫”,因為男人如果挫了,就沒有別的女人來跟她搶了。呵呵。)男人只有表現(xiàn)得沒用和無趣一些,才會讓她們“放心”。之前看過一個段子,有女人因為缺乏安全感,故意把老公打扮得土里土氣的。別人差了,你自己就安全了嗎?
“有魅力的男人都是花心的壞蛋,沒有魅力的男人是忠心耿耿的?!彼齻兊倪壿嬀褪沁@樣的。
最終,這些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大都嫁給了既不如原來的追求者,也明顯配不上她們自己的“比較老實”的男人。(這里的“老實”,不是遵法守紀的意思,而是“沒情調(diào)”、“不浪漫”、“不會勾三搭四”。)她們認為,這樣的男人會對她們一心一意,她們的婚姻也就會比較安全了。你憑啥認為,老實人,就不會亂搞呢?一旦有個機會,內(nèi)心的不安分被激活,他們身上那不老實的一面,肯定會集中釋放。再說,那些不敢(不會)跟同齡女人調(diào)情玩曖昧的老實人,要比其他人更加“敢于”找陌生女人嫖娼、更加“敢于”猥褻小蘿莉。(相反,那些會用正常的方式跟女人交流的男人,就不會那么壓抑,因而也就不必依賴于那些低劣的方式來釋放。)
“因為我想上你,所以你要對我好”(?。?/p>
適當?shù)厝狈Π踩?,是因為在乎對方。但如果過分地缺乏安全感,就基本上不具備愛的能力了。
“女人是沒有愛情的,誰對她好,她就跟誰走了?!边@話看似偏激,卻也倒出了不少真理。尤其是,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她們在擇偶時,最看重的,是“他對我好不好”,而非“他是否有魅力,他值不值得我愛”。
據(jù)我多年的觀察,如若不能兩情相悅、必須妥協(xié),則男人往往傾向于選擇一個“我愛的”,而女人則更傾向于無奈接受一個“愛我的”;這就是為什么男人往往即使明知“她只愛我的錢卻不愛我的人”還是賊心不死,也是為什么女人往往看重安全感超過歸屬感了。所以,在男人的愛情觀中,幸福的本質是呵護她疼愛她,是付出而非占有;而在女人的愛情婚姻觀中,幸福的本質是被呵護被寵愛,說得難聽點,是“索取”。對缺乏安全感的女人來說,尤其如此。
去年下半年,網(wǎng)絡上掀起了一股“暖男熱”??吹健芭小币辉~,我的第一反應是無趣的、沒有個性的人;第二反應是被發(fā)了好人卡的人。 這兩類男人,不是向來都只有做備胎的份兒嗎?何以在一剎那之間變成香餑餑了?難道,中國女人集體“心已滄?!?,突然間齊刷刷地降低了標準?或者是,集體覺醒了,明白了原來一直被你們認為“食之無味”的雞肋男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人”?可是,這種覺醒,其實挺悲哀的。女人對暖男的這種熱情呼喚,其實就是“你要對我好”的延續(xù),甚至還是一種病態(tài)的需求。
有很多女孩有公主病,控制欲特別強,她們對男朋友的要求,都可以概括為一個詞:聽話。其實,這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旧希齻円粦賽?,就開始生活不能自理了,比如,連開水也不會燒了,連礦泉水瓶也不會開了,連月經(jīng)周期也不會計算了。這些事情,讓男朋友做做當然也是可以的,但這些女孩子的過分之處在于,如果男朋友稍微有個疏漏,她們會立馬將問題上升到“你還不夠愛我”的戰(zhàn)略高度。對這種上綱上線,男朋友要膽敢質疑,她們會更加一步懷疑“他到底愛不愛我”,然后,便拿“別人家男朋友”的故事向自己的男朋友施壓。
她們的自我價值感很低,自卑、敏感、玻璃心,特別容易將別人對她的態(tài)度跟自己的價值掛鉤。如果感覺別人待她的方式不夠好,“規(guī)格”不夠高,她不會認為那是對方做事風格的問題,而是將其定性為“待我不好”、“不尊重我”;進而,又得出“別人之所以待我不好,可能是因為我自己不夠好”的結論,自我折磨。甚至,她們還常常需要通過擺架子來驗證一下“你愛我到底有多深”。而如果別人對她的友好程度超出他自己的預期,她又會有“我何德何能”、“我不配”的惶恐。
二.是誰奪走了她們的安全感?
一個畢業(yè)于國內(nèi)top2高校、非常漂亮的女孩子,拒絕了同班同學的追求,而是選擇了一個三本院校的男生。這還并不是問題的關鍵——真正的亮點在于,她所拒絕掉的這個男生,是自己喜歡的;而她所接受的這個男生,并不太符合自己的審美觀。
當然,沒過多久,她和他分手了。然后,下一次找對象的時候,她又繼續(xù)找一個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然后又是,相處一段時間,因為很難勉強自己而分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屢次拒絕跟自己“門當戶對”、并且自己也喜歡的男生,而傾向于選擇條件差一點的男生呢?
爸爸去哪里了(小)
原來,在她六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為了養(yǎng)家不得不做幾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親還在工作,她一個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間,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沒有。這種孤獨凄傷的感受如此刻骨銘心。
從此她做了一個決定——絕不要被人拋棄。所以她找對象的時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樣優(yōu)秀的男孩子。
童年經(jīng)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jīng)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決定。
“安全感的形成,與童年時所獲得的愛的多與少有關。獲得的愛比較多,而且還是無條件的愛,那么一個幼小的孩子就會對“我有價值”這一點深信不疑,安全感就此形成。相反,一個孩子如果獲得的愛比較少,而且還常常是有條件的愛,那么這個孩子的心就會很緊張,安全感就會偏低?!?/p>
因為從小缺愛,她在潛意識中懷疑“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勁,不值得愛”,繼而,在成年后,如果她特別愛一個男人,哪怕是這個男人也特別寵愛她,她也會很惶恐,“我配得上嗎?”一有了“配不上”的顧慮,就會特別擔心失去。
在其他的案例中,缺乏安全感的女生,即便不是雙親都不愛,至少也是缺少父愛。
批評式的父母(?。?/p>
當然,我們并不能斷定,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父母就一定是不愛她的。也可能是,父母盡管實際上很愛這個女兒,但因為不太會表達,而讓女兒沒有享受過被寵愛的親昵感,結果便是,盡管她在理智上相信父愛母愛的存在,但在感性的層面上,她仍然是“缺愛”的。
甚至,還有一些變態(tài)的父母,非但無法給予孩子被寵愛的感覺,反而,老是以一種類似于折磨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愛”。
在《紅樓夢》中,有好幾次,賈政讓寶玉當著客人的面作詩,寶玉做的詩顯露了非常了不得的才情,客人贊不絕口,但賈政卻不斷地給寶玉潑冷水,甚至是近乎于侮辱的批評。實際上,在內(nèi)心里,賈政對寶玉的表現(xiàn)卻是很欣喜的。這僅僅只是文學中的場景嗎?不,現(xiàn)實中多的是。
不少父母,十分吝嗇于夸獎孩子,甚至是把不切實際的批評當做教子良方,而且,還認為這是“為了你好”。這種教育方式,無法讓孩子感受到溫情,而只能感受到對懲罰的恐懼,和對父母的不信任。尤其是,女孩子的心理素質本來就比男孩子差,更容易受影響。遲早有一天,女兒會發(fā)現(xiàn),只有自己做到完美,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可是人無完人,所以父母對自己的批評,終究無可避免。
既然,生活中總要不斷地受到父母的批評,那么,孩子不如先發(fā)制人——假定批評是有用的和必要的,然后仿照父母批評自己的方式,發(fā)動對自己的批評。在父母批評自己之前,孩子開展了自我批評,把父母批評的原版,翻版為孩子高仿真版的自我批評。
“人渣”父親、負能量的母親與的閨蜜(小)
除去“缺愛”外,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童年時的成長經(jīng)歷,基本上有以下幾個共同點:父母離異,或者,父母雖然未離婚,但關系卻很糟糕。長期的耳濡目渲,給她們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陰影。這種陰影,會影響她們后來的愛情與婚姻。
謝霆鋒張柏芝剛剛結婚的時候,張柏芝說:我們之所以要結婚,是因為我們都是婚姻破裂家庭的小孩,感受過單親家庭的痛苦,所以我們兩個比一般人更懂得好好珍惜,一定會好好建立好我們自己的家庭,讓我們的孩子成長在健全的家庭。結果還是以離婚收場。而離婚的原因恰恰是張柏芝“缺乏安全感”,在他們的婚姻中,張柏芝時不時地要鬧一鬧,比方說為什么你總是拍戲總是玩電子游戲卻不陪我,比方說你必須向我道歉否則我不讓你見孩子甚至離婚等等。
在婚姻破裂中長大的女孩子,天然地對愛情有一種不信任感。尤其是在她們十幾歲、甚至幾歲的時候,目睹了父親對母親的背叛,在那個幼小的年紀里,還不能全面地理性地看待外遇,而是認為,她們的父親的做法就代表了所有男人,“凡是男人,都愛偷腥”。
更嚴重的是,在婚姻不幸的家庭里,被背叛的母親常常會在孩子面前抱怨父親,尤其是,在孩子是女兒的情況下。還有的女孩子,雖然自己的父親并不是個渣男,但她們在早期的戀愛經(jīng)歷(通常是初戀)中遭遇了背叛,或者,是從閨蜜們添油加醋的經(jīng)歷中“吸取了教訓”,產(chǎn)生了心理陰影。這種心理陰影,會造成她們智力水平的下降,進而形成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男人=渣男”。而大批影視劇和網(wǎng)絡小說,又強化了這種印象。
越是不信任男人,便越是喜歡胡思亂想。在很多情況下,人的“不安全感”,正是由想象力太過豐富所造成的,那些讓你覺得不安全的因素,可能是你憑空想象出來的。
自作孽(?。?/p>
愛情不是交易,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必定會有回報,你得有這個心理準備,否則,最好別跟人談情說愛。有的人,就是太計較自己的付出有沒有回報,或者,回報是否對等。倘若覺得自己用情更深,卻沒有得到等額的回報,她便很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吃虧感”,因而,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女人,有一個共同點:獨處能力太差,精神上不夠獨立,把男人看得太重。有好多女人,會因為男人忙著應酬而不陪自己抓狂,為男人忙著看球賽而不陪自己看電視而發(fā)火,這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矯情,而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而女人缺乏獨處能力,則與興趣愛好單一,缺乏追求、尤其是忽略了精神上的成長有莫大的關系。說句涉嫌性別歧視的話,女人聚在一起時的話題中談男朋友、老公或孩子的比重,遠遠超過男人在一起談孩子和老婆,這難道能說明女人愛孩子甚于男人愛孩子、女人愛老公甚于男人愛老婆?非也,因為大部分女人缺乏真正的興趣愛好、她們的世界更狹窄。 ”(誠然,大部分男人的世界也很窄,但總體上,女人的情況要更糟糕一些。)
三.告別“乞丐心態(tài)”,才會有真正的安全感
要跟缺乏安全感的自己說再見,得靠自救。
遠離負能量(?。?/p>
身為子女,你要學會理性戒除父母的不健康婚姻所帶來的影響,健康面對與父母親的關系,讓不健康的家庭關系終結,把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如果說有天堂,天堂里面的人一定是簡簡單單的人;如果說有地獄,地獄里面一定是成天想著怎么算計或防范別人的人。
缺乏安全感的你,首先得遠離那些喜歡散播負能量的閨蜜,再少看一些無腦的負能量影視節(jié)目。壞人總比好人少,因此,從概率上講,“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危害性遠遠大于不小心誤信了別人。與其對男人都進行有罪推定,不如對負能量所傳播的負能量進行“不靠譜推定”。
創(chuàng)造出被需要的價值(?。?/p>
在婚姻甚至戀愛中,一部分人的安全感在于,“ta有沒有能力養(yǎng)我?Ta愿不愿意一直養(yǎng)我”。另一部分人的安全感在于,“我有沒有能力養(yǎng)ta,ta愿不愿意一直被我養(yǎng)?”(我不一定非得養(yǎng)ta,但我必須要具備養(yǎng)ta的能力。)
即前者的安全感在于,“我的需求能否得到滿足?”而后者的安全感在于,“我是否被需要、我是否有能力滿足對方的需求?”兩者一對比,高下立判。真正的安全感,就是自己有被需要的價值,而不是靠別人來滿足你的需求。
如何讓自己具備被需要的價值呢?讓自己變成一個真正有趣的可愛的人、一個能夠給別人帶來樂趣的人、一個能提升別人幸福感的人。
并且,當你成為“價值的供給者”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付出比得到更快樂,相應地,你也就不會特別計較你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對等的回報了。“一切美好的事情,報酬都在眼前。愛情的報酬,不在于有朝一日能締結良緣,而在于相愛時的陶醉和滿足?!碑斈銜挥嫼蠊貫閻矍槎冻?,談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的時候,還會那么“缺乏安全感”嗎?
做個快樂的單身者(?。?/p>
有的女人總像祥林嫂一樣說男人不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并口口聲聲是“你能不能給我幸?!?。請問,為什么非得要別人給,難道,你是個乞丐嗎?
你但凡不是個乞丐,就會明白,男人并不是萬能的,不是拯救你的萬能良方,靠男人,不如靠自己;幸福的生活是需要自己來創(chuàng)造的,而不是等著別人給。實際上,你越是將安全感建立在“找一個合適的男人”上面,便越會缺乏安全感‘。因此,要將幸福建立在找一個什么樣的男人上面,實屬很不靠譜的幻想。關鍵并不在于你所遇見的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是你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自己會為生活構筑起安全的堡壘——即強大的內(nèi)心嗎?你自己夠不夠有獨立呢?
通常,全職太太,比任何人都更加容易缺乏安全感。表面上看,男人對你很好,你不用工作,但這樣,你的價值感就被剝奪了。時間一長,覺得自己這也不會那也不會。于是,你更加依賴他。你越依賴他,便越會害怕失去他。并且,沒有工作的時候“閑得蛋疼”,就更加有可能跟其他女人聊男人,所以也就更加胡思亂想。因此,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你都得出去工作,哪怕薪水低一點也無所謂。
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對男人的依賴,主要還不是經(jīng)濟上的依賴,而是精神上的依賴??傮w上,女人的獨立性要比男人差得多、對異性的依賴感也更強烈;譬如,有相當多的女人,寧可依靠一個垃圾一樣的男人(她明知他就是個垃圾)來幫她緩解孤獨感,并“寧愿”為此而忍受巨大的傷痛,也不愿意一個人自得其樂(不是“不愿意”,而是不具備這種能力),這就是因為精神上、人格上不夠獨立造成的。
通常,當人們在說“女人要獨立”的時候強調(diào)的僅僅是經(jīng)濟上的獨立,其實,精神上的獨立、人格上的獨立同樣很重要。一個經(jīng)濟上完全獨立,卻在精神上仍舊百分之百地依賴于男人、男人只是一時半會兒離開一下她就不知怎么過,其處境又能比那些在經(jīng)濟上不獨立的女人好到哪里去呢?長期的過度的依賴,換來的不是被寵愛和小鳥依人的幸福感,而是被男人瞧不起,同時自己也缺乏安全感。
如果你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獨立的自我,他說一百遍我愛你,也無法真正解決你的安全感問題。因此,你必須要努力學會先成為一個快樂的單身者,學會自己愛自己,這樣,在將來的婚姻生活中,你的安全感才會比較強。
你得注意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而不是把愛情和婚姻看成人生的全部。當然,培養(yǎng)興趣愛好,重點并不在于數(shù)量,不必非得有多廣泛(不要受傳統(tǒng)宣傳的誤導),也不必非得要有多高的造詣,而是說,你對它的專注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對這件事的忘情投入,足以讓你忘記人世間一切無趣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