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然
不少同學(xué)面對習(xí)作后老師的評語“人物形象不鮮明,特點不突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明明花了大量筆墨,通篇都在寫主人公,人物怎么會不鮮明不突出呢?殊不知“不見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點往往在比較中才能得到凸顯。本期小文通就教你一個“對比計”,幫你輕松化解人物形象不突出的難題。先來看看下面這篇習(xí)作——
前面后面
王子鑒
暑假里的一天,天氣分外炎熱,刺眼的陽光讓人頭暈?zāi)垦?。這樣的天氣待在空調(diào)房里多么愜意,可鋼琴課的時間到了,我不得不和媽媽走出家門。
剛打開門,一股熱浪就立刻包圍了我,汗馬上冒了出來。媽媽把電動車推了過來:“子鑒,上車。”我走到車后面正準備跨上座位,媽媽卻攔住了我:“今天我坐后面,你坐前面?!笔裁??坐前面?我都好幾年沒坐過電動車前面了,今天這是怎么了?我來不及猶豫,一屁股坐在座位前半部,屁股剛一挨著座,我就跳了起來。這哪里是座位,簡直就是暖氣片,也太燙了!媽媽催促我:“快,別磨蹭,不要遲到了?!边呎f她邊坐在了后面,我猶豫了一下,重新坐下。
電動車跑了起來,迎面吹來一陣陣熱風(fēng),屁股上燙燙的感覺真不好。這時媽媽發(fā)話了:“你把頭朝一邊歪著,不要擋著媽媽的視線?!蔽乙贿呁嶂^一邊想:我已經(jīng)和媽媽一樣高了,這么大的個子坐前面不僅擋著媽媽的視線,而且媽媽胳膊伸得直直的才能夠著車把,多別扭呀!為什么今天讓我坐前面呢?我把心中的疑問告訴媽媽,媽媽一邊開車,一邊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后面座位遮陽傘罩不住,剛才曬得太燙了,就讓你坐前面。”我一下子愣住了,是呀,我怎么沒想到,電動車停在太陽下面,遮陽傘只能罩住座位的前半部分。這沒有曬著的部分已經(jīng)這么熱了,那暴露在陽光下的座位的后半部分溫度就可想而知了,媽媽坐在上面該多燙呀!想到這兒,我禁不住扭頭看了媽媽一眼,媽媽忙低聲說:“別亂動,擋著我視線了?!彪m然就這一瞥,我看到了豆大的汗珠正順著媽媽的臉頰流下來。
扭過頭,我的鼻子有點兒發(fā)酸。小時候爸爸媽媽讓我坐在電動車前面,用雙腿擋著我,用胳膊護著我。后來我長大了,爸爸媽媽讓我坐在后面,為我擋住迎面而來的冷風(fēng)冷雨。今天,我又一次坐在前面,只是因為媽媽怕我嫌熱。無論坐前面、坐后面,爸爸媽媽對我的愛總是放在最前面。都說幸福是一種感覺,被愛環(huán)繞的我怎么能不感到幸福?!
上完課后,我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坐后面,因為我想烤烤屁股。”媽媽愣了一下,幸福地笑了。
讀罷習(xí)作,你是不是也為媽媽對“我”那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而感動呢?對比在這里可起了很大的作用呢!空調(diào)房的涼爽與戶外的酷熱,以往“我”坐后面與今天媽媽讓“我”坐前面……正是這些對比,讓我們感受到了母愛的細膩和偉大,也讓習(xí)作顯得真摯動人。還等什么,趕快學(xué)學(xué)我們的“對比計”吧!
“對比計”第一步:找準描寫的重點
沒有綠葉,何來紅花?對比手法是通過對不同人、事、物的對比描寫或說明,以突出各自的特色,或者將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時空和境況下的情景進行對照,以彰顯其變化。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能使習(xí)作的中心明確而集中。因而我們需要首先明確這篇習(xí)作要描寫、表達的中心。寫人,這個中心就是人物的特點;寫事,這個中心就是“我”得到的啟示或教訓(xùn)。例:中心:媽媽關(guān)愛我
“對比計”第二步:選取合適的素材
對比手法主要有四種方式:一是人物對比,二是不同事件對比,三是人物外表與內(nèi)心對比,四是事件前后對比。
例:中心:媽媽關(guān)愛我
人物對比: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可我卻對她的嘮叨十分不耐煩。
不同事件對比:小時候每次去商場,媽媽總會很干脆地給我買新衣服;現(xiàn)在媽媽給我買衣服前,都會征求我的意見。
人物外表與內(nèi)心對比:媽媽并不喜歡上魚頭,卻為了讓我多吃魚肉而撒謊。
事件前后對比:為了給我遮風(fēng)擋雨,騎電動牟時媽媽讓我坐在她的身后,因為擔(dān)心座位太燙,媽媽讓我坐在她身前。
同樣都是通過對比的手法表現(xiàn)媽媽對“我”的關(guān)愛,不同的方式適用的素材也不同。我們在習(xí)作中不一定全都要用上,選擇其中新鮮生動的一到兩條充分運用即可。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采用欲揚先抑的方法,即想贊揚主人公時,不從他的優(yōu)點落筆,而是先貶抑他,從其“不足處”寫起。
例:中心:媽媽關(guān)愛我
欲揚先抑:我的媽媽并不疼愛我,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媽媽從不過來扶我、安慰我;考試考砸了,媽媽不會幫我分析錯誤,而是要求我把錯題分開來,對反復(fù)出錯的部分加強記憶……
采用這種手法,可以使習(xí)作情節(jié)富于變化,所寫人物的優(yōu)點得以突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會產(chǎn)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