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婷
“?。≌l把我的板凳給抽走了!”跌了一個大跤后,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引來全班同學(xué)的哄堂大笑。
“哎!我的作業(yè)本呢?”轉(zhuǎn)過身后,便見到那幾個“頑皮鬼”在那兒一個勁兒地傻笑著。哎,真拿他們沒辦法,誰叫他們天生就愛搞惡作劇呢。
“喂!你們真討厭!”我氣嘟嘟地撕下背后的小紙條,只見上面寫著幾個超大的英文字母:I an a pig。
在我們這個年齡,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袄蠋?,可不可以去上廁所?”他做出肚子很疼的樣子。老師半信半疑,可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誰知他剛出門走到樓梯拐角處,就手舞足蹈起來……
在我們這個年齡,總是會有一個叫“叛逆”的小子在陪伴著我們。“你愿意跟第二組掃地嗎?”“不愿意?!彼碇睔鈮训貙χ蠋煷蠛?,似乎語氣中還摻雜著不服氣,甚至要跟老師頂起嘴。不知是我們做錯了事,還是老師根本就不理解我們心里的感受。
在我們這個年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我們這個年齡,“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女生注重于自己的外貌、服飾,而男生則注重那姿態(tài)、發(fā)型。俗話說:心可亂,發(fā)型不可亂嘛。青春時期,誰不想引起異性的注意呢?那籃球場上矯健的身姿,不正是一個個自我推銷的廣告嗎?
在我們這個年齡,最喜歡這樣一個話題:誰喜歡誰。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說的人神神秘秘,聽的人目瞪口呆。稍稍回過神兒,便不時用眼瞟瞟“劇本”中的女主人公。開始時是輕聲絮語,隨后聲音漸高,眉飛色舞起來,最后一不留神,爆出了高音,傳到了女主人公耳中。只見那位女主人公霍地站起身,把書往桌上一拍……呀,兩位竊竊私語者急忙逃之夭夭,“如鳥獸散”。上課的時候,當兩個被大家扯上關(guān)系的人接連被老師點到,總是會引起一陣哄堂大笑。老師們或是不解,或是在我們有意味的笑容中看明白點兒什么,最后拔高聲音說:“不要笑了,我們來看這道題……”
戲謔、叛逆、情竇初開……我們這個年齡的事三天三夜都說不盡,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永遠沐浴著青春的芬芳。
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通常人們理解為,寫文章是在寫大家沒能表達出的熟悉生活。其實,這里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寫作,還要寫出大家熟識而又無睹的東西。這樣,你的文章既貼近大家的生活,還能給人一種新鮮感。這篇文章,就是按照這個思路寫作的。既寫了大家所熟悉的生活,又表現(xiàn)了處于青春期的“我們”渴望被人欣賞的內(nèi)心感受,以及戲謔、叛逆、情竇初開的性格特征。讀來,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文章的開頭先聲奪人,由一句話引出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場面,進而在讀者眼前呈現(xiàn)出了一幅活潑的青春畫面。
從大吼,到不服氣,再到要和老師頂嘴的態(tài)勢,活靈活現(xiàn)地刻畫出了同學(xué)們青春期的叛逆?zhèn)€性。
本段在敘述班級故事時,另辟蹊徑,把描寫的內(nèi)容集中在人物的神情上,而刻意回避其語言的描寫。這樣,既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形象,又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從而把這個青春故事描繪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